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匣管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547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匣管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晶闸管是一种开关元件,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并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是典型的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设备。由于晶闸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压降,因此当电流流过时会存在一定的损耗,电流越大,损耗就越大,晶闸芯片片产生损耗时,器件的温度会随之升高,因为晶闸管的散热性能差,内部温度过高,使得晶闸管烧坏或者无法正常工作,使用寿命变短。另外现有技术的电力半导体散热器有多种,从冷却方法上分可以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风冷散热器一般有铝型材和热管散热器,在工作时一般需要配风机,体积较大。水冷散热器一般用于功率较大的场合,体积较小,散热功率较高,可多只串联使用,但需要配置冷却系统。现有散热器的设计及工艺较为成熟,但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和晶闸管都是分开设计,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便于拆卸的晶匣管。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晶匣管散热结构,包括外壳和芯片,所述外壳内部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散热流道,所述散热流道与外壳左侧连接处设有进液嘴,所述散热流道与外壳右侧连接处设有出液嘴,所述散热流道内部设有芯片,所述左管盖和右管盖设于芯片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流道为u型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u型散热流道左部内侧和右部内侧分别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左管盖和右管盖对应u型散热流道凹槽处设有凸型卡块,且凸型卡块与凹槽形状大小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有u型散热流道,通过散热管道中的冷却液对晶匣管进行散热,提高晶闸管的散热能力,延长了晶闸管的使用寿命,芯片两侧的管盖设有与u型散热流道凹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凸型卡块,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散热流道,3、进液嘴,4、出液嘴,5、左管盖,6、右管盖,7、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晶匣管散热结构,包括外壳1和芯片7,外壳1内部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散热流道2,散热流道2与外壳1左侧连接处设有进液嘴3,散热流道2与外壳1右侧连接处设有出液嘴4,散热流道2内部设有芯片7,左管盖5和右管盖6设于芯片7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流道为u型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u型散热流道左部内侧和右部内侧分别设有凹槽。

在本实施例中,左管盖和右管盖对应u型散热流道凹槽处设有凸型卡块,且凸型卡块与凹槽形状大小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u型散热流道,通过散热管道中的冷却液对晶匣管进行散热,提高晶闸管的散热能力,延长了晶闸管的使用寿命,芯片两侧的管盖设有与u型散热流道凹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凸型卡块,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匣管散热结构,包括外壳和芯片,外壳内部设有供冷却液流通的散热流道,散热流道与外壳左侧连接处设有进液嘴,散热流道与外壳右侧连接处设有出液嘴,散热流道内部设有芯片,左管盖和右管盖设于芯片两侧,散热流道为U型管道,U型散热流道左部内侧和右部内侧分别设有凹槽,左管盖和右管盖对应U型散热流道凹槽处设有凸型卡块。本发明通过散热管道中的冷却液对晶匣管进行散热,提高晶闸管的散热能力,延长了晶闸管的使用寿命,芯片两侧的管盖设有与U型散热流道凹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凸型卡块,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金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固特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9
技术公布日:2017.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