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121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电容器套管引出铜绞线与芯体引出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高压电力电容器的接线端均采用套管引出的方式,目前很多厂家套管引出线与芯体引线连接采用的是直接冷压接的方式,即芯子引出连接片上焊接铜绞线,用压线钳在铜绞线另一端压上一段长40mm的铜管,铜管另一端压接电容器套管的铜绞线。

这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套管铜绞线与芯子引出连接片上焊接的铜绞线通过铜管过渡联接,需要在铜管上压接2次。人工压接存在压接不牢导致铜绞线松脱、甚至漏压的风险;

2、压接的铜管不能完全贴合铜绞线,联接处电阻较大。

3、工步较多,先后经过2~3人操作才能完成。要先在材料准备间做好套管铜绞线与铜管的压接、芯子引出连接片与铜绞线的焊接,然后在组装间完成套管铜绞线上的铜管与芯子引出连接片上铜绞线的压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大大减小连接处的接触电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包括芯子引出连接片与铜绞线,所述芯子引出连接片的端面设有固定槽,所述铜绞线设于固定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深度为15‐25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孔径等于铜绞线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铜绞线通过焊接设于固定槽内。

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模具在芯子引出连接片一端冲压固定槽;

固定槽大小适中合理,需和电电容器套管铜绞线进行尺寸配合,同时留有余量空间使焊锡渗入固定槽,保证连接的牢靠性,该方式采用模具直接冲压,一次成形,简单方便,一致性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质量偏差问题。

步骤二、将电容器套管铜绞线放入芯子引出连接片一端的固定槽内;

步骤三、采用电烙铁将锡条融化成锡水并慢慢渗入铜绞线和固定槽的间隙中,反复操作三次锡焊直至锡水完全填满固定槽,并在铜绞线上覆盖了三层锡层;

步骤四、用高温电烙铁将残锡去掉。

进一步的,所述铜绞线放入固定槽内的长度为10‐20mm。

进一步的,所述锡水摊开凝固后需成钝角。

本发明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完全避开了人为漏压、虚压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采用冷压接方式,由于将套管铜绞线放置于小圆环内与芯体引出线进行压接,有没有出现操作者漏压、或者所用力度太轻,出现虚压的情况,并不能直观观察到,需采用人为拉扯检查的方式,如每个套管都按照此方式进行检查,比较耗时,而且拉扯本身对连接也是一种损伤;而采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方式,有没有连接、连接是否牢靠一眼看出,完全可避免人为的影响因素,也易于该工序的质量检查,大大减少该工序的检验时间;

2、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由于连接采用锡焊方式,每层都让锡水渗入铜绞线和凹槽中,依次三层叠加,基本可避免出现虚焊等情况,牢固性和可靠性也非常高。

3、大大减小连接处的接触电阻。通过测量对比两种方式的接触电阻,采用本发明连接方式的接触电阻比采用冷压接方式的接触电阻降低了70.37%,大大减少该连接处的发热问题,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4、可承受高强度、大电流的冲击放电。本发明采用的连接结构方式,能承受1000倍额定电流的高强度、大电流冲击放电试验多次,远高于冷压接方式的承受能力。

5、简化操作步骤,解放操作者。采用冷压接连接方式,操作步骤琐碎,操作也不方便,采用本发明连接方式,大大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包括芯子引出连接片1与铜绞线2,所述芯子引出连接片1的端面设有固定槽3,所述铜绞线2设于固定槽3内;所述固定槽3的深度为15‐25mm;所述固定槽3的孔径等于铜绞线2的直径;所述铜绞线2通过焊接设于固定槽3内。

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模具在芯子引出连接片1一端冲压固定槽3;

固定槽3大小适中合理,需和电电容器套管铜绞线2进行尺寸配合,同时留有余量空间使焊锡渗入固定槽3,保证连接的牢靠性,该方式采用模具直接冲压,一次成形,简单方便,一致性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质量偏差问题。

步骤二、将电容器套管铜绞线2放入芯子引出连接片1一端的固定槽3内;

步骤三、采用电烙铁将锡条融化成锡水并慢慢渗入铜绞线2和固定槽3的间隙中,反复操作三次锡焊直至锡水完全填满固定槽3,并在铜绞线2上覆盖了三层锡层;

步骤四、用高温电烙铁将残锡去掉。

进一步的,所述铜绞线2放入固定槽3内的长度为10‐20mm。

进一步的,所述锡水摊开凝固后需成钝角。

本发明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完全避开了人为漏压、虚压等因素的影响。如果采用冷压接方式,由于将套管铜绞线放置于小圆环内与芯体引出线进行压接,有没有出现操作者漏压、或者所用力度太轻,出现虚压的情况,并不能直观观察到,需采用人为拉扯检查的方式,如每个套管都按照此方式进行检查,比较耗时,而且拉扯本身对连接也是一种损伤;而采用本发明的连接结构方式,有没有连接、连接是否牢靠一眼看出,完全可避免人为的影响因素,也易于该工序的质量检查,大大减少该工序的检验时间;

2、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由于连接采用锡焊方式,每层都让锡水渗入铜绞线和凹槽中,依次三层叠加,基本可避免出现虚焊等情况,牢固性和可靠性也非常高。

3、大大减小连接处的接触电阻。通过测量对比两种方式的接触电阻,采用本发明连接方式的接触电阻比采用冷压接方式的接触电阻降低了70.37%,大大减少该连接处的发热问题,提高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

4、可承受高强度、大电流的冲击放电。本发明采用的连接结构方式,能承受1000倍额定电流的高强度、大电流冲击放电试验多次,远高于冷压接方式的承受能力。

5、简化操作步骤,解放操作者。采用冷压接连接方式,操作步骤琐碎,操作也不方便,采用本发明连接方式,大大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

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电容器引出线连接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芯子引出连接片与铜绞线,所述芯子引出连接片的端面设有固定槽,所述铜绞线设于固定槽内;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模具在芯子引出连接片一端冲压固定槽;步骤二、将电容器套管铜绞线放入芯子引出连接片一端的固定槽内;步骤三、采用电烙铁将锡条融化成锡水并慢慢渗入铜绞线和固定槽的间隙中,反复操作三次锡焊直至锡水完全填满固定槽,并在铜绞线上覆盖了三层锡层;步骤四、用高温电烙铁将残锡去掉。本发明完全避开了人为漏压、虚压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大大减小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可承受高强度、大电流的冲击放电。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运;梁晓;韩旭;陈聪;葛昌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赛晶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9
技术公布日:2018.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