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体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80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体矫正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体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世界最多的立式交联生产线(VCV),VCV设备最重要的特点是机头垂直,以减小交联生产的偏心度。当导体垂直进入机头时,导体受到径向方向的牵引力,会使导体发生变形,发生摆动。反而可能会增大交联线芯的偏心度,电缆生产质量下降,影响电缆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体矫正装置,能够防止导体变形,摆动,保证绝缘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体矫正装置,包括:四个压轮和四个调节手柄,所述压轮呈柱状,且柱状表面中间有凹槽,四个所述压轮形成供导体通过的圆型凹孔,所述调节手柄调节所述压轮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四个所述压轮包括第一压轮、第二压轮、第三压轮、第四压轮,四个所述调节手柄包括第一调节手柄、第二调节手柄、第三调节手柄和第四调节手柄,所述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水平安装,所述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竖直安装,相邻的压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第二调节手柄调节所述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的位置,所述第三调节手柄和第四调节手柄调节所述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矫正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一安装板、第一压轮的上部安装轴、第二压轮的上部安装轴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一安装板、第一压轮的下部安装轴、第二压轮的下部安装轴和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三安装板、第三压轮的头部安装轴、第四压轮的头部安装轴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三安装板、第三压轮的尾部安装轴、第四压轮的尾部安装轴和第四安装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固定形成口字形框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为不锈钢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导体矫正装置,包括四个矫正压轮,可作前后、左右调节,可以根据导体实际大小调节,结构设计简单,矫正效果好,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体矫正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体矫正装置的平面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压轮、2-调节手柄、3-圆型凹孔、4-螺纹杆、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导体矫正装置,包括:四个压轮1和四个调节手柄2,所述压轮1呈柱状,且柱状表面中间有凹槽,四个所述压轮1形成供导体通过的圆型凹孔3,所述调节手柄2调节所述压轮1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压轮1包括第一压轮、第二压轮、第三压轮、第四压轮,四个所述调节手柄2包括第一调节手柄、第二调节手柄、第三调节手柄和第四调节手柄,所述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水平安装,所述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竖直安装,相邻的压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第一调节手柄和第二调节手柄调节所述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的位置,所述第三调节手柄和第四调节手柄调节所述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的位置。

所述矫正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一安装板、第一压轮的上部安装轴、第二压轮的上部安装轴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一安装板、第一压轮的下部安装轴、第二压轮的下部安装轴和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竖直放置,所述第三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三安装板、第三压轮的头部安装轴、第四压轮的头部安装轴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调节手柄的螺纹杆依次穿过第三安装板、第三压轮的尾部安装轴、第四压轮的尾部安装轴和第四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固定形成口字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优选为不锈钢钢板。

当导体经牵引机后,如果导体沿着移动路径发生变形或弯折,通过四个矫正压轮形成的圆形凹状,连续挤压,导体垂直移动,从而随时保证导体的整体圆整度,提高绝缘质量,保证电缆正常运行。

如果导体尺寸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调节手柄2的螺纹杆4的长度来调整四个压轮1间的圆形凹状,矫正导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