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频类传输线缆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756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频类传输线缆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高速频类传输线缆组件结构,尤其是非屏蔽型抗干扰数据电缆组件,主要适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数据储存等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属于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sas类线缆组件的界面最新结构-slimlinesas4.0接口界面,主要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一是pcb在组件成型时,在模腔中的定位不准确;而是信号传输接口单一性较强,兼容性较差;如传统的pcb电路板设计中,分别有5对sidebands(边带)线位,为低频线位;如果将其设计为高速信号传输线位一样,同时又要兼容边带功能的使用要求,这样对其中这组高速信号对的相关电气功能需要独立使用;在pcb电路板中,这组线位的中间接地设计要独立,无法与整个pcb电路回路共同接作用,因此对pcb电路板的成本会增加,相关品质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界面轻薄,电气电路设计优化、宽广,能适用于更多需求场合,尤其适用于sas、pcie等相关协议传输的高速频类传输线缆组件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高速频类传输线缆组件结构,它包括一组扁平电缆、pcb电路板以及外模块,所述的扁平电缆前端部与所述pcb电路板的后端部相接并在pcb电路板前端部形成有插连的插片端,在该插片端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通过pcb电路板内部电路与扁平电缆的对应导线相通、呈并排排置的一联排插脚,在所述联排插脚上将2个5对边带线位均设计成高频线位对,并在其中间的接地设计为独立接地线位;在所述扁平电缆与pcb电路板连接处压制有将扁平电缆与pcb电路板连接处压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体的外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pcb电路板的两边侧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槽,且在外模块将扁平电缆与pcb电路板连接处压接在一起时,外模块的内部填满所述的缺口槽;所述的外模块前端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呈后缩压位便于插接定位的台阶形缺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模块的一侧面上配置有一片状的锁紧定位块,该锁紧定位块的前端固定在外模块上部设置的模槽中,中段斜向上翘起并平伸后尾边下折。

本发明属于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界面轻薄,电气电路设计优化、宽广,能适用于更多需求场合,尤其适用于sas、pcie等相关协议传输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pcb电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pcb电路板上信号通路的线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速频类传输线缆组件结构,它包括一组扁平电缆1、pcb电路板2以及外模块3,所述的扁平电缆1前端部与所述pcb电路板2的后端部相接并在pcb电路板2前端部形成有插连的插片端4,在该插片端4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通过pcb电路板2内部电路与扁平电缆1的对应导线相通、呈并排排置的一联排插脚5,在所述联排插脚5上将2个5对边带线位12均设计成高频线位对,并在其中间的接地设计为独立接地线位,具体的信号通路的线位布置见图5所示;在所述扁平电缆1与pcb电路板2连接处压制有(注塑成型)将扁平电缆1与pcb电路板2连接处压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体的外模块3。

图4所示,所述pcb电路板2的两边侧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槽6,且在外模块3将扁平电缆1与pcb电路板2连接处压接在一起时,外模块3在注塑成型时,其内部填满所述的缺口槽6,实现牢固的连接并定位;图3中,所述的外模块3前端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对称布置的、呈后缩压位便于插接定位的台阶形缺口7。

图中所示,本发明所述外模块3的一侧面上配置有一片状的锁紧定位块8,该锁紧定位块8的前端固定在外模块3上部设置的模槽9中,中段斜向上翘起10并平伸后尾边下折11,形成一可定位的锁紧形状。

本发明采用了新型的外模块3结构设计,在插头的外模块前部进行缺口设计,增加模具成型时外模块3对pcb电路板2的定位,防止pcb在模具行腔中受力后,过度活动,增加其夹持力;同时在产品的外观上,插头前面的pcb电路板两侧外露有缺口,插头前面部位不存在不同线面的接合。

本发明通过在pcb两侧设计预留缺口,给外模块成型预留足够的肉厚,保证外模块对pcb电路板有足够的包裹.一可以保证外观,二可以对插头机械的性能保证(外模与pcb90度机械拉力测试,提供有效的夹持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高速频类传输线缆组件结构,它包括一组扁平电缆、PCB电路板以及外模块,所述的扁平电缆前端部与所述PCB电路板的后端部相接并在PCB电路板前端部形成有插连的插片端,在该插片端的至少一侧面上设置有通过PCB电路板内部电路与扁平电缆的对应导线相通、呈并排排置的一联排插脚,在所述联排插脚上将2个5对边带线位均设计成高频线位对,并在其中间的接地设计为独立接地线位;在所述扁平电缆与PCB电路板连接处压制有将扁平电缆与PCB电路板连接处压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体的外模块;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界面轻薄,电气电路设计优化、宽广,能适用于更多需求场合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庆;周玉泉;姚云涛;姚金龙;倪冬华;叶国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9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