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7014阅读:1246来源:国知局
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优异的功能和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含软包、钢壳、铝壳、圆柱等多种形式,每种结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其中圆柱体电芯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移动电源等领域,其优异的能量密度和形状多变性,被大多数厂家所信赖。

圆柱体电芯是以单支电芯进行串联或并联进行组装,由于圆柱体电芯的物理特性,组装好的电池表面不平整,为使产品外观平整美观,需额外增设环氧板塑料盒子或其他硬质体做的外壳。

现有的圆柱体电芯外壳在放置电芯后,缺少固定槽位放置电路板,给连接外部装置带来很大困扰,同时,电芯放置在外壳内后,也有可能由于外壳在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电芯的松动,影响产品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能更稳定地将电芯卡持,同时更便捷与外部装置进行电性连接,降低售后服务弊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其包括托座、上盖及电芯组,所述电芯组为圆柱体电芯组合而成,所述电芯组固定夹持于托座与上盖之间,所述托座上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若干第一隔板,所述托座于第一隔板两端部分别贴合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将第一隔板进行固接;所述上盖上开设有第三容腔,所述第三容腔内设置有若干第二隔板,所述上盖于第二隔板两端部分别贴合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将第二隔板进行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两侧分别凹设形成若干第一弧槽,所述电芯贴合第一弧槽设置,所述第二隔板两侧分别凹设形成若干第二弧槽,所述电芯贴合第二弧槽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隔板上间隔开设有第三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座外侧部设置第一夹座,所述第一夹座开设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内卡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电芯组电性连接;所述上盖外侧部设置第二夹座,所述第二夹座与第一夹座匹配设置,所述电路板一端卡设在第二夹座内,所述第二夹座开设有第四容腔,所述电路板卡设在第四容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座底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夹座顶端部开设有第四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座及上盖为长方形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为片状板材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一加强筋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及第二加强筋一体成型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通过在托座及上盖周侧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及第二加强筋,提升了托座及上盖的稳定性,增强了电芯组夹持在托座及上盖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在托座一侧设置第一夹座及在上盖一侧设置第二夹座,配合在第一夹座及第二夹座之间夹持电路板,并将电路板与电芯组进行电性连接,避免了电路板因缺少卡持结构而随意移动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包括托座10、上盖20及电芯组30,所述电芯组30固定夹持于托座10与上盖20之间,所述电芯组30为圆柱体电芯31组合而成,所述托座10及上盖20分别设置在电芯组30的正极端及负极端,所述托座10及上盖20为长方形构造,所述托座10上开设有第一容腔11,所述第一容腔11内设置有若干第一隔板12,所述第一隔板12两侧分别凹设形成若干第一弧槽121,所述电芯31贴合第一弧槽121设置,所述第一隔板12上间隔开设有第一通孔122,所述电芯组30工作发出的热量可通过第一通孔122进行分散排出,提升电芯组30的使用寿命。

所述托座10于第一隔板12两端部分别贴合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3将第一隔板12进行相互固接,所述第一加强筋13为片状板材构造,进一步提升托座10的稳定性,增强电芯组30固定在第一容腔11内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12及第一加强筋13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托座10外侧部设置第一夹座14,所述第一夹座14开设有第二容腔141,所述第一夹座14底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42,所述第二容腔141内卡设有电路板40,所述电路板40与电芯组30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40工作发出的热量可通过第二通孔142分散排出,提升了电路板40的使用寿命。

所述上盖20上开设有第三容腔21,所述第三容腔21内设置有若干第二隔板22,所述第二隔板22两侧分别凹设形成若干第二弧槽221,所述电芯31贴合第二弧槽221设置,所述第二隔板22上间隔开设有第三通孔222,所述电芯组30工作散热的热量可通过第三通孔222进行分散排出,提升电芯组30的使用寿命。

所述上盖20于第二隔板22两端部分别贴合设置有第二加强筋23,所述第二加强筋23将第二隔板22进行相互固接,所述第二加强筋23为片状板材构造,进一步提升托座10的稳定性,增强电芯组30固定在第三容腔21内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22及第二加强筋23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上盖20外侧部设置第二夹座24,所述第二夹座24与第一夹座14匹配设置,所述电路板40一端卡设在第二夹座24内,所述第二夹座24开设有第四容腔241,所述电路板40卡设在第四容腔241内,所述第二夹座24顶端部开设有第四通孔242,所述电路板40工作发出的热量可通过第四通孔242分散排出,提升了电路板40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将电芯组30放置在托座10内,此时,电芯31贴合第一弧槽121设置,再将上盖20匹配托座10设置在电芯31的上端部,此时,上盖20的第二弧槽221匹配电芯31周侧设置,电芯组30夹持在托座10与上盖20之间,由于第一加强筋13与第二加强筋23的作用,提升了托座10及上盖20的稳定性,同时提升了电芯组30夹持在托座10及上盖20之间的稳定性;另外,通过在托座10一侧设置第一夹座14及在上盖20一侧设置第二夹座24,配合在第一夹座14及第二夹座24之间夹持电路板40,并将电路板40与电芯组30进行电性连接,避免了电路板40因缺少卡持结构而随意移动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圆柱体电芯组合装置通过在托座10及上盖20周侧分别设置第一加强筋13及第二加强筋23,提升了托座10及上盖20的稳定性,增强了电芯组30夹持在托座10及上盖20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在托座10一侧设置第一夹座14及在上盖20一侧设置第二夹座24,配合在第一夹座14及第二夹座24之间夹持电路板40,并将电路板40与电芯组30进行电性连接,避免了电路板40因缺少卡持结构而随意移动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