电感器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84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磁性粉末;一第二磁性粉末,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相混合,其中该第一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的比值大于2,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未被预先氧化以使其表面绝缘;以及一具有绝缘层的导线,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及内埋于其中的该具有绝缘层的导线在300℃以下一体成型以形成一磁性体,其中所述第二磁性粉末填补于第一磁性粉末间的空隙中,以增加该磁性体的密度,从而提升该电感器的导磁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0微米至4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铁铬硅合金、铁镍合金、非晶质合金、铁硅合金或铁铝硅合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铁或铁合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非晶质合金,且该第二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粉末的重量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重量的比值介于0.25至4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非晶质合金,且该第二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铁时,该第一磁性粉末的重量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重量的比值介于0.67至1.5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铁铬硅合金,且该第二磁性粉末的材质包括铁时,该第一磁性粉末的重量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重量的比值介于1.5至4之间。10.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磁性粉末;一第二磁性粉末,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相混合,其中该第一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的比值大于2,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未被预先氧化以使其表面绝缘;以及一线圈,该线圈由具有绝缘层的一导线所形成,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及内埋于其中的该线圈在300℃以下一体成型以形成一磁性体,其中所述第二磁性粉末填补于第一磁性粉末间的空隙中,以增加该磁性体的密度,从而提升该电感器的导磁率。1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磁性粉末;一第二磁性粉末,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相混合,其中该第一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的比值介于2.5至10之间,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未被预先氧化以使其表面绝缘;以及一线圈,该线圈由具有绝缘层的一导线所形成,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及内埋于其中的该线圈在300℃以下一体成型以形成一磁性体,其中所述第二磁性粉末填补于第一磁性粉末间的空隙中,以增加该磁性体的密度,从而提升该电感器的导磁率。12.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磁性粉末;一第二磁性粉末,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相混合,其中该第一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的比值大于2,其中所述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4微米;以及一具有绝缘层的导线,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及内埋于其中的该具有绝缘层的导线在300℃以下一体成型以形成一磁性体,其中所述第二磁性粉末填补于第一磁性粉末间的空隙中,以增加该磁性体的密度,从而提升该电感器的导磁率。13.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具有绝缘层的导线;提供一混合物,该混合物包括:一第一磁性粉末;一第二磁性粉末,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相混合,其中该第一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与该第二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的比值大于2,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未被预先氧化以使其表面绝缘;以及一黏着剂,与该第一磁性粉末及该第二磁性粉粉末相混合;对该导线及该混合物进行一成型工艺,其中相混合的该第一磁性粉末与该第二磁性粉末及内埋于其中的该具有绝缘层的导线在300℃以下一体成型以形成一磁性体,其中所述第二磁性粉末填补于第一磁性粉末间的空隙中,以增加该磁性体的密度,从而提升该电感器的导磁率;以及固化该黏着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