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622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



背景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线电缆制造行业是一个材料精加工和组装的行业。一是材料用量巨大,线缆产品中的材料费用要占制造总成本的80-90%;二是所用材料的类别、品种非常多,性能要求特别高,如导体用铜,要求铜的纯度要在99.95%以上,有的产品要采用无氧高纯铜;三是材料的选用会对制造工艺、产品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的效益也与材料的选用、加工和生产管理中能否科学地节省材料密切相关。因此,在设计电线电缆产品时必须与材料的选用同时进行,一般采取选用几种材料,通过工艺和与性能筛选试验后确定。电线电缆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的通讯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所以设计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电缆设置有阻燃材料,在发生火灾将电线烧毁时,本装置的阻燃材料分解吸热,并且分解产物中有水能够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包括外护层、阻水纱、内护层、无机填充材料、阻燃隔条、隔氧层、阻燃内芯、薄金属管、屏蔽层和电缆芯线,电缆设置有阻燃材料,在发生火灾将电线烧毁时,本装置的阻燃材料分解吸热,并且分解产物中有水能够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外护层与阻水纱相接触,并且阻水纱位于外护层的内部,阻水纱与内护层相接触,并且内护层位于阻水纱的内部,无机填充材料、阻燃隔条、隔氧层、阻燃内芯、薄金属管、屏蔽层和电缆芯线均设置在内护层的内部。无机填充材料填充满内护层内部阻燃隔条和隔氧层之间的空隙。阻燃内芯、薄金属管和屏蔽层均设置在隔氧层的内部,并且阻燃内芯位于隔氧层的中间,电缆芯线设置在屏蔽层的内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所述的薄金属管位于阻燃内芯和屏蔽层的中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所述的阻燃内芯的材料为氢氧化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所述的外护层的材料为无机纳米阻燃复合聚烯烃。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电缆设置有阻燃材料,在发生火灾将电线烧毁时,本装置的阻燃材料分解吸热,并且分解产物中有水能够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护层1;阻水纱2;内护层3;无机填充材料4;阻燃隔条5;隔氧层6;阻燃内芯7;薄金属管8;屏蔽层9;电缆芯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扁平阻燃电缆,包括外护层1、阻水纱2、内护层3、无机填充材料4、阻燃隔条5、隔氧层6、阻燃内芯7、薄金属管8、屏蔽层9和电缆芯线10,电缆设置有阻燃材料,在发生火灾将电线烧毁时,本装置的阻燃材料分解吸热,并且分解产物中有水能够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外护层1与阻水纱2相接触,并且阻水纱2位于外护层1的内部,阻水纱2与内护层3相接触,并且内护层3位于阻水纱2的内部,无机填充材料4、阻燃隔条5、隔氧层6、阻燃内芯7、薄金属管8、屏蔽层9和电缆芯线10均设置在内护层3的内部,外护层1用于电缆的保护并且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阻水纱2起到捆扎、束紧和阻水的作用,内护层3起到阻燃作用。无机填充材料4填充满内护层3内部阻燃隔条5和隔氧层6之间的空隙。阻燃内芯7、薄金属管8和屏蔽层9均设置在隔氧层6的内部,并且阻燃内芯7位于隔氧层6的中间,电缆芯线10设置在屏蔽层9的内部,阻燃内芯7用于电线的阻燃,薄金属管8用于屏蔽层9的定位和支撑,电缆芯线10是电缆的工作核心。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薄金属管8位于阻燃内芯7和屏蔽层9的中间,薄金属管8的作用是对屏蔽层9的支撑和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阻燃内芯7的材料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在燃烧时会吸热,并且产物中有水,具有阻燃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外护层1的材料为无机纳米阻燃复合聚烯烃,无机纳米阻燃复合聚烯烃为无卤阻燃材料,在阻燃的同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不会影响火灾中人员的逃离,并且极限氧指数低,阻燃效果好。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