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185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离子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离子发生器及照明装置的离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各种离子发生装置,例如,释放负离子以提供森林浴效果的负离子发生装置及释放负离子和正离子以提供除菌及除臭效果的净离子群(plasmacluster,注册商标)离子发生装置等。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带有照明器具的空气净化装置,其具备照明器具及离子发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02-159880号公报(公开日2002年6月4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离子发生装置存在如下问题,即当其处于低温高湿环境下时,离子发生器上产生凝露,产生离子的能力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防止或者消除离子发生器的凝露。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为具备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及照明装置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照明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离子发生器或所述离子发生器附近的空气。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照明装置所产生的热量加热离子发生器或离子发生器附近的空气,从而可以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的凝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驱动风扇正方向旋转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所具备的照明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驱动风扇反方向旋转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驱动风扇反方向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驱动风扇正方向旋转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驱动风扇正方向旋转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剖视图,示出了驱动风扇反方向旋转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10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a)示出了通常驱动时的空气流动方向,(b)示出了反转驱动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11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变形例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a)示出了通常驱动时的空气流动方向,(b)示出了反转驱动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图12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六中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a)示出了从空气流动方向的侧面观察到的图,(b)为沿空气流动方向观察到的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中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表,(a)示出了风扇2的旋转状态随时间的变化,(b)示出了尘埃等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七中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表,(a)示出了风扇2的旋转状态随时间的变化,(b)示出了尘埃等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为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离子发生装置100具备离子发生器1、风扇(送风机)2、照明装置3、壳体4及接头5。

壳体4呈大致圆筒形状,其内部收纳有离子发生器1、风扇2及照明装置。另外,壳体4在轴向的正面侧及背面设有开口,壳体4的背面侧安装有连接件6,用于将该壳体4与接头5连接。

连接件6构成壳体4的一部分。设置在连接件6上的钩刀(无图示)插入接头5时,壳体4可拆卸地安装于接头5。

接头5具备螺口7,通过将该螺口7安装在插口中,将离子发生装置100安装于安装面的同时提供电力,其中,所述插口设置在天花板、墙壁、地板、各种器具等的上述安装面上。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离子发生装置100安装于设置在安装面上的插口中这样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安装在除插口以外的接线盒等其它待安装部件这样的结构。另外,不限于安装于安装面这样的结构,例如,可以放置在地板表面上使用,也可以钩挂、吊设或内置于各种构造物等而使用。

在围绕连接件6的壳体4的外周面上,壳体4的圆周方向整周形成有进气口8,进气口8的内表面侧具备可拆卸的过滤器9。

进气口8与壳体4正面侧的开口,即通气口30连通。即,壳体4内形成有连接进气口8和通气口30的通风道10。

另外,通风道10上设有风扇2。风扇2为轴流式风扇,旋转轴以位于通风道10的中心轴上的方式支撑于壳体4的内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2可以将旋转方向切换为正方向或反方向,通常驱动时,驱动风扇2正方向旋转,可以根据需要将旋转方向切换为反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箭头表示使风扇2在正方向,即通常驱动时的旋转方向上旋转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风扇2正方向驱动时,壳体4周围的空气从进气口8吸入壳体4内,在通风道10的入口处,流动方向由径向变为轴向,并被引导向通风道10的出口侧。

离子发生器1具备两组放电电极及感应电极(均无图示),这些电极分别收纳在由树脂制成的壳体内。另外,由树脂制成的壳体内设有向放电电极及感应电极施加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电路。离子发生器1以面向通风道10的方式配置,向放电电极及感应电极施加高电压后,在以上两个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由此生成被称为plasmacluster(注册商标)离子的正离子h+(h2o)m(m为任意自然数)及负离子o2-(h2o)n(n为任意自然数),并释放至流经通风道10的空气中。

我们知道plasmacluster离子具有除菌效果、除臭效果、抑制病毒作用的效果及抗静电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离子发生器1不限定于在空气中产生plasmacluster离子的装置。也可以使用释放plasmacluster离子以外的正负离子或者负离子的装置。

另外,通风道10的侧壁上设有离子传感器11,用于检测由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相对于离子发生器1而言,传感器11沿壳体4的圆周方向配置于风扇2正方向旋转时的下游侧。

照明装置3具备多个发光元件20及搭载有发光元件20的安装板21,其设于通风道10的出口附近。即,离子发生器1和照明装置3沿同一通风道10配置。

图3为表示安装在壳体4上的照明装置3的结构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安装板21为形成为大致圆盘形的电路板,设于壳体4正面的开口部附近。安装板21的外周部分形成环状安装部22,多个由led构成的发光元件20以一定间隔安装在该安装部22上并形成为圆形。另外,安装部22通过螺钉安装于通风道10的出口周缘。安装部22的正面覆盖有透光性盖体23。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2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具备由铝等高导热性材质形成的放热部件。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以led为光源的照明装置3的结构进行说明,但照明装置3的结构不限于此。

另外,安装板21的中央设有圆盘形岛部24,该圆盘形岛部24通过多个桥部25与安装部22连接。

岛部24上搭载有用于收发信息的各种电子部件。作为上述电子部件,例如,可以举出:用于检测室内是否有人的人体感应传感器、用于通知各种信息的led等通知灯、照度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岛部24搭载有人体感应传感器26及通知灯27。

桥部25上配设有印刷线路,安装部22和岛部24通过该印刷线路电连接。

另外,岛部24及桥部25覆盖有非透光性的前盖体28及后盖体29。前盖体28覆盖于岛部24及桥部25的正面侧,并与岛部24及桥部25之间留有空隙,由后盖体29保持。后盖体29覆盖于岛部24及桥部25的背面,并与岛部24及桥部25之间留有空隙,其安装在壳体4的内壁上。这些空隙用于风的流通。

安装部22的内侧周缘面对通风道10。另外,作为安装板21的一部分的桥部25及岛部24位于通风道10内,并向通风道10内突出。

另外,安装板21上的安装部22和岛部24之间形成有通气口30,该通气口30由桥部25划分出的多个开口部构成。通气口30与通风道10连通,该通气口30被看做壳体4的出风口,用于当使风扇2正方向旋转即通常驱动时吹出离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不阻碍送风,将桥部25的数目设为三根,离子可以顺利地从出风口释放到室内。

在通常驱动时,由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通过风扇2的送风经由通风道10被送向出口,并从安装板21的通气口30释放到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

另外,围绕多个通气口30所配置的发光元件20在后述控制单元41的控制下发光,为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前方提供照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通常驱动时离子的吹出方向和来自照明装置3的光的照射方向(照明方向)为同一方向,面向照明区域释放离子。但是,不限于此,照明装置3的照明方向和离子的释放方向也可以不同。

离子传感器11检测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量或者离子浓度。通常驱动时,由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通过风扇2的旋转向着离子传感器11流动,离子传感器11可以准确地检测离子量或者离子浓度。

通风道10的侧壁上设有主基板31。主基板31上搭载有由cpu等构成的控制单元41及为各装置提供电源的电源装置42等(参见后述图4)。主基板31和安装板21通过导线(无图示)电连接。控制单元41根据用户输入的指示及各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等控制离子发生器1、风扇2及照明装置3的操作。

图4为表示离子发生装置100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如该图所示,控制单元41与离子发生器1、风扇2、照明装置3、通知灯27、电源装置42、操作输入单元43、人体感应传感器26及离子传感器11连接。

操作输入单元43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并传输给控制单元41。操作输入单元43例如可以为接收经由遥控器发送的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的结构,也可以为接收用户对于离子发生装置100的接头5或者壳体4上设置的开关等各种操作机构(无图示)所输入的指示的结构。

人体感应传感器26检测设置有离子发生装置100的空间(规定范围的空间)内是否有人,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单元41。

离子传感器11检查是否存在由离子发生器1所产发生的离子或离子量,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单元41。

控制单元41基于用户通过操作输入单元43所输入的指示、以及人体感应传感器26及离子传感器11的检测结果控制电源装置42、离子发生器1、风扇2、照明装置3及通知灯27的操作。

例如,当离子传感器11检测到无离子或者离子量在规定值以下时,控制单元41停止离子发生器1的操作,并启动通知灯27。由此,通知离子发生器1产生异常。

另外,控制单元41根据人体感应传感器26的检测结果控制离子发生器1、风扇2及照明装置3的操作。

例如,若人体感应传感器26的检测空间内存在人,控制单元41则点亮照明装置3,同时以驱动声音较低的静音模式驱动风扇2。另外,若人体感应传感器26的检测空间不存在人,控制单元41则熄灭照明装置3,并将风扇2的转速设置为高于静音模式。

另外,当符合下述规定条件时,控制单元41在点亮照明装置3的状态下将风扇2的旋转方向切换为与通常驱动时相反的方向:例如,(i)离子发生器1开始进行产生离子的操作;(ii)离子发生器1进行产生离子的操作时,离子传感器11检测到的离子量低于规定值以下;(iii)用户指示进行反转驱动等。图5为表示反转驱动,即使风扇2在与通常驱动时相反的方向上旋转时,离子发生装置100中的空气流动方向的说明图。

如图5所示,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空气从通气口30进入通风道10内,通过离子发生器1附近,从进气口8释放到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

此时,进入通风道10的空气被安装板21所放出的热量加热至高于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温度,然后输送至离子发生器1附近。

即,照明装置3点亮后,发光元件20发热,由发光元件20发热而产生的热量从安装部22通过桥部25传送给岛部24。因此,进入通气口30的空气通过安装板21时与安装板21的一部分即桥部25及岛部24接触而被加热。另外,安装部22周围的高温空气被从通气口30流入通风道10的空气流带入,安装部22周围的空气与从通气口30进入的空气一同经由通风道10流向进气口8侧。由此,通过从安装板21向空气中放热而冷却安装板21,同时,被加热的空气流经通风道10内的离子发生器1附近。

结果,通过向离子发生器1附近导入高温空气,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被加热,防止或者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需要说明的是,反转驱动时,被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加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离子发生器1附近,也可以与离子发生器1接触,还可以通过离子发生器1内部。

另外,如图2所示,通常驱动时,从进气口8进入并通过通风道10的空气,其穿过安装板21并通过通气口30时,与安装板21的一部分即桥部25及岛部24接触从而冷却安装板21,并释放到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具备离子发生器1及照明装置3,且,具备作为加热部的照明装置3及作为热传递部的风扇2,其中,上述加热部用于利用从照明装置3释放的热量加热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上述热传递部用于传递热量。

具体而言,在离子发生装置100中,风扇2及离子发生器1配置于连通进气口8和通气口30的通风道10,照明装置3配置于比离子发生器1更靠近通气口30侧的位置。而且,风扇2可以将旋转方向切换为正方向或反方向,驱动其正方向旋转时及驱动其反方向旋转时,流经通风道10的空气流动方向为相反方向。

这样一来,通过将风扇2的旋转方向切换为反方向,可以在利用照明装置3释放的热量对从通气口30进入的空气进行加热之后,将其引导向离子发生器1周围,从而加热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结果,可以防止或者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

另外,通过将风扇2的旋转方向切换为反方向,可以将从通气口30吸入的空气从进气口8向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壳体4的径方向外侧排出。由此,可以沿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安装面,例如天花板、壁面、地板面等释放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plasmacluster离子,因此,可以对安装面及附近空间进行除菌、除臭、抑制病毒作用及抗静电等。

另外,通过将风扇2的旋转方向切换为反方向,可以使离子与过滤器9接触从而容易地消除过滤器9的静电,并除去附着在过滤器9上尘埃等。需要说明的是,风扇2设计为通常驱动时送风效率较高,因此,驱动其反方向旋转时,送风量较通常驱动时降低。因此,虽然附着在过滤器9上的尘埃等容易被离子从过滤器9除去,但却不会飞散在空气中。

另外,也可以使驱动风扇2反方向旋转时其的旋转次数低于通常驱动时的旋转次数。由此,通常驱动时,即需要向离子发生装置100外部释放离子时,可以增大风扇2的旋转次数以有效释放离子,进行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这一处理时,可以使风扇2反方向旋转,将被发光元件20所释放的热量加热后的空气引导至离子发生器1附近,同时,可靠地抑制从过滤器9剥落的尘埃等飞散在空气中。

﹝实施方式二﹞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功能的部件带有相同符号,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剖视图,图中所示箭头表示驱动风扇2向与通常驱动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的空气流动。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具备加热用风道13,该加热用风道13以与通风道10不同的路线将反转驱动风扇2时从通气口30进入的空气引导至离子发生器1或者离子发生器1,这一点与实施方式一不同。

当驱动风扇2向与通常驱动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时,从通气口30进入的一部分空气被安装板21所释放的热量加热至高于离子发生装置100外部的温度,然后,经过通风道10之外的另外形成的加热用风道13,被输送至离子发生器1附近。由此,被安装板21所释放的热量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通风道10内的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加热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从而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另外,通过设置加热用风道13,可以将被安装板21所释放到热量加热后的空气有效地引导向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因此,能够更恰当地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

﹝实施方式三﹞

下面,对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功能的部件带有相同符号,在此不再赘述。

图7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剖视图,图中所示箭头表示驱动风扇2向通常驱动方向即正方向旋转时的空气流动。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具备导热体14,该导热体14从照明装置3的安装板21延伸至离子发生器1附近,这一点与实施方式一不同。

通过具备导热体14,可以利用安装板21及导热体14将发光元件20发光所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由此,可以加热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以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

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当符合规定条件时,控制单元41可以反转驱动风扇2,也可以将风扇2的旋转方向始终固定为通常驱动时的旋转方向即正方向。

若反转驱动风扇2,则可以通过利用从通气口30吸入并通过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进行加热、及利用通过导热体14传导至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热量进行加热,来有效地加热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

另外,若将风扇2的旋转方向始终固定为正方向,则可以利用通过导热体14传导的热量加热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同时,简化风扇2的结构。

﹝实施方式四﹞

下面,对本发明的再一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功能的部件带有相同符号,在此不再赘述。

图8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剖视图,图中所示箭头表示使风扇2向通常驱动方向即正方向上旋转时的空气流动。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具备加热用风道15,当驱动风扇2正常旋转时,该加热用风道15对通过风扇2从进气口8吸入的一部分空气进行分流,经由与照明装置3的安装板21抵接的区域引导至离子发生器1附近,这一点与实施方式一不同。

当驱动风扇2正常旋转时,从进气口8进入的一部分空气通过加热用风道1并被引导至与安装板21抵接的区域,通过与安装板21抵接而被加热后,引导向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由此,被安装板21所放出的热量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加热离子发生器1及/或离子发生器1周围的空气,从而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

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当符合规定条件时,控制单元41可以反转驱动风扇2,也可以将风扇2的旋转方向始终固定为正方向。

﹝实施方式五﹞

下面,对本发明的再一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功能的部件带有相同符号,在此不再赘述。

图9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剖视图,图中所示箭头表示反转驱动风扇2时的空气流动。另外,图10为示意性说明进气口8、离子传感器11、离子发生器1、通风道10、风扇2及通气口30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a)示出了通常驱动时的空气流动方向,(b)示出了反转驱动时的空气流动方向。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中,离子传感器11位于如下位置,即,当驱动风扇2正常旋转时,该位置较离子发生器1的离子发生区域成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当反转驱动风扇2时,该位置较离子发生器1的离子发生区域成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这一点与实施方式一不同。

由此,通常旋转驱动时,可以将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高效释放到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

即,若将离子传感器11配置在离子发生区域的下游侧,则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一部分离子被离子传感器11吸收,从离子发生装置100释放出的离子量降低。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旋转驱动时,离子传感器11配置于作为离子发生区域上游侧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被离子传感器11吸收,从而可以有效地从离子发生装置100释放。

另外,通常旋转驱动时,将离子传感器11配置于作为离子发生区域上游侧的位置,由此,可以短缩从离子发生器1到通气口30的距离,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在离子发生装置100内减少。

另外,通过反转驱动风扇2,可以将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引导向配置于离子发生区域下游侧的离子传感器11,从而适当地检测离子发生量(或者离子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离子发生量或者离子浓度的目的在于,检测离子发生器1是否产生了规定量以上的离子,因此,无需始终检测,只要在每规定时间检测即可,例如,每天、每几小时、每次启动或停止驱动时等。

另外,风扇2设计为通常驱动时送风效率提高,因此,反转驱动时,风速低于通常驱动时。因此,与通常驱动时,将离子传感器11配置于作为离子发生器1下游侧的位置时相比,离子传感器11可以更有效地吸收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另外,也可以使驱动风扇2反向旋转时其的旋转次数低于通常驱动时。由此,通常驱动时,即需要向离子发生装置100外部释放离子时,可以增大风扇2的旋转次数以有效释放离子,利用离子传感器11进行检测时,可以在低风速下将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引导向离子传感器11,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旋转驱动时,风扇2配置于相对于离子发生器1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但风扇2和离子发生器1的位置关系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1的(a)及(b)所示,也可以将风扇2配置于如下位置,即,通常旋转驱动时,该位置相对于离子发生器1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反转驱动时,该位置相对于离子发生器1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实施方式6﹞

下面,对本发明的再一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功能的部件带有相同符号,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的离子发生器1、风扇2及离子传感器11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a)为从空气流动方向的侧面观察到的图,(b)为沿空气流动方向观察到的图。

如图12的(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中,与实施方式五相同,离子传感器11配置于如下位置,即,风扇2通常驱动时,该位置较离子发生器1的离子发生区域成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反转驱动风扇2时,该位置较离子发生器1的离子发生区域成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另外,如图12的(b)所示,沿空气流动方向观察时,与离子发生器1相比,离子传感器11配置于向反转驱动时的风扇2的旋转方向侧偏移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风扇2,使用轴流式风扇,由轴流式风扇送风的空气流为沿风扇旋转方向的涡流。因此,沿空气流动方向观察时,将离子传感器11配置于较离子发生器1向反转驱动时的风扇2的旋转方向侧偏移的位置上,由此,可以将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有效引导至离子传感器11,从而提高检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离子传感器11的位置向反转驱动时的风扇2的旋转方向侧偏移程度,可以考虑风扇2的旋转次数及特性后适当设置,只要能够将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有效引导至离子传感器11即可。

﹝实施方式7﹞

下面,参考图2、图5、图13、图14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功能的部件带有相同符号,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及图5所示,进气口8(第一开口部)上设有过滤器9,但通气口30(第二开口部)上未设置过滤器。通气口30配置于进气口8的下方。正方向为空气从进气口8流向通气口30的方向。反方向为空气从通气口30流向进气口8的方向。

图13为表示实施方式一的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表。图13(a)示出了风扇2的旋转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图13(b)示出了尘埃等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13所示,当控制单元41使风扇2正方向旋转时,壳体4周围的空气从进气口8进气口8吸入壳体4内。结果,尘埃等附着在进气口8处具备的过滤器9的外侧。接着,当控制单元41使风扇2反方向旋转时,离子发生装置100外部的空气从通气口30进入通风道10内,并从进气口8释放到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其结果,附着在过滤器9外侧的尘埃等开始掉落。当尘埃等落至通气口30附近时,尘埃等被风扇2吸引。而且,尘埃等从通气口30吸入后,附着在机体内部及过滤器9的内侧。由此,可能会污染机体内部。

因此,在实施方式7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中,当控制单元41使风扇2正方向旋转之后,再使风扇2反方向旋转时,尘埃等从过滤器9的外侧落至通气口30附近之前(规定时间内),抑制风扇2的反方向旋转。

图14为表示实施方式7的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表。图14(a)示出了风扇2的旋转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图14(b)示出了尘埃等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如图14所示,当控制单元41使风扇2正方向旋转时,壳体4周围的空气从进气口8进气口8吸入壳体4内。其结果,尘埃等附着在进气口8处具备的过滤器9的外侧。接着,当控制单元41使风扇2反方向旋转时,离子发生装置100外部的空气从通气口30进入通风道10内,从进气口8被释放到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外部。其结果,附着在过滤器9外侧的尘埃等开始掉落。在尘埃等落下至通气口30附近之前,控制单元41使风扇2正方向旋转或停止风扇2的旋转。结果,尘埃等直接落下。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附着在过滤器9外侧的尘埃等落下,并到达未设置过滤器的通气口30附近,也不会从通气口30吸入。因此,能够防止离子发生装置100内部的污染。

﹝总结﹞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为具备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1及照明装置3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加热所述离子发生器1或所述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具体而言,为了利用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加热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其具备:作为加热部的照明装置3;及风扇2、加热用风道13、导热体14及加热用风道15中任意一种,其作为用于传递热量的热传递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利用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加热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可以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在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离子发生器1和所述照明装置3配置于同一通风道10,具备风扇2作为沿所述通风道10吹入空气的送风扇,利用所述送风扇将经过所述照明装置3附近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离子发生器1或所述离子发生器1附近,由此加热所述离子发生器1或所述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

根据上述结构,空气通过照明装置3附近而被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加热,使用该空气加热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从而可以防止或消除离子发生器1的凝露。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在上述第二方面中,所述送风扇为可以将旋转方向切换为正方向或反方向的轴流式风扇,通常驱动时,驱动所述轴流式风扇正方向旋转,加热所述离子发生器1或所述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时,驱动所述轴流式风扇反方向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轴流式风扇的旋转方向切换为反方向,可以容易地加热离子发生器或离子发生器附近的空气。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在上述第三方面中,除所述通风道10之外,还具备加热用风道13,用于当使所述轴流式风扇反方向旋转时,将经过所述照明装置3附近的空气引导至所述离子发生器1或所述离子发生器1附近。

根据上述结构,空气通过照明装置3附近而被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加热,可以将该空气有效地引导至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在上述第三或第四方面中,具备离子传感器11,其设于所述通风道10,用于检测离子量或离子浓度,所述离子传感器11设置在如下位置,即,当驱动所述轴流式风扇正方向旋转时,该位置较所述离子发生器1成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当驱动所述轴流式风扇反方向旋转时,该位置较所述离子发生器1成为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上述结构,通常驱动时,即,驱动轴流式风扇正方向旋转时,可以防止离子发生器1所产生的离子因离子传感器11而减少,使其有效地释放到离子发生装置的外部。另外,通过在检测离子量或离子浓度时使轴流式风扇反方向旋转,可以适当地检测离子量或离子浓度。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在上述第五方面中,沿所述轴流式风扇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离子发生器1相比,所述离子传感器11配置于向旋转方向偏移的位置,其中,该旋转方向为使所述轴流式风扇反方向旋转时的方向。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离子传感器11适当地检测离子,该离子由离子发生器产生后,经轴流式风扇以涡流状输送。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在上述第一方面中,其具备导热体14,该导热体14将所述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离子发生器1或所述离子发生器1附近。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导热体将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从而适当地加热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的空气。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在上述第一方面中,具备送风扇,其与所述离子发生器1配置于同一通风道10上,除所述通风道10之外,还具备加热用风道15,用于对所述送风扇所吸引的一部分空气进行分流并使其通过所述照明装置3附近之后,引导至所述离子发生器1或所述离子发生器1附近。

根据上述结构,空气经过照明装置3附近而被照明装置3所产生的的热量加热,可以将空气有效地引导至离子发生器1或离子发生器1附近。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的离子发生装置100为具备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1及照明装置2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具备通风道10,用于连接设有过滤器9的第一开口部(进气口8)及未设有过滤器的第二开口部(通气口30);送风机(风扇2),用于沿所述通风道10吹入空气;所述第二开口部(通气口30)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部(进气口8)的下方,所述送风机(风扇2)为可以将旋转方向切换为正方向或反方向的轴流式风扇,正方向为空气从所述第一开口部(进气口8)流向所述第二开口部(通气口30)的方向,反方向为空气从所述第二开口部(通气口30)流向所述第一开口部(进气口8)的方向,当使所述轴流式风扇正方向旋转之后,再使所述轴流式风扇反方向旋转时,在规定时间内,抑制所述轴流式风扇的反方向旋转。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防止正方向旋转时附着于第一开口部(进气口8)上设置的过滤器9的尘埃等在反方向旋转时从未设有过滤器的第二开口部(通气口30)侵入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内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即,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适当变更而得到的技术方案组合而成的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离子发生器及照明装置的离子发生装置。

符号说明

2风扇(热传递部、送风机)

3照明装置(加热部)

4壳体

5接头

6连接件

7螺口

8进气口(第一开口部)

9过滤器

10通风道

11离子传感器

13加热用风道(热传递部)

14导热体(热传递部)

15加热用风道(热传递部)

20发光元件

21安装板

22安装部

23盖体

24岛部

25桥部

26人体感应传感器

27通知灯

28前盖体

29后盖体

30通气口(第二开口部)

31主基板

41控制单元

42电源装置

43操作输入单元

100离子发生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