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536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连接附件,具体是一种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线缆组件传输的电流电压不断提高。动力线缆上使用的大电流(200A以上)连接器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因大电流传输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隐患,若误触大电流信号,极易引发人员伤亡,因此在使用大电流连接器时,常在辅助电路上设置小信号控制回路,通过小信号的通断来控制大电流的通断。在插拔大电流连接器时,先断开小信号连接器,可以确保大电流线束不带电。在大电流连接器完全插合后,小信号连接器插合,实现了大电流的安全传输。该方法占用空间较大,且操作复杂,无法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将信号接触件内置于大电流连接器内,在与配套的插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信号接触件提前分离,保证大电流信号断开,实现了大电流连接器的自动通断功能,提高了产品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由插头壳体、第一密封圈、挡圈组件、安装板组件、屏蔽套组件、第二密封圈和尾套组成,所述的插头壳体由外壳体和内壳体一体注塑成型,外壳体套在内壳体首端,外壳体尾部封闭,外壳体内壁与内壳体外壁间具有插装空间,内壳体靠首端的外壁上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槽,内壳体首端端面开有腰型孔,所述的腰型孔位于内壳体中心孔下方,内壳体靠尾端的外壁上具有两个第二卡块;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套在内壳体首端,第一密封圈外壁与外壳体内壁间具有间距,为配套的插座连接器提供插合空间;

所述的挡圈组件由挡圈、套管和插孔信号接触件组成,挡圈侧壁上具有第一卡块,挡圈底面上具有第二卡块,挡圈靠下部具有腰型块,腰型块上具有两个通孔,通孔内过盈配合有套管,套管内装有插孔信号接触件,所述的插孔信号接触件为两芯结构,且尾部连通,大体呈U型;所述的腰型块插入腰型孔中,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合,从而将挡圈组件安装在内壳体首端;

所述的安装板组件由前安装板、后安装板、插孔组件、屏蔽卡圈和挡圈组成,前安装板内壁靠尾部具有环形挡肩,后安装板外壁靠首部具有台阶面,后安装板内壁靠首端具有环形凹槽,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套接,前安装板的尾端端面抵在后安装板的台阶面上,后安装板的首端端面抵在前安装板的挡肩上,屏蔽卡圈套在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外;环形凹槽内固定有挡圈,挡圈具有凸起的弹片,插孔组件外壁具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一面抵在环形挡肩上,另一面被弹片卡挡,从而将插孔组件固定在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的中心孔中,插孔组件尾部具有盲孔,高压导线的线芯一端焊接或压接在盲孔中;所述的安装板组件装配在内壳体的中心孔中,插孔组件首端从内壳体首端伸出;

所述的屏蔽套组件由屏蔽套壳体、若干第一弹片和若干第二弹片组成,第一弹片分布在屏蔽套壳体外壁上,第二弹片分布在屏蔽套壳体内壁上,屏蔽套组件装配在内壳体中心孔中,第一弹片与安装板组件的屏蔽卡圈紧密配合,第二弹片与高压导线的屏蔽层紧密配合;

所述的第二密封圈套在内壳体内壁与导线之间,且位于内壳体尾部;

所述的尾套上具有两块耳板,耳板上各有一个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与内壳体尾部的第二卡块卡合,从而将尾套固定在内壳体尾部。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均简称为本连接器。

本连接器的插孔信号接触件为小信号接触件,与控制电路连接,而插孔组件则为大电流接触件。当插孔信号接触件与配套的插座连接器上配对的插针信号接触件插合后,因插孔信号接触件尾部联通,因此信号自动接通,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即:插合时,插孔组件完全接触后插孔信号接触件才接触。拔出时,插孔信号接触件先断开,从而保证大电流通道断开,插孔组件才分离,实现了大电流信号的安全插拔。

本连接器将信号接触件内置于大电流连接器内,在与配套的插座连接器插拔过程中,信号接触件提前断开,保证大电流信号断开,实现了大电流连接器的自动通断功能,提高了连接器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内部采用360°全屏蔽结构(导线屏蔽层通过第二弹片与屏蔽套组件连接,屏蔽套组件通过第一弹片与安装板组件的屏蔽卡圈连接),降低了大电流连接器通电后的辐射,尾部还设计了“双弹片”结构,保证了导线屏蔽层与连接器屏蔽壳体的可靠接触。

所述的外壳体顶面上还具有卡扣,卡扣内安装有锁紧片。当与插座连接器插合到位时, 锁紧片能够起到自锁的功能,防止外壳体顶部的卡扣向上翘起,保证与插座连接器连接牢固;当需要本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分离时,需要先将锁紧片向外抽出一段距离,使卡扣脱离锁紧片的限制,再向外拔插座连接器时,卡扣就会向上抬起,使本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分离。

所述的插头壳体、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尾套和锁紧片都是硬质塑料,不仅制造简单,而且成本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都是软质硅橡胶;所述的屏蔽卡圈和挡圈都是铜合金。

所述的插孔信号接触件表面具有网纹滚花。增大插孔信号接触件与套筒内壁的摩擦力,保证插孔信号接触件能够牢固地装在套管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挡圈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安装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屏蔽套组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的屏蔽接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具体描述:

高压大电流带辅助信号插头连接器,如图1—图3所示,由插头壳体30、第一密封圈20、挡圈组件10、安装板组件50、屏蔽套组件60、第二密封圈70和尾套80组成,所述的插头壳体30的材料是硬质塑料,由外壳体33和内壳体35一体注塑成型,外壳体33套在内壳体35首端,外壳体33尾部封闭,外壳体33顶面上还具有卡扣37,卡扣37用于在与插座连接器连接时起到卡死作用,卡扣37内安装有锁紧片40,锁紧片40也是硬质塑料,锁紧片40能够阻止卡扣37上翘,使本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连接更加牢固。外壳体33内壁与内壳体35外壁间具有插装空间,外壳体33尾部与内壳体35之间还具有连接筋34,内壳体35靠首端的外壁上分布有若干个第一卡槽31,内壳体35首端端面开有腰型孔32,所述的腰型孔32位于内壳体35中心孔下方,内壳体35靠尾端的外壁上具有两个第二卡 块36;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20套在内壳体35首端,第一密封圈20外壁与外壳体33内壁间具有间距,第一密封圈20的材料是软质硅橡胶,在本连接器与配套的插座连接器插合时,起到插合界面密封作用;

所述的挡圈组件10如图4、图5所示,由挡圈11、套管14和插孔信号接触件15组成,挡圈11侧壁上分部若干个第一卡块12,挡圈11靠下部具有腰型块13,腰型块13上具有两个通孔,通孔内过盈配合有套管14,套管14内装有插孔信号接触件15,所述的插孔信号接触件15为两芯结构,且尾部连通,大体呈U型,插孔信号接触件15表面具有网纹滚花,增大其与套管14的摩擦力,使其装配更加牢固;所述的腰型块13插入腰型孔中32,第一卡块12与第一卡槽31卡合,从而将挡圈组件10安装在内壳体35首端;

所述的安装板组件50如图6所示,由前安装板51、后安装板54、插孔组件52、屏蔽卡圈53和挡圈55组成,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式硬质塑料,屏蔽卡圈53和挡圈55都是铜合金;前安装板51内壁靠尾部具有环形挡肩51a,后安装板54外壁靠首部具有台阶面54a,后安装板54内壁靠首端具有环形凹槽54b,前安装板51与后安装板54套接,前安装板51的尾端端面抵在后安装板54的台阶面54a上,后安装板54的首端端面抵在前安装板51的环形挡肩51a上,屏蔽卡圈53套在前安装板51和后安装板53外;环形凹槽54b内固定有挡圈55,挡圈55具有凸起的弹片55a,插孔组件52外壁具有环形凸台52a,环形凸台52a一面抵在环形挡肩51a上,另一面被弹片55a卡挡,从而将插孔组件52固定在前安装板51和后安装板54的中心孔中,所述的插孔组件52尾部具有用于焊接或压接高压导线线芯91的盲孔52a;所述的安装板组件50装配在内壳体35的中心孔中,插孔组件52首端从内壳体35首端伸出;

所述的屏蔽套组件60如图7所示,由屏蔽套壳体61、若干第一弹片62和若干第二弹片63组成,第一弹片62分布在屏蔽套壳体61外壁上,第二弹片63分布在屏蔽套壳体61内壁上,屏蔽套组件60装配在内壳体35中心孔中,第一弹片62与安装板组件50的屏蔽卡圈53紧密配合,第二弹片53与高压导线90的屏蔽层92紧密配合;

所述的第二密封圈70套在内壳体35内壁与高压导线90之间,且位于内壳体35尾部,第二密封圈70是软质硅橡胶,;

所述的尾套80是硬质塑料,尾套80上具有两块耳板81,耳板81上各有一个第二卡槽82,第二卡槽82与内壳体35尾部的第二卡块36卡合,从而将尾套80固定在插头壳体 30尾部。

图8是本连接器的屏蔽接触示意图,高压导线90首端的屏蔽层92被剥离,露出线芯91,线芯91与安装板组件50的插孔组件52焊接或压接,剥离出的屏蔽层92外翻,并与屏蔽套组件60的第二弹片63连接,这样,屏蔽层92就通过第二弹片63、屏蔽套壳体61、第一弹片62与屏蔽卡圈53相连,从而实现360°全屏蔽,降低电流辐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设计原理的情况下,利用上述技术内容所作的更动或修饰,均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