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46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电缆使用环境的日益复杂,对高性能抗干扰电缆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网线电缆多为单芯导体电缆,其耐高温等级较低、屏蔽效果较差,这些都限制了网线电缆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柔软、具有良好耐高温和抗干扰性能的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包括电缆内芯、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包带、内屏蔽层、第三屏蔽层、护套和填充物,所述电缆内芯由四组实芯导体和四组内芯单元构成,绝缘线芯由耐高温绝缘层包覆所述实芯导体构成,所述第一屏蔽层包绕于四组所述绝缘线芯外表面,所述内芯单元由两组实芯导体和包覆在所述实芯导体外表面的所述耐高温绝缘层构成,屏蔽单元由所述内屏蔽层包覆所述内芯单元构成,所述包带包绕于四组所述屏蔽单元外,所述包带外包绕有所述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三屏蔽层包绕于所述第一屏蔽层和所述第二屏蔽层外,所述第三屏蔽层内填有所述填充物,所述护套包覆在所述第三屏蔽层外表面。

所述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实芯导体采用多股镀锡细软圆铜线正规绞合而成。

所述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实芯导体采用7/0.2mm的镀锡铜丝。

所述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耐高温绝缘层为耐高温FEP材料制成。

所述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屏蔽层采用铝箔100%绕包屏蔽。

所述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屏蔽层采用编织结构,编织密度不小于98%。

所述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护套采用特种耐高温聚氨酯。

所述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的填充物为非吸湿性填充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种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干扰性能,具有耐盐雾、耐霉菌、耐湿热的特性,采用网线加电源线的结构,可以实现信号与电能的同时传输。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实芯导体,2、耐高温绝缘层,3、第一屏蔽套,4、第二屏蔽层,5、包带,6、内屏蔽层,7、第三屏蔽层,8、护套,9、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种抗干扰柔软传输电缆,包括电缆内芯、第一屏蔽层3、第二屏蔽层4、包带5、内屏蔽层6、第三屏蔽层7、护套8和填充物9,电缆内芯由四组实芯导体1和四组内芯单元构成,绝缘线芯由耐高温绝缘层2包覆实芯导体1构成,第一屏蔽层3包绕于四组绝缘线芯外表面,内芯单元由两组实芯导体1和包覆在实芯导体1外表面的耐高温绝缘层2构成,屏蔽单元由内屏蔽层6包覆内芯单元构成,包带5包绕于四组屏蔽单元外,包带5外包绕有第二屏蔽层4,第三屏蔽层7包绕于第一屏蔽层3和第二屏蔽层4外,第三屏蔽层7内填有填充物9,护套8包覆在第三屏蔽层7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实芯导体采用多股镀锡细软圆铜线正规绞合而成;实芯导体采用7/0.2mm的镀锡铜丝;耐高温绝缘层为耐高温FEP材料制成;屏蔽层采用铝箔100%绕包屏蔽;屏蔽层采用编织结构,编织密度为98%;护套采用特种耐高温聚氨酯;填充物为非吸湿性填充材料。

该种电缆导体采用多股镀锡细软圆铜线正规绞合而成,结构柔软,具有弯曲半径小、方便安装的特点;耐高温绝缘层采用耐高温FEP材料制成,该材料具有介电质系数小、衰减小、传输距离长和耐高低温等优点;屏蔽层采用铝箔100%绕包屏蔽和镀锡丝编织密度≥98%的双层屏蔽,此结构能很好的屏蔽内部和外部带来的短波和长波的电磁干扰;护套采用特种耐高温聚氨酯,该材料具有耐磨、耐高低温、抗张强度高(≥20Mpa)、耐水解、耐盐雾、耐霉菌的特性;填充物采用非吸湿性填充材料,把电缆内部填充圆整,增加外观圆整度。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