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496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头电连接器与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习知3C电子产品愈渐小型化与轻薄化为趋势,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经常会需要在不同的电路板之间作电性连接,由于电子装置的体积小,内部空间势必相对局促,因此电路板之间通常会利用板对板(Board to Board,简称BTB)电连接器使彼此电性连接,达到较佳的空间利用率。

板对板电连接器为一种电连接器组合,一般来说,此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了插头连接器与相对应的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上排列有复数公端子,插座连接器上排列有复数母端子,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后,公端子会匹配母端子,以达成两块印刷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

习知插头电连接器之公端子主要包括一U形部及U形部两侧接触臂,且一接触臂另一侧延伸焊接脚,常见U形部两侧接触臂之间的距离较宽,U形部两侧接触臂彼此无相互贴近,使得插头电连接器整体宽度需求相对变宽,而焊接于电路板所需要占用的空间亦相对加大,无法有效运用在更小规格BTB产品。

是以,在计算机设备或电子产品中,通常使用板对板连接器将两块电路板电性连接于一起,在电连接器小型化之发展趋势下,需藉由改变板对板连接器之结构以适应电连接器小型化之发展需求,如何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复数插头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底壁、一对第一侧壁及一对第一端壁,一对第一侧壁系于底壁上沿纵长方向设置,一对第一端壁系于底壁上沿一横向方向设置,一对第一侧壁及一对第一端壁围成第一对接空间;及各插头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及第一焊接部;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一对接空间内而抵靠第一侧壁一面,第一接触部包括形成于第一接触部内侧面而使第一接触部宽度缩小之第一凹部;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一侧壁另一面而并排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一侧自转折段延伸至第一接触部一侧,第二接触部包括形成于第二接触部内侧面而使第二接触部宽度缩小之第二凹部,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相对应包围而共同界定塑型空间;及第一焊接部自第一接触部另一侧朝外延伸而穿出底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插头端子包括埋入端,埋入端形成于第二接触部另一侧而被底壁包覆。并且,各插头端子包括弯弧段,第一焊接部以弯弧段延伸至第一接触部,埋入端朝弯弧段方向延伸且相邻于弯弧段。而位于第一凹部之第一接触部的宽度小于弯弧段的宽度,且位于第二凹部之第二接触部的宽度小于弯弧段的宽度。此外,各插头端子包括钩部,钩部形成于第二接触部另一侧的内侧面,钩部包括朝第一接触部内侧面突出之突块。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匹配上述之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及复数插座端子;绝缘座体包括底壁、一对第二侧壁及一对第二端壁,一对第二侧壁系于底壁上沿纵长方向设置,一对第二端壁系于底壁上沿横向方向设置,一对第二侧壁及一对第二端壁围成第二对接空间,底壁包括朝向第二对接空间内部突伸之舌板,一对第二侧壁之内表面与对应之舌板两侧各设有复数沿纵长方向排列之端子槽,复数端子槽贯穿底壁并与第二对接空间连通,且一对第二侧壁包括有复数固定槽,各固定槽贯穿于一对第二侧壁而对应各端子槽设置;及各插座端子包括主臂、一对弹性夹臂、固定臂及第二焊接部;主臂设置于底壁中,一对弹性夹臂自主臂一侧朝外延伸至端子槽,固定臂自主臂另一侧朝外延伸至固定槽中,及第二焊接部包括折弯部及接触脚,以折弯部自主臂另一侧弯折而延伸至接触脚,接触脚与主臂位于不同水平面而垫高主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插座端子更包括对流槽,对流槽相邻折弯部且凹陷于主臂底部而形成空气对流区域。并且,各插座端子更包括卡块,卡块自固定臂侧端突出而卡掣于固定槽内侧面。此外,绝缘座体包括复数扣孔,各扣孔分别形成于一对第二端壁,插座电连接器更包括复数固定件,各固定件包括卡掣于扣孔之卡掣片及自卡掣片一侧延伸出底壁之接触片。

藉由插头端子之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经由转折段延伸并排后,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对贴合,缩小产品宽度,提供更窄化之插头电连接器而应用于更精密的穿戴式产品(智能型手表)上。并且,配合插头端子折弯后之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互贴合而缩小宽度的设计,并透过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间的塑型空间供塑料成型,改善产品因细小而强度不足的问题,大幅提升产品强度。另外,藉由埋入端固定底壁,使产品在insert molding制程上,以及产品在插拔的过程中,插头端子不易与绝缘本体脱离,可增强产品强度以及提高插头端子与绝缘本体的保持力增强端子与胶芯的保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之分解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插头电连接器之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之分解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之分解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之外观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之外观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之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电连接器组合之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插头电连接器之侧视分解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插头端子之另一态样之侧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插座电连接器之侧视分解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插头电连接器

1..................... 绝缘本体

11.................... 底壁

13.................... 第一侧壁

131................... 内侧面

132................... 外侧面

15.................... 第一端壁

17.................... 第一对接空间

3..................... 插头端子

31.................... 第一接触部

311................... 第一凹部

313................... 弯弧段

33.................... 第二接触部

331................... 第二凹部

333................... 埋入端

334................... 钩部

335................... 突块

34.................... 转折段

35.................... 塑型空间

36.................... 第一焊接部

200................... 插座电连接器

5..................... 绝缘座体

51.................... 底壁

511................... 舌板

53.................... 第二侧壁

531................... 端子槽

533................... 固定槽

534................... 扣孔

55.................... 第二端壁

57.................... 第二对接空间

6..................... 插座端子

61.................... 主臂

63.................... 弹性夹臂

64.................... 固定臂

641................... 卡块

66.................... 第二焊接部

661................... 折弯部

662................... 接触脚

67.................... 对流槽

7..................... 固定件

71.................... 卡掣片

73.................... 接触片

L1/L2................. 总宽度

X..................... 纵长方向

Y..................... 横向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与图5,为电连接器组合的实施例,图1为分解示意图(一),图3为分解示意图(二),图5为外观示意图。本实施例之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互相匹配的插头电连接器100(plug)与插座电连接器200(receptacle),电连接器组合属于板对板(Board to Board,简称BTB)电连接器。

参照图2、图3、图4,为插头电连接器100的实施例,图2为外观示意图,图4为分解示意图(三)。插头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复数插头端子3与固定件7(Hold down)。绝缘本体1为一狭长型塑料体,绝缘本体1包括底壁11、一对第一侧壁13及一对第一端壁15,一对第一侧壁13彼此相对且平行,一对第一端壁15彼此相对且平行,特别是,一对第一侧壁13系于底壁11上沿一纵长方向X设置,一对第一端壁15系于底壁11上沿一横向方向Y设置,且一对第一侧壁13及一对第一端壁15围成一第一对接空间17。

参照图3及图4,复数插头端子3位于绝缘本体1上并排列为相对的两排,各插头端子3为下料式(Blanking type)端子,且其拭接长度(Wipe length)比一般折弯式(Forming type)端子设计得更长,较长的拭接长度,对于插头端子3表面的污垢及氧化层有极佳的刮除作用。

参照图3、图4、图7至图9,各插头端子3包括一体式的第一接触部31、第二接触部33及第一焊接部36,第一接触部31位于第一对接空间17内而抵靠第一侧壁13一面(可为内侧面131或外侧面132),第一接触部31包括第一凹部311,第一凹部311形成于第一接触部31内侧面,使第一接触部31宽度缩小。在此,各插头端子3包括钩部334,钩部334形成于第二接触部33另一侧的内侧面,钩部334包括朝第一接触部31内侧面突出之突块335,以突块335提升第二接触部33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7至图9,插头端子3之第一接触部31与第二接触部33经由转折段34延伸并排后,使第一接触部31与第二接触部33相对贴合,缩小产品宽度,突破现有BTB宽度极限,举例说明:以0.4mm Pitch的规格,1.0mm mating heigh的产品,相对两个第一焊接部36的总宽度L1为2.53mm较习知产品相对两个第一焊接部的总宽度2.74mm缩小0.21mm,且相对两个第二接触部33的总宽度L2为1.22mm较习知产品相对两个第二接触部的总宽度1.54mm缩小,整体宽度变窄、节省整体于电路板上所占用的空间,而套用至更小规格BTB产品,即可突破习知产品的宽度限制,提供更窄化之插头电连接器100而应用于更精密的产品上。

参照图3、图4、图7至图9,第二接触部33位于第一侧壁13另一面(可为内侧面131或外侧面132),第二接触部33与第一接触部31相互并排,第二接触部33一侧自转折段34延伸至第一接触部31一侧,转折段34为一U形导引结构,便于插拔使用,于强力压置进行插接时,不易造成插头端子3损坏。另外,第二接触部33包括第二凹部331,第二凹部331形成于第二接触部33内侧面,使该第二接触部33宽度缩小,并且,第一凹部311与第二凹部331相对应包围而共同界定一塑型空间35,供成型该第一侧壁13之塑料充填入该塑型空间35内,以该塑型空间35内成型后之塑料确保插头端子3的强度,插头电连接器100与插座电连接器200对接时,可避免插头端子3变形。

参照图3、图4、图7至图9,各插头端子3包括埋入端333,埋入端333形成于第二接触部33另一侧而被底壁11包覆,并且,各插头端子3包括弯弧段313,第一焊接部36以弯弧段313延伸至第一接触部31,埋入端333朝弯弧段313方向延伸且相邻于弯弧段313,而位于第一凹部311之第一接触部31的宽度小于弯弧段313的宽度,位于第二凹部331之第二接触部33的宽度小于弯弧段313的宽度,藉由埋入端333固定底壁11,使产品在insert molding制程上,以及产品在插拔的过程中,插头端子3不易与绝缘本体1脱离,可增强产品强度以及提高插头端子3与绝缘本体1的保持力增强端子与胶芯的保持力。

参照图3、图4、图7至图9,本实施例中,第一焊接部36自第一接触部31另一侧朝外延伸而穿出底壁11,第一焊接部36部分区域利用雷射剥金技术制造镍阻挡层(Nickel Barrier Area),于SMT制程中可有效阻锡,避免锡的爬升。藉由第一焊接部36自第一接触部31另一侧朝外延伸的方式(从内部朝外折出),第一焊接部36的结构长度较长,焊接于电路板上的面积大,确保第一焊接部36与电路板间的结合;并且,藉由此第一焊接部36结构长度设计,第一焊接部36与电路板接点焊接时,可避免因第一焊接部36长度较短,造成焊锡持续沿着第一焊接部36流至弯折段方向(爬锡现象),进而可能导致焊接后之焊锡未确实接触而容易剥落的问题。上述第一焊接部36自第一接触部31另一侧朝外延伸方式(从内部朝外折出)仅是举例,参照图10,在一些实施态样中,第一焊接部36亦可自第二接触部33另一侧朝外延伸方式而穿出底壁11(从外部朝外折出),在此,虽第一焊接部36的结构长度较短,但亦可焊接于电路板且确保第一焊接部36与电路板间的结合,且运用在可相对贴合之第一接触部31与第二接触部33的结构设计下,亦可有效缩小产品宽度。

插头电连接器100的制造过程采用insert molding技术,使用具有高稳定性与高强度之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CP)材质,将插头端子3紧密覆盖,仅供其接触区外露作为插拔接触而导通之用,且插头端子3与绝缘本体1使SMT制程的Solder Paste及Flux被阻绝于LCP外。

参照图3、图4、图6至图8及图11,为插座电连接器200的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200包括绝缘座体5、复数插座端子6与复数固定件7。绝缘座体5为一狭长型塑料体,绝缘座体5包括底壁51、一对第二侧壁53及一对第二端壁55,一对第二侧壁53系于底壁51上沿一纵长方向X设置,一对第二端壁55系于底壁51上沿一横向方向Y设置,一对第二侧壁53及一对第二端壁55围成一第二对接空间57,当插头电连接器100插入插座电连接器200时,一对第一侧壁13插接于第二对接空间57内。

参照图1及图3,插座电连接器200之底壁51包括朝向第二对接空间57内部突伸之舌板511,一对第二侧壁53之内表面与对应之舌板511两侧各设有复数沿该纵长方向X排列之端子槽531,复数端子槽531贯穿底壁51并与第二对接空间57连通,且一对第二侧壁53包括有复数固定槽533,各固定槽533贯穿于一对第二侧壁53而对应各端子槽531设置。

参照图3及图11,复数插座端子6排列于绝缘座体5上并排列为相对的两排,各插座端子6包括主臂61、一对弹性夹臂63、固定臂64及第二焊接部66。较佳的,各插座端子6为下料式(Blanking type)端子,且各插座端子6采用Spot Plating技术,而其拭接长度(Wipe length)比一般折弯式(Forming type)端子设计得更长,此种较长的拭接长度,对于插座端子6表面的污垢及氧化层有极佳的刮除作用。

参照图3、图4、图7及图11,主臂61横向设置于底壁51下方,而一对弹性夹臂63自主臂61一侧表面朝外延伸至端子槽531,一对弹性夹臂63为浮动式结构,插拔使用时,一对弹性夹臂63以固定臂64为支点摆动。在此,一对弹性夹臂63具有相对突出之圆弧头部,圆弧头部配合插座端子6之转折段34,具有便于导引插接作用,使插头电连接器100可顺利被导引并匹配至插座电连接器200。此外,一对弹性夹臂63与主臂61构成一概呈U字型外观,并配合两圆弧头部设计,提供了双点接触且双臂浮动(具弹性)的设计,具有良好的防振动与防松脱的效果。

参照图3、图4、图7及图11,固定臂64自主臂61另一侧朝外延伸至固定槽533中,固定臂64、一对弹性夹臂63与主臂61构成一概呈山字型外观,在此,各插座端子6更包括卡块641,卡块641自固定臂64侧端突出而卡掣于固定槽533内侧面,提供稳固定位插座端子6于绝缘座体5上,换言之,以卡块641有效支撑绝缘座体5,提供插座电连接器200与插头电连接器100对接时的弹性力矩,配合一对弹性夹臂63的卡钳式双点接触之插头端子3,以提升接触效果。

参照图3、图4、图7及图11,第二焊接部66包括折弯部661及接触脚662,以折弯部661自主臂61另一侧弯折而延伸至接触脚662,接触脚662与主臂61位于不同水平面而垫高主臂61,换言之,由插座端子6之截面观之,当插座端子6焊接于电路板上,接触脚662与电路板接触,电路板与主臂61之间形成一缝细,供空气可对流的空间区域。在此,各插座端子6更包括对流槽67,对流槽67相邻折弯部661且凹陷于主臂61底部而形成空气对流区域,因而当插座电连接器200运作时,有助于插座端子6的散热,并且,对流槽67形成两个凹陷呈C字型槽孔,可增加焊锡面积,以强化第一焊接部36的固定力量,有效预防Solder & Flux wicking,提升整体制程良率。

参照图3、图4、图7及图11,各固定件7概呈一L字型板件,各固定件7包括下料成型制成之一体式的卡掣片71及接触片73,接触片73自卡掣片71一侧延伸出底壁51。在此,绝缘座体5包括复数扣孔534,各扣孔534分别形成于一对第二端壁55,藉由卡掣片71两侧倒刺结构卡掣于扣孔534,增加各固定件7与绝缘座体5之间的保持力,不易脱落,提升良好的peeling force,并且,以接触片73凸伸出绝缘座体5之外,复数固定件7可透过接触片73焊接在电路板上,以增加插座电连接器200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藉由插头端子之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经由转折段延伸并排后,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对贴合,缩小产品宽度,提供更窄化之插头电连接器而应用于更精密的穿戴式产品(智能型手表)上。并且,配合插头端子折弯后之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相互贴合而缩小宽度的设计,并透过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间的塑型空间供塑料成型,改善产品因细小而强度不足的问题,大幅提升产品强度,插接使用时,插头端子不易变形,并缩小产品收热后之变形量(曲翘)。另外,藉由埋入端固定底壁,使产品在insert molding制程上,以及产品在插拔的过程中,插头端子不易与绝缘本体脱离,可增强产品强度以及提高插头端子与绝缘本体的保持力增强端子与胶芯的保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