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225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包括用于传输电流的导线、导线外包设有塑胶皮。将几股包设有塑胶皮的导线拧成一股,在拧成一股的电线外包设塑料带编织成的屏蔽网,在屏蔽网外包设厚度最大的橡胶壳,完成电线的包装过程。这种屏蔽网由若干纺线制成织带,再由织带织成屏蔽网。

在将若干根纺线分成两股重新整合时,需要将两股新的纺线缠绕在新的工字轮上。工字轮的中心轴线处一般设有孔以便将其穿设在固定位置。工字轮采用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将其限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的另一侧设置电机,用于带动工字轮转动。

目前,市面上的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大多设置为筒体,筒体固定不动,筒体中设有杆件,杆件能够伸缩,伸出时,穿在工字轮的孔中对工字轮起到限位作用;缩回时,从工字轮的孔中抽出,便于拆卸。

这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的筒体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为了使工字轮能够在被限位时不至于太过松动,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与电机之间的距离被限定,该段距离与筒体的长度近似,将筒体安装上去的过程中,由于空间小,安装时易磕碰,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其具有能够通过调整筒体的相对位置,使电机与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之间的距离变大,便于操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面、位于工作台面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位于工字轮两侧的电机和筒体,所述筒体上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位于筒体内的一端设有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包括与传动杆连接的螺旋盖、位于螺旋盖对立面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面上,所述螺旋杆与筒体滑移连接。

如此设置,当需要将筒体移动以便装上工字轮时,转动传动杆,使传动杆带动螺旋盖转动,与螺旋杆发生相对位移,使螺旋盖从螺旋杆上脱离,由于螺旋杆固定连接于工作台面上,此时螺旋杆和筒体能够与螺旋杆发生相对位移,被拉离电机,使其与电机之间的距离变大,以便足够的空间将工字轮安装到电机与筒体之间,减少磕碰。

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背离传动杆的一侧设有球形槽,所述螺旋杆自球形槽中穿入筒体内。

如此设置,球形槽的长度即为筒体能够往复运动的行程的大小,螺旋杆穿入筒体内后,筒体的运动过程以螺旋杆为基准,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传动杆位于筒体外的一端上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传动杆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

如此设置,手柄与传动杆之间形成杠杆结构,施加在手柄背离传动杆一端的力被传导至螺旋盖处,相较于直接转动传动杆,手柄的设置更为省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面向电机的一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筒体同心设置。

如此设置,转轴被设置在筒体上后,其位置固定不变,相较于市场上常见的转轴收缩的结构,固定设置的转轴与筒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可靠,在工字轮的转动过程中不易发生松动的现象。

一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包括工作台面、位于工作台面上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位于工字轮两侧的电机和筒体,所述筒体上穿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位于筒体内的一端设有配合组件,所述配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传动杆上的齿轮、位于工作台面上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筒体底部设有滑动槽,所述齿条位于滑动槽中。

如此设置,齿轮齿条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运动路线趋于直线,在松开工字轮、限位工字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位移偏差小,安装过程更加精确。

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背离电机的一侧设有顶紧块,所述顶紧块铰接于工作台面上。

如此设置,顶紧块能够在筒体将工字轮限位后抵触于筒体背离电机的一侧,使筒体不易向背离电机的一侧后溜,保持限位工字轮的状态。

进一步设置:所述顶紧块与工作台面的铰接处与筒体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筒体的半径。

如此设置,当顶紧块转动至不与筒体抵触时,筒体能够向背离电机的一侧后退,而不易受到铰接处的阻碍。

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位于进料方向前侧还设有导轮组,所述导轮组包括轮架、转动连接于轮架上的轮体。

如此设置,导轮组能够使纺线整齐地被卷绕在工字轮上,起到导向和梳理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筒体和筒体上的转轴均能够向背离电机一侧的方向后退,使电机与筒体之间的距离变大,便于安装工字轮;转轴与筒体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也能够降低转轴松脱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导纱钩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B部放大图用于体现转动组件;

图4是实施例1中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定位组件;

图5是实施例1中C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夹紧组件;

图6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工字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1中D部放大图用于体现配合组件;

图9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导纱钩;21、第一钩组;22、第二钩组;3、转动组件;31、转动圈;32、转动杆;4、定位组件;41、限位条;42、限位叉;43、齿板;44、限位齿;5、侧板;6、第一安装杆;7、第二安装杆;8、间隔块;9、支腿;10、夹紧组件;101、夹持臂;102、顶杆;103、弹性垫层;11、杆件;12、导轮组;121、轮架;122、轮体;13、工字轮;131、孔;14、夹持装置;141、电机;15、转轴;16、传动杆;17、手柄;18、螺旋盖;19、螺旋杆;20、工作台面;21、球形槽;22、齿轮;23、滑动槽;24、齿条;25、顶紧块;26、配合组件;27、减速器;28、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架体1,架体1包括两侧的侧板5,侧板5设置为矩形板件,矩形板件背离地面一侧的一条棱边设置为斜边。在该条斜边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安装杆6和第二安装杆7。其中,第一安装杆6位于竖直高度较高的一端,第二安装杆7位于斜边上竖直高度较低的一端。

如图2所示,两块侧板5之间除了采用第一安装杆6和第二安装杆7将两侧板5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杆7背离第一安装杆6的一侧还设有一根杆件11。

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杆6上固定安装导纱钩2。第一安装杆6设置为半圆形的杆件11,其圆弧面上用于安装导纱钩2。导纱钩2采用金属丝弯成圆圈状,在在圆圈的切线方向引出金属丝,将引出的金属丝垂直插在第一安装杆6上。第一安装杆6上插设有若干个导纱钩2,每个导纱钩2之间的距离相等。这一排导纱钩2即为第一钩组21。

如图2和3所示,在第二安装杆7上安装第二钩组22,第二钩组22采用转动组件3实现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杆7上。第二钩组22中的导纱钩2同样采用金属丝弯成圆圈状,但圆圈的切线方向引出的金属丝上还焊接连接有转动组件3中的转动杆32,转动杆32背离导纱钩2的一端上焊接有转动圈31。转动圈31即套设在圆柱形的第二安装杆7上。在第二安装杆7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线性阵列的间隔块8,每两个相邻间隔块8之间套设一个转动圈31,使相邻转动圈31之间的距离被限定。

第一钩组21和第二钩组22中的导纱钩2的圆圈部分处均采用塑胶材质包裹,使其表面光滑,不易刮伤纺线。

如图2和4所示,在第二钩组22中的若干转动杆32上固定连接有一条限位条41,限位条41位于这些转动杆32的中段部分,并且超出转动杆32中位于最两端的两根3cm~5cm。使这些转动杆32在转动时实现同步转动。位于架体1上的定位组件4除了限位条41外,还包括固定于第二安装杆7两侧的限位叉42,限位叉42通过销轴铰接于架体1上,用于抵触限位条41。为了便于限位叉42抵触限位条41,在限位条41的两端还固定连接有齿板43。齿板43设置为与限位条41呈倾斜设置的杆状零件,在齿板43面向地面的一侧设有若干限位齿44,以便与限位叉42抵触。

如图2和5所示,在架体1面向地面的一侧设有两根从侧板5引出的支腿9,支腿9背离侧板5的一段设有夹紧组件10,夹紧组件10包括“U”形的夹持臂101,夹持臂101的凹陷处填充有弹性垫层103。夹持臂101的一端与支腿9连接,另一端上穿设有顶杆102,顶杆102采用螺纹杆,夹持臂101上用于穿设顶杆102的孔内设有螺纹以实现螺纹配合。

如图1所示,当纺线从两排导纱钩2中穿过后,被平均分成两组,由导轮组12将两组纺线引向用于收卷纺线的工字轮13。

如图1和6所示,导轮组12包括轮架121,轮架121上垂直设有轮体122,轮体122的大小自纺线的进料方向向纺线输出方向逐渐减小。每个轮架121上等距设有三个轮体122,每个轮体122与轮架121之间的垂直距离也是从纺线进料方向向输出方向逐渐减小。

工字轮13被夹持装置14固定,夹持装置14共有两个,分别与两组导轮相对应。如图6和7所示,在夹持装置14相互背离的一侧设有电机141,电机14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减速器27,减速器27的输出轴向工字轮13处延伸出,便于穿设在工字轮13的中心轴线处的孔131中,带动工字轮13转动。

如图6所示,每个夹持装置14均包括一个圆柱形的筒体28,如图6和7所示,筒体28面向工字轮13的一侧设有用于伸入工字轮13上的孔131中的转轴15,筒体28内设有配合组件26,如图6和8所示,配合组件26包括位于筒体28侧边转动连接的传动杆16,其转动连接的方式为:传动杆16穿过筒体28实现转动。传动杆16伸出筒体28的一端上连接有手柄17,手柄17与传动杆16之间呈倾斜角度设置。伸入筒体28的一端上连接有螺旋盖18。螺旋盖18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在筒体28内壁还设有位于螺旋盖18对立面的螺旋杆19,螺旋杆19上设置外螺纹。螺旋杆19穿过筒体28固定在工作台面20上。筒体28上设有用来使螺旋杆19穿过的球形槽21。

当转动手柄17使螺旋盖18和螺纹杆拧紧时,筒体28的相对位置不变,转轴15能够伸入工字轮13的孔131中,将工字轮13限位。转动手柄17使螺旋盖18和螺纹杆相互松开时,筒体28能够与螺旋杆19发生相对位移,行程大小即为球形槽21的长度,该长度足以使筒体28后退至将工字轮13拆下。

实施例2:一种并丝机线筒夹持装置,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14中,传动杆16伸入筒体28内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齿轮22,齿轮22与传动杆16同心设置,在筒体28底部设有滑动槽23,在工作台面20上固定连接有齿条24,齿条24正好位于滑动槽23内。

当转动手柄17时,齿轮22与齿条24发生相对位移,齿条24固定不动,齿轮22带动筒体28做直线运动,实现顶紧或放松工字轮13的目的。

为了使工字轮13被顶紧时降低松动的可能性,在筒体28背离工字轮13的一侧设有铰接于工作台面20上的顶紧块25,顶紧块25与工作台面20的铰接处与筒体28的中心轴线在工作台面20上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筒体28的半径,并且顶紧块25的长度能够足以抵触至齿条24上。

当筒体28顶紧工字轮13后,将顶紧块25转动至与齿条24和筒体28抵触的状态,使筒体28不易后退。当需要将工字轮13取下时,将顶紧块25转动至不与齿条24、筒体28抵触的状态,使筒体28有充裕的运动空间。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