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052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具体涉及一种直流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直流隔离开关在工企业配电设备中用作不频繁接通与分断电路及电气隔离之用,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石油化工及其他行业的配电系统和自动化系统中。直流隔离开关包括基座、盖板、手柄、设置在基座内的操作机构和触头系统,现有的直流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开关的分合闸速度过慢,导致开关的分断能力较低、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分断、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直流隔离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内的触头系统、设置在基座上的罩盖、手柄、设置在罩盖内且与手柄联动设置的储能转动装置,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触头座、与触头座联动设置的动触片、设置在基座内的静触片,所述的储能转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触头座的凸轮座、与手柄联动设置的凸轮、铰接在凸轮座与凸轮之间的扭簧,所述的凸轮上设置有与凸轮座相配合的弧形凸台,所述的凸轮座上依次设置有阻挡在凸轮运动轨迹上的储能弹臂、释能弹臂,当凸轮向合闸方向转动时,凸轮上的弧形凸台滑动至储能弹臂上且使扭簧储能,弧形凸台继续滑动至释能弹臂上且使扭簧释能,凸轮座驱动触头座转动至合闸位置。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隔离开关的储能转动装置可驱动触头座快速转动,实现动触片与静触片的快速闭合或断开,有利于延长触头系统的使用寿命,在合闸时,手柄向合闸方向转动且驱动凸轮转动,凸轮拉伸扭簧,当凸轮上的弧形凸台滑动至储能弹臂上时,扭簧储能完毕,当弧形凸台继续滑动至释能弹臂上时,扭簧释放能量且驱动凸轮座快速向合闸方向转动,从而凸轮座可驱动触头座快速转动到合闸位置,实现该隔离开关的快速合闸。在分闸时,手柄向分闸方向转动,储能转动装置随手柄动作且驱动触头座快速转动至分闸位置,实现该隔离开关的快速分闸。从而该隔离开关具有结构简单、高分断、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特别地,所述的凸轮座上设置有与弧形凸台相配合的导向弧形槽,且凸轮座上的储能弹臂、释能弹臂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弧形槽过渡连接的斜面。弧形凸台可沿着导向弧形槽滑动,提高了凸轮与凸轮座之间传动的可靠性。

特别地,所述的凸轮座的下端设置有卡接方轴,所述的触头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方孔,所述的卡接方轴卡装在方孔内且构成凸轮座与触头座的联动配合。凸轮座与触头座之间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凸轮座与触头座的装配,提高了该隔离开关的装配效率。

特别地,所述的凸轮座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凸块,凸轮座转动时,导向凸块可在导向槽内往复滑动。在底座上设置有与凸轮座的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凸块,从而凸轮座能够可靠地驱动触头座。

特别地,所述的凸轮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设置在凸轮座的定位槽内,所述的扭簧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的凸轮座上设置有限位凸块,扭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在限位凸块的两侧上,所述的凸轮上设置有穿插在扭簧两端之间的拨片。在凸轮座、凸轮上分别设置有与扭簧相配合的限位凸块、拨片,提高了凸轮与凸轮座之间传动的可靠性,且也便于凸轮与凸轮座、扭簧的装配。

特别地,所述的动触片设置在触头座的外周壁上,所述的动触片上设置有与静触片相配合的接触槽,动触片执行合闸动作时,静触片可穿插在接触槽内,且静触片与接触槽面接触。通过在动触片上设置有与静触片相配合的接触槽,提高了动触片与静触片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电流导通能力。

特别地,所述的接触槽两端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可对静触片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静触片顺利卡入动触片的接触槽内。

特别地,所述的手柄通过驱动轴与凸轮连接,驱动轴的上端固定在手柄的安装孔内,驱动轴的下端穿过罩盖且卡装在凸轮上端面的卡孔内,驱动轴随手柄动作且可驱动凸轮转动。手柄通过驱动轴与凸轮连接,便于手柄与凸轮的装配,提高了该隔离开关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储能转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凸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凸轮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触头系统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直流隔离开关,包括基座10、设置在基座10内的触头系统30、设置在基座10上的罩盖11、手柄12、设置在罩盖11内且与手柄12联动设置的储能转动装置20,所述的触头系统30包括转动设置在基座10内的触头座31、与触头座31联动设置的动触片32、设置在基座10内且与动触片32相配合的静触片33,所述的动触片32设置在触头座31的外周壁上,所述的动触片32上设置有与静触片33相配合的接触槽321,动触片32执行合闸动作时,静触片33可穿插在接触槽321内,且静触片33与接触槽321面接触。通过在动触片上设置有与静触片相配合的接触槽,提高了动触片与静触片的接触面积,增强了电流导通能力。所述的接触槽321两端的开口处均设置有导向斜面322。导向斜面可对静触片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静触片顺利卡入动触片的接触槽内。所述的储能转动装置20包括用于驱动触头座31的凸轮座21、与手柄12联动设置的凸轮22、铰接在凸轮座21与凸轮22之间的扭簧23,所述的凸轮22上设置有与凸轮座21相配合的弧形凸台221,所述的凸轮座21上依次设置有阻挡在凸轮22运动轨迹上的储能弹臂211、释能弹臂212,当凸轮22向合闸方向转动时,凸轮22上的弧形凸台221滑动至储能弹臂上211且使扭簧23储能,弧形凸台221继续滑动至释能弹臂212上且使扭簧23释能,凸轮座21驱动触头座31转动至合闸位置。

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手柄12通过驱动轴13与凸轮22连接,驱动轴12的上端固定在手柄12的安装孔内,且手柄12与驱动轴13之间还通过螺钉14加固,驱动轴13的下端穿过罩盖11且卡装在凸轮22上端面的卡孔224内,驱动轴13随手柄12动作且可驱动凸轮22转动。手柄通过驱动轴与凸轮连接,便于手柄与凸轮的装配,提高了该隔离开关的装配效率。如图2、3、4所示,所述的凸轮座21上设置有与弧形凸台221相配合的导向弧形槽213,且凸轮座21上的储能弹臂211、释能弹臂212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弧形槽213过渡连接的斜面214。弧形凸台可沿着导向弧形槽滑动,提高了凸轮与凸轮座之间传动的可靠性。如图1、2、6所示,所述的凸轮座21的下端设置有卡接方轴215,所述的触头座31的上端面设置有方孔311,所述的卡接方轴215卡装在方孔311内且构成凸轮座21与触头座31的联动配合。凸轮座与触头座之间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凸轮座与触头座的装配,提高了该隔离开关的装配效率。

如图2和6所示,所述的凸轮座2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导向槽218,所述的底座10内设置有与导向槽218相配合的导向凸块101,凸轮座21转动时,导向凸块101可在导向槽218内往复滑动。在底座上设置有与凸轮座的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凸块,从而凸轮座能够可靠地驱动触头座。所述的凸轮2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转轴222,转轴222的下端设置在凸轮座21的定位槽216内,所述的扭簧23套装在转轴222上,所述的凸轮座21上设置有限位凸块217,扭簧23的两端分别抵触在限位凸块217的两侧上,所述的凸轮22上设置有穿插在扭簧23两端之间的拨片223。在凸轮座、凸轮上分别设置有与扭簧相配合的限位凸块、拨片,提高了凸轮与凸轮座之间传动的可靠性,且也便于凸轮与凸轮座、扭簧的装配。

该隔离开关的储能转动装置可驱动触头座快速转动,实现动触片与静触片的快速闭合或断开,有利于延长触头系统的使用寿命,在合闸时,手柄向合闸方向转动且驱动凸轮转动,凸轮拉伸扭簧,当凸轮上的弧形凸台沿着导向弧形槽滑动至储能弹臂上时,扭簧储能完毕,当弧形凸台继续滑动至释能弹臂上时,扭簧释放能量且驱动凸轮座快速向合闸方向转动,从而凸轮座可驱动触头座快速转动到合闸位置,实现该隔离开关的快速合闸。在分闸时,手柄向分闸方向转动,储能转动装置随手柄动作且驱动触头座快速转动至分闸位置,实现该隔离开关的快速分闸。从而该隔离开关具有结构简单、高分断、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