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513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自锁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锁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微波通讯行业的发展,微波设备部署到各个特定的地方,例如航行器、卫星、舰艇、电力机车、通讯车辆、监听车辆、车载通讯设备等,具有环境恶劣,例如振动、冲击强度大的等场合。

在这些特定的场合,对于通讯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严格要求。由于这些场合环境恶劣,有可能造成通讯线路中断或由于接触不好而造成通信故障,因此,需要具有能够适应这种恶劣环境的产品。

同轴射频连接器,作为一种通讯电缆的接头,需要高可靠物理连接以及电连接。在这些恶劣的环境下,提出了即使环境再恶劣,也希望有更加安全的可靠性连接性能。

同轴射频连接器连接机构的形式有螺纹式连接器、卡口式连接器、推入式连接器、法兰盘连接器等。其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是螺纹式连接器。螺纹式连接器在通讯行业应用最广泛。

然而,在恶劣环境下,螺纹式连接器会由于外力的作用有可能造成螺纹松开,造成通讯线路故障。因此,螺纹式连接器这种螺纹机构,要能够机械自锁保证通讯线路正常运作,成为特殊应用行业的强烈要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器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同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锁同轴连接器,包括同轴连接的螺套、外壳和卡套,所述螺套和卡套轴向中空且均被外壳穿过,所述螺套和外壳通过卡环活动安装,所述卡套被限位于螺套和外壳的后部之间;所述卡套具有一个后腔,所述后腔内收容一被套于外壳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前部抵持卡套,后部抵持外壳;所述螺套的后端面上绕轴均布有后卡齿,所述卡套的前端面上设有配套后卡齿的前卡齿。

具体的,所述外壳的前部设有外凹槽,所述螺套设有内凹槽,所述卡环被收容于外凹槽和内凹槽之间。

具体的,所述卡套的后部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外壳上设有卡于限位槽内的凸柱。

进一步的,每个前卡齿包括一个平行于卡套轴线的直面和一个不平行于卡套轴线的斜面,后卡齿与前卡齿结构对应。

具体的,所述卡套的后部设有凸起的外缘。

具体的,所述外壳轴向中空并穿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中穿设有中心针,所述中心针与外壳同轴。

具体的,所述外壳在位于螺套内的间隙处设有胶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弹簧正常状态下会将卡套压在螺套上,这样前卡齿就能插入后卡齿的间隙,产生切向的阻力,这就起到了自锁的作用。

2、凸柱能间接阻碍螺套转动,除非操作工主动压缩弹簧才能从另一侧连接器上旋松螺套。

3、斜面使螺套旋紧不费力,直面使卡套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确保将螺套卡死。

4、外缘能方便操作工在压缩弹簧时借力。

5、胶圈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锁同轴连接器的全剖视图;

图2为螺套的主视图;

图3为卡套的立体图;

图4为外壳的主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螺套,

11-内凹槽,

12-内螺纹,

13-后卡齿;

2-胶圈;

3-卡环;

4-绝缘套;

5-外壳,

51-外凹槽,

52-凸柱;

6-中心针;

7-卡套,

71-后腔,

72-前卡齿,

721-直面,

722-斜面,

73-限位槽,

74-外缘;

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锁同轴连接器,包括同轴连接的螺套1、外壳5和卡套7,螺套1和卡套7轴向中空且均被外壳5穿过,外壳5的前部设有外凹槽51,螺套1设有内凹槽11,螺套1和外壳5通过收容于外凹槽51和内凹槽11之间的卡环3活动安装,卡套7被限位于螺套1和外壳5的后部之间,卡套7具有一个后腔71,后腔71内收容一被套于外壳5上的弹簧8,弹簧8前部抵持卡套7后部抵持外壳5,螺套1的后端面上绕轴均布有后卡齿13,卡套7的前端面上设有配套后卡齿13的前卡齿72。螺套1用于和另一侧连接器进行螺纹连接,而弹簧8正常状态下会将卡套7压在螺套1上,这样前卡齿72就能插入后卡齿13的间隙,产生切向的阻力,这就起到了自锁的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卡套7的后部设有若干限位槽73,外壳5上设有卡于限位槽73内的凸柱52。在凸柱52的限制下,卡套7能够沿轴向进退,但是不能自由转动。这样螺套1与另一侧连接器螺纹连接的时候,卡套7上的前卡齿72就能阻碍螺套1转动,除非操作工主动压缩弹簧8才能从另一侧连接器上旋松螺套1。

如图3所示,每个前卡齿72包括一个平行于卡套7轴线的直面721和一个不平行于卡套7轴线的斜面722,后卡齿13与前卡齿72结构对应。当螺套1旋紧于另一侧连接器的时候,前卡齿72和后卡齿13会通过斜面722接触,这样即使不操作卡套7,螺套1的旋转不会受到太大阻碍;当螺套1要反向旋松时,直面721之间的接触会阻碍螺套1松脱的趋势,也就是说,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卡套7能确保将螺套1卡死,要拆下螺套1只有操作工主动压缩弹簧8才可以。

如图3所示,卡套7的后部设有凸起的外缘74。外缘74能方便操作工在压缩弹簧8时借力。

如图1所示,外壳5轴向中空并穿设有绝缘套4,绝缘套4中穿设有中心针6,中心针6与外壳5同轴。这样导电部分不相导通,但确保了同轴度,确保屏蔽效果。

如图1所示,外壳5在位于螺套1内的间隙处设有胶圈2。胶圈2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