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87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水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给舱室内的物件散热问题,如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动力电池通常装在电池箱内,然后将电池箱装在车辆的电池舱内,电池箱内部安装风机并自带进风管,通常需要从乘客舱内引风,这就需要防水通风格栅。当舱室的固定格栅面高度较小、同时又要接直径较大的通风管时,即通风管的直径大于固定格栅面的高度,这时传统的格栅很难做到既通风又防水,本发明可以实现固定格栅面高度小同时又要实现通风管直径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一种防水通风装置,实现了既通风又防水,也实现了固定格栅面高度小同时又要实现通风管直径大的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防水通风装置,包括引风防水装置和出风装置,所述引风防水装置由设置在前部的格栅、设置在中部的防水盒和设置在后部的圆形漏水管构成,所述格栅上开设有百叶窗和固定孔,所述防水盒后壁上方设有出风口、后壁底部边缘处设有圆形漏水孔,所述出风装置由密封壳体和无缝连接在密封壳体上的出风管构成,所述密封壳体后壁表面开设有圆形出风口、后壁底部边缘处设有通孔以及四个侧壁带有垂直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

所述格栅、防水盒、圆形漏水管间彼此无缝连接。

所述防水盒的高度与格栅相同,长度小于格栅。

所述挡水板的固定连接在防水盒内壁上侧且高度小于防水盒高度。

所述密封壳体后壁的长度和宽度都略大于防水盒后壁的长度和宽度,且密封壳体后壁与防水盒后壁间无缝连接

所述通孔与漏水管位置对应且直径略大于漏水管直径且通孔与漏水管无缝连接。

所述的出风管其外径大于圆形出风口的直径且与密封结构的底部无缝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能够实现在高度较小的固定面上通风管直径大的要求,利用引风防水装置实现从舱室外引风和防水,利用出风装置实现与需要冷却物件直接相连,因此通风和防水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引风防水装置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引风防水装置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引风防水装置后视图;

图5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6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出风装置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出风装置俯视图。

图中:1、引风防水装置;2、出风装置;3、矩形框体;4、漏水软管;5、通风软管;10、格栅;11、百叶窗;12、固定孔;13、防水盒;14、漏水管;15、出风口;16、圆形漏水孔;17、挡水板;20、密封壳体;22、出风管;23、圆形出风口;24、通孔;25、翻边;26、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 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水通风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防水通风装置,包括引风防水装置1和出风装置2,所述引风防水装置1由设置在前部的格栅10、设置在中部的防水盒13和设置在后部的圆形漏水管16构成,所述出风装置2由密封壳体20和无缝连接在密封壳体上的出风管22构成。所述的格栅10是指正面设置有百叶窗11且两侧设置有固定孔12的矩形片状结构;所述的防水盒13是一种底部带有出风口15和圆形漏水孔16的盒状结构,防水盒13的后壁与其四个侧壁之间是无缝连接的;出风口15在圆形漏水孔16的上部,且圆形漏水孔16底部圆弧与后壁底部边缘平齐;在防水盒13内侧上臂向下设置有挡水板17,所述的挡水板17与防水盒上臂、左臂、右臂间无缝连接;防水盒13的高度与格栅10相同,长度小于格栅10,所述的防水盒13的四个侧壁与格栅10内侧是无缝连接的;所述漏水管14其外径大于漏水孔(122)的直径,且与圆形漏水孔16同心,和防水盒13后壁无缝连接,且漏水管14圆弧最底部不低于防水盒13后壁底部的边缘。所述的密封壳体20是一种后壁带有圆形出风口23和通孔24的盒状结构,该密封壳体20后壁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防水盒13后壁的长度和宽度,且通孔24与漏水管14位置相对应,直径大于漏水管14的直径,同时该盒状结构的四个侧壁带有垂直的翻边25,在翻边上设置有固定孔26。出风管22其外径大于圆形出风口23的直径,且与密封壳体20的底部无缝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紧贴舱室内壁由四棱柱组成的矩形框状结构3,舱室立面内壁在与矩形框状结构3的接触处上部去掉舱壁。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引风防水装置有百叶窗的面向外固定在舱室的矩形框状结构3外侧固定面上,此时将防水盒13和漏水管14就升入到舱室内部,将出风装置2矩形框状结构3内侧固定面上,此时圆形漏水管14透过密封壳体20的通孔24,填堵好圆形漏水管14与通孔24之间的间隙,用漏水软管4的一端连接圆形漏水管14露出在密封壳体20外面的部分,另一端接到舱室底部的开孔,使漏水软管4的另一端开口突出舱室底部下表面;用通风软管5连接出风管22和需要冷却物件的进风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