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46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尤其涉及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光纤复合电力电缆,俗称智能电缆,这种智能电缆仅仅表现在通讯信号与电能同时传输,或者电缆升温信号与电能同时传输,功能比较单一,满足不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的需求。

电缆在正常工作时,导体温度一般不超过90℃,则电缆外表一般不超过70℃,若是在电缆中植入一根测温光纤,利用激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产生的光时域反射原理和后向喇曼散射信号来获取空间温度分布信息,传输到线路控制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电缆运行温度的变化,一旦电缆过载或发生故障,局部会急剧升温,此时测温光纤就会将温升信息迅速传输到检测系统,并实现快速定位,便于线路维修工程师及时处理线路故障,避免了损失。

按照以上原理,若是在电缆中植入一根测震动光纤,就可以避免了电缆被盗的风险。据资料显示,在我国发生的经济盗窃案件中,盗窃电缆案件排在首位,所以,电缆线路中植入振动光纤系统,以高灵敏度振动传感光缆作为探测传感器,运用现代信号采集、处理、分析和监控技术,实现智能化探测预警、入侵报警、系统联动等功能,是一种无源节能、可靠性高、无盲区、零漏报、低误报、不受环境和地理条件限制的新一代周界防范系统。该系统可大大降低电缆被盗概率,避免了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是集电力传输、通信传输、测温信号传输、测震动信号传输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电缆,具有防盗、故障监控、故障定位、通讯传输、电力传输多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导体,每根导体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构成绝缘屏蔽线芯,多根绝缘屏蔽线芯相互绞合成束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覆有绕包层、隔离套,所述的隔离套外壁上设有多个沿着环形分布的沟槽,多个沟槽内设有分别设有不同功能的光缆,隔离套外依次包覆有金属铠装层、外护套层。

所述的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数量为三个,三个沟槽等间隔分布于隔离套外壁上,沟槽沿着平行于缆芯轴向方向延伸,沟槽为截面为圆形,沟槽为开口槽,沟槽沿着电缆径向方向朝外开口。

所述的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沟槽深度一般比光缆直径大0.2mm,光缆外径一般为3.0~0.30mm。

所述的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同功能的光缆数量为三根,分别为通信光缆、测温光缆、振动光缆,通信光缆、测温光缆、振动光缆呈品字型等间隔分布于沟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集电力传输、通信、电缆故障监控、故障定位、防盗预警于一体,避免线路的二次布线,减小线路敷设空间,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本实用新型三个功能不同的光纤单元处于三等分电缆位置,且植入电缆隔离套中,结构紧凑、对光传输单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一般在40年以上,而光纤光缆的使用寿命均在20年,所以,光纤光缆毁坏时,不需要更换整根电缆,只需要将毁坏的光纤单元从电缆中抽出,将新的光纤单元从电缆隔离套预留的沟槽中穿进去即可,实现了电缆零件可更换的操作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沟槽部位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电力电缆,包括多根导体1,每根导体1外依次包覆有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金属屏蔽层5构成绝缘屏蔽线芯,金属屏蔽层5一般采用铜带绕包构成,多根绝缘屏蔽线芯相互绞合成束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覆有绕包层6、隔离套7,绕包层6一般采用包扎带绕包构成,隔离套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挤塑成型构成,厚度一般为4.0mm,隔离套外壁上设有多个沿着环形分布的沟槽8,多个沟槽8内设有分别设有不同功能的光缆,隔离套外依次包覆有金属铠装层9、外护套层10,金属铠装层9一般采用间隙绕包镀锌钢带构成,外护套层10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挤塑成型。

沟槽8数量为三个,三个沟槽等间隔分布于隔离套外壁上,沟槽沿着平行于缆芯轴向方向延伸,沟槽为截面为圆形,沟槽为开口槽,沟槽沿着电缆径向方向朝外开口。

沟槽8深度一般比光缆直径大0.2mm,便于光缆顺利抽出和穿入,做到光缆便于更换,光缆外径一般为3.0~0.30mm。

不同功能的光缆数量为三根,分别为通信光缆11、测温光缆12、振动光缆13,通信光缆11、测温光缆12、振动光缆13呈品字型等间隔分布于沟槽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