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绝缘结构的开关装置用主回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810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绝缘结构的开关装置用主回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接触器开关装置,尤其涉及开关装置的主回路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真空接触器在主回路的绝缘设计应用上普遍采用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采用绝缘隔板结构的复合绝缘的方式,将真空灭弧室组件、导电件等全部采用隔板隔开的装配方式,以满足相间以及对地的绝缘要求;一种是采用全固封绝缘的方式,将整个回路导电件完全固封起来的方式,以满足相间及对地的绝缘要求。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电力市场上,采用隔板复合绝缘方式的高压真空接触器存在以下问题:1、在开关设备通电运行过程中,由于隔板无法完全有效的隔断带电体,隔板与隔板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导致真空灭弧室组件动端作为高压端对地距离比较近,易于击穿对产品的框架背板放电,存在绝缘薄弱的风险;2、隔板复合绝缘的产品受环境影响大,如污秽、凝露等,以及材料本身的使用寿命等因素严重制约产品的性能。

采用全固封绝缘的高压真空接触器用主回路存在以下问题:在开关设备通电运行过程中,由于全固封绝缘结构的限制,导电回路

产生的大量热量很难有效的散发出去,产品的载流能力无法提高。

即采用隔板方式或全固封绝缘方式,不是绝缘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就是散热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散热性能以及绝缘效果的采用新型复合绝缘结构的开关装置用主回路单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复合绝缘结构的开关装置用主回路单元,包括三相主回路,主回路分别包括上触臂组件、下触臂组件、电连接在上触臂组件、下触臂组件之间的灭弧室,所述的上触臂组件、下触臂组件之间设置熔管筒,熔管筒上端连接上触臂组件,熔管筒下端连接下触臂组件,熔管筒的筒体自上而下贯通设置。

作为优选,下触臂组件固封连接有固封极柱,所述的灭弧室设置在所述的固封极柱内,下触臂组件电连接灭弧室的静端。

作为优选,熔管筒下端固定连接在固封极柱上,熔管筒内设置有动连接组件,动连接组件的下端穿设所述的固封极柱并且连接灭弧室的动端;所述的熔管筒上端设置为筒状套接在所述的上触臂组件的上触臂套上,熔管筒上端设置有导电棒,动连接组件的上端通过导电棒电连接上触臂组件。

作为优选,灭弧室浇注在固封极柱内,固封极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连接熔管筒下端的搭接面,所述的搭接面上设置密封圈。

作为优选,搭接面上设置凹槽,所述的密封圈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的凹槽底部开设有开孔,所述的动连接组件的下端穿设所述的穿孔并且连接灭弧室的动端。

作为优选,所述熔管筒上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触指座,导电棒通过触指座连接动连接组件。

作为优选,熔管筒上端的后端一体设置有脱扣装置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熔管筒上端开设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熔管筒上下两端成喇叭状。

作为优选,三相主回路分别独立设置。

主回路单元,包括有三相的主回路,主回路主要包括上触臂组件、导电棒、触指座、动连接组件、灭弧室、下触臂组件。在上触臂组件与下触臂组件之间设置熔管筒,下触臂组件固封连接固封极柱,灭弧室浇注在固封极柱内,熔管筒下端密封固定连接固封极柱,熔管筒内的动连接组件穿设固封极柱上端的开孔并且连接灭弧室的动端,灭弧室的静端连接下触臂组件。熔管筒上端设置为筒状螺纹套接在上触臂组件的上触臂套上,内设导电棒,导电棒的一端连接上触臂组件,另一端通过触指座连接动连接组件。熔管筒是采用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绝缘性能的材料加工成型,中间自上而下贯通设置,且其上端开设散热孔。

整个回路结构由固封极柱、熔管筒进行固封,相比于隔板方式,绝缘能力增强,且不亚于全固封极柱方式。

散热通道:在主回路单元的通电过程中,主回路单元所产生的热量一方面通过熔管筒和固封极柱本身传导至外界,另一方面通过熔管筒内部的腔体,灭弧室动端的热量可以有效的通过熔管筒自下而上贯通流出,熔管筒上端开设散热孔,从散热孔快速散热。熔管筒下端与上端形成的高度差所造成的烟囱效应,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主回路单元传导出热量的对流效果。相比于全固封形式,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放电通道:在传统的开关装置主回路单元中,灭弧室动端的高压电通过空气间隙直接向传动部件爬电,本发明在熔管筒与固封极柱的搭接面上设置密封圈,可以有效隔断爬电的空气间隙,阻止了击穿通道的发生,增加了绝缘能力。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过流熔断的脱扣装置,一般设置为组装式,这样组装后,会存在无法避免的空气间隙,高压电可以通过空气间隙对开关框架背板放电。本申请将脱扣装置和熔管筒一体设置,将击穿通道隔断,增强了绝缘能力。

本发明的主回路可形成开关装置的一相主回路,即设置为独立式一相,则三相回路设置时,可以按照不同的相间距平行放置于产品框架上,形成模块化产品组合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三相间距为固定式,可以节约产品无法调节相间距、不方便更换主回路部件的现状。

本发明通过熔管筒的设置,实现热量自下而上贯通散热,散热性能优良,而且绝缘效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整个主回路单元的设计,实现了优良的散热性能和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复合绝缘结构的开关装置用主回路单元,包括三相主回路,每一相主回路分别独立设置,主回路分别包括上触臂组件2、下触臂组件4、电连接在上触臂组件、下触臂组件之间的灭弧室,上触臂组件、下触臂组件之间设置熔管筒1,熔管筒上端连接上触臂组件,熔管筒下端连接下触臂组件,熔管筒的筒体自上而下贯通设置。整个熔管筒设置为中间窄两端宽成喇叭状的筒体,且熔管筒上端开设有散热孔。

上触臂组件2包括上触臂套6,熔管筒上端10设置为筒状套接在上触臂组件的上触臂套上,熔管筒上端10内设置有导电棒5,熔管筒筒体内设置动连接组件7,导电棒5一端电连接上触臂组件2,另一端通过触指座12连接动连接组件7。

下触臂组件4固封连接有固封极柱3,灭弧室16浇注在固封极柱3内,下触臂组件电连接灭弧室16的静端,灭弧室的动端电连接动连接组件7。熔管筒下端11密封固定连接在固封极柱上,固封极柱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连接熔管筒下端的搭接面13,搭接面上设置凹槽8,凹槽8内设置密封圈9。凹槽8底部开设有开孔,动连接组件7的下端穿设开孔并且连接灭弧室16的动端。

熔管筒上端的后端设置有限位槽,触指座12设置在限位槽内,导电棒通过触指座连接动连接组件。

在一些开关装置中有时候还会安装过流时进行熔断脱开的脱扣装置,在本申请中熔管筒上端的后端一体设置有脱扣装置壳体。

主回路单元包括三相主回路,每一相主回路主要包括上触臂组件2、导电棒5、触指座12、动连接组件7、灭弧室16、下触臂组件4。在上触臂组件与下触臂组件之间设置熔管筒1,下触臂组件固封连接固封极柱3,灭弧室16浇注在固封极柱内,熔管筒下端密封固定连接固封极柱,熔管筒内的动连接组件7穿设固封极柱上端的开孔并且连接灭弧室的动端,灭弧室的静端连接下触臂组件。熔管筒上端设置为筒状螺纹套接在上触臂组件的上触臂套6上,内设导电棒,导电棒5的一端连接上触臂组件,另一端通过触指座连接动连接组件7。熔管筒是采用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绝缘性能的材料加工成型,中间自上而下贯通设置,且其上端开设散热孔。

整个回路结构由固封极柱3进行固封,通过熔管筒1进行不封固封,相比于隔板方式,绝缘能力增强,且不亚于全固封极柱方式。

散热通道:在主回路单元的通电过程中,主回路单元所产生的热量一方面通过熔管筒1和固封极柱3本身传导至外界,另一方面通过熔管筒内部的腔体,灭弧室动端的热量可以有效的通过熔管筒自下而上贯通流出,熔管筒上端开设散热孔5,从散热孔快速散热。熔管筒下端与上端形成的高度差所造成的烟囱效应,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主回路单元传导出热量的对流效果。相比于全固封形式,散热效果大大提高。

放电通道:在传统的开关装置主回路单元中,灭弧室动端的高压电通过空气间隙直接向传动部件爬电,本发明在熔管筒与固封极柱的搭接面上设置密封圈9,可以有效隔断爬电的空气间隙,阻止了击穿通道的发生,增加了绝缘能力。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过流熔断的脱扣装置,一般设置为组装式,这样组装后,会存在无法避免的空气间隙,高压电可以通过空气间隙对开关框架背板放电。本申请将脱扣装置壳体12和熔管筒一体设置,将击穿通道隔断,增强了绝缘能力。

本发明的主回路可形成开关装置的一相主回路,即设置为独立式一相,则三相回路设置时,可以按照不同的相间距平行放置于产品框架上,形成模块化产品组合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三相间距为固定式,可以节约产品无法调节相间距、不方便更换主回路部件的现状。

本发明通过熔管筒的设置,实现热量自下而上贯通散热,散热性能优良,而且绝缘效果好。

本发明通过对整个主回路单元的设计,实现了优良的散热性能和绝缘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