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39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无需消耗自然资源,且不受地域限制,越来越成为能源研究的热点。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件,一般由玻璃层、太阳能电池片、背板等层叠热压后而成。现有太阳能组件中,玻璃层的正反两面均为平面,透光率低,且当阳光倾斜照射时(如早上太阳刚升起时或晚上太阳快落山时),透光率急剧下降,导致整个太阳能组件发电率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优化现有太阳能组件,以提高其玻璃层透光率,提高太阳能组件的发电率。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叠压的玻璃层、第一粘结层、太阳能电池片、第二粘结层及背板,所述玻璃层设有背离太阳能电池片的入射面和面向太阳能电池片的出射面,所述入射面为平面,所述入射面上一体设有若干凸起。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四棱锥,且该四棱锥的各棱边圆弧过渡。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圆弧凸条,相邻圆弧凸条之间为过渡圆弧面使得该入射面呈波纹状。

进一步,所述入射面的波峰处的半径为270um,波谷处的半径为50um,所述入射面的波峰高为70um,相邻两波峰之间的距离为360u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组件中,玻璃层上设有凸起,能够提高其透光率,提高了太阳能组件的发电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玻璃层、2-第一粘结层、3-太阳能电池片、4-第二粘结层、5-背板、11-入射面、12-出射面、1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参见图1,包括依次叠压的玻璃层1、第一粘结层2、太阳能电池片3、第二粘结层4及背板5,所述玻璃层1设有背离太阳能电池片3的入射面11和面向太阳能电池片3的出射面12,该入射面11为平面,该入射面11上一体设有若干凸起13。

本实施例中,该凸起13为四棱锥,且该四棱锥的各棱边圆弧过渡,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凸起13也可为五棱锥、六棱锥。

工作时,这些四棱锥能够增大入射面的面积,当阳光倾斜照射时,入射面中能够吸收阳光的区域增大,且无论阳光的倾斜方向如何变化,该四棱锥中总有一面或者两面能够直接吸收阳光,提高了该玻璃层的透光率,进而提高了太阳能组件的发电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参见图2,包括依次叠压的玻璃层1、第一粘结层2、太阳能电池片3、第二粘结层4及背板5,所述玻璃层1设有背离太阳能电池片3的入射面11和面向太阳能电池片3的出射面12,所述入射面11为平面,所述入射面11上一体设有若干凸起13。

本实施例中,该凸起13为圆弧凸条,相邻圆弧凸条之间为过渡圆弧面使得该入射面11呈波纹状。

工作时,这些圆弧凸条能够增大入射面积,且通过入射面11进入玻璃层1内部的光线更容易经波纹状反射至出射面12,提高了玻璃层的透光率。当该入射面的波峰处的半径为270um,波谷处的半径为50um,入射面11的波峰高为70um,相邻两波峰之间的距离为360um时,透光率最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