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TYPE‑C连接器的PCB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326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连接器的供电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SB TYPE-C连接器的PCB。



背景技术:

Type-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和其他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首先,USB Type-C接口在尺寸上进行了极大的瘦身,仅为8.3*2.5mm,更适合在日益小型化的计算设备中使用。其次,USB Type-C插座和插头的两排引脚上下对称,插头正反面插入插座都可以完成配对,终结了长期以来USB插来插去的缺陷,极大提高了USB接口的易用性。基于上述优点,USB Type-C接口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

在现有技术中,USB TYPE-C连接器包括有PCB和接头。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由顶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拼合而成。连接器的接头包括有一舌片,舌片正反面上各分布有12个引脚。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中,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顶层线路板的第一电源地连接点GND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电源地引脚A1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T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引脚A2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T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引脚A3连接,第一电源连接点VBUS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总线电源引脚A4连接,配置通道信号连接点CC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配置通道信号引脚A5连接,非超高速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D+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非超高速差分信号正极引脚A6连接,非超高速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D-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非超高速差分信号负极引脚A7连接,第一边带信号连接点SBU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边带信号引脚A8连接,第二电源连接点VBUS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总线电源引脚A9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R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引脚A10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R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引脚A11连接,第二电源地连接点GND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电源地引脚A12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在现有技术中,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底层线路板的第三电源地连接点GND3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三电源地引脚B1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T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引脚B2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T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引脚B3连接,第三电源连接点VBUS3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三总线电源引脚B4连接,线缆控制器供电连接点VCONN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线缆控制器供电引脚B5连接,第二边带信号连接点SBU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边带信号引脚B8连接,第四电源连接点VBUS4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四总线电源引脚B9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R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引脚B10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R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引脚B11,第四电源地连接点GND4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四电源地引脚B12连接。USB TYPE-C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非超高速差分信号正极引脚B6、第二非超高速差分信号负极引脚B7悬空。

在现有技术中,USB TYPE-C连接器的PCB有四个电源连接点与接头的四个总线电源引脚连接,还有四个电源地连接点与接头的四个电源地引脚连接,可以向设备传输20V/100W的电能。然而,依据目前USB Type-C接口设计规范,使得USB Type-C接口只能传输5A以内的电流,超过5A以上的电流传输就会损坏USB Type-C接口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稳定传输5A以上的电流的USB Type-C连接器的PCB。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USB TYPE-C连接器的PCB,包括顶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所述顶层线路板的第一电源地连接点与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地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与第一电源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连接,第二电源连接点与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与第二电源地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电源地连接;所述底层线路板的第三电源地连接点与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地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与第三电源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连接,第四电源连接点与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与第四电源地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 TYPE-C连接器的PCB。该连接器PCB的四个电源地连接点分别与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地连接;四个电源连接点分别与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PCB与连接器接头之间的电源传输通道,减少了PCB与连接器接头之间的阻抗值,提高了传输效率,实现了稳定的5A以上高电流物理传输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USB TYPE-C连接器接头的正面引脚排列图;

图2是USB TYPE-C连接器接头的反面引脚排列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USB TYPE-C连接器PCB的顶层线路板电路连接结构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USB TYPE-C连接器PCB的底层线路板电路连接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USB TYPE-C连接器PCB的顶层线路板电路连接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USB TYPE-C连接器PCB的底层线路板电路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由顶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拼合而成。

如图1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顶层线路板的第一电源地连接点GND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电源地引脚A1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T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引脚A2连接。所述第一电源地连接点GND1与所述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TX1+短接后与PCB电源地连接。此处所述短接指的是第一电源地连接点GND1与所述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TX1+相互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T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引脚A3连接。第一电源连接点VBUS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总线电源引脚A4连接。所述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TX1-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点VBUS1短接后与PCB电源线连接。配置通道信号连接点CC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配置通道信号引脚A5连接。非超高速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D+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非超高速差分信号正极引脚A6连接。非超高速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D-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非超高速差分信号负极引脚A7连接。第一边带信号连接点SBU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一边带信号引脚A8连接。第二电源连接点VBUS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总线电源引脚A9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R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引脚A10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点VBUS2与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RX2-短接后与PCB电源线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R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引脚A11连接。第二电源地连接点GND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正面上的第二电源地引脚A12连接。所述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RX2+与第二电源地连接点GND2短接后与PCB电源地连接。

如图2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底层线路板的第三电源地连接点GND3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三电源地引脚B1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T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引脚B2连接。所述第三电源地连接点GND3与所述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TX2+短接后与PCB电源地连接。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TX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引脚B3连接。第三电源连接点VBUS3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三总线电源引脚B4连接。所述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TX2-与所述第三电源连接点VBUS3短接后与PCB电源连接。线缆控制器供电连接点VCONN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线缆控制器供电引脚B5连接。第二边带信号连接点SBU2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边带信号引脚B8连接。第四电源连接点VBUS4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四总线电源引脚B9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R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引脚B10连接。所述第四电源连接点VBUS4与所述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RX1-短接后与PCB电源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RX1+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引脚B11。第四电源地连接点GND4与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四电源地引脚B12连接。所述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RX1+与第四电源地连接点GND4短接后与PCB电源地连接。USB TYPE-C连接器接头的舌片70反面上的第二非超高速差分信号正极引脚B6、第二非超高速差分信号负极引脚B7悬空。

上述USB TYPE-C连接器PCB中,第一电源地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第三电源地连接点、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分别与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第二电源地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点、第四电源地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地连接;第一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第二电源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出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第四电源连接点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点、第二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第三电源连接点、第一超高速输入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点短接后与所述PCB的电源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PCB与连接器接头之间的电源传输通道,减少了PCB与连接器接头之间的阻抗值,提高了传输效率,实现了稳定的5A以上高电流物理传输特性。

进一步的,USB TYPE-C连接器的PCB上设置有若干导通孔60,该导通孔60为小圆孔,小圆孔内镀上一层铜,形成通孔电路使之导通。所述顶层线路板的电源地连接线通过所述导通孔60与所述底层线路板的电源地连接线相互连通;所述顶层线路板的电源连接线通过所述导通孔60与所述底层线路板的电源连接线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顶层线路板边缘设置有与电源地连接线材相互连接的焊盘20、与配置通道信号连接线材相互连接的焊盘30、与非超高速差分信号正极连接线材相互连接的焊盘40、与非超高速差分信号负极连接线材相互连接的焊盘50。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底层线路板边缘设置有与电源连接线材相互连接的焊盘10。所述在PCB的边缘设置的焊盘经过电镀处理,有效提高导电性能及可焊接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USB TYPE-C连接器的PCB的边缘设置的焊盘10、焊盘20、焊盘30、焊盘40和焊盘50。相邻焊盘之间的距离可以是0.2mm,也可以是0.4mm,最好是0.3mm。上述焊盘盘距的设计,可使得PCB符合高频特性要求,可以通过高频测试。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USB TYPE-C连接器的PCB还包括有辅助线路板,所述辅助线路板设置在顶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之间。所述辅助线路板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三层。PCB上设置有若干导通孔,该导通孔为小圆孔,小圆孔内镀上一层铜,形成通孔电路使顶层线路板、辅助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之间电路导通。在PCB顶层线路板和底层线路板之间增加辅助线路板,可以增强PCB的电流承载能力、优化电源纹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