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68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属于电器领域,特别涉及该空气开关无能白天或黑夜可显示供电或无电。



背景技术:

现有民用进户空气开关大都安装于透明的电源集装箱内、悬于外墙之上、由管片电工统一管理,由于空气开关上面没有醒目的供电或有电标识,时常用户家中用电过载或电器陈旧发生断电,用户不知是家中电路、电器或电源集装箱内出现故障,大都是直接呼叫管片电工,由于部分管片电工的管片面积比较大,不能及时随叫随到,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显示正在供电或断电的民用空气开关,用户可以很直观的判断是电源集装箱内部断电或者是家中出现故障,若用户家中出现故障可直接呼叫水电工,减少管片电工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克服了上述缺陷,利用现有的民用空气开关、在开关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加装降压电阻及LED显示灯,降压电阻的外面加装散热铝,LED显示灯的外面加装可显示供电的面板。

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包括外壳1、开合手柄2、供电显示板3、电源输出端4、电源输入端5、输入端触点6、降压电阻7、散热铝8、LED显示灯9、输出端触点10、开合臂11,外壳与供电显示板、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合手柄与开合臂连接,供电显示板与LED显示灯连接,电源输出端与开合臂连接,电源输入端与输入端触点连接,降压电阻与散热铝连接,输出端触点与开合臂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通过电源信号线与降压电阻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阻的输出端通过电源信号线与LED显示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通过电源信号线与LED显示灯连接。

每个电源输入端的下面加装一个输入端触点、相邻的下面为加装了输出端触点的开合臂、开合臂的下面为电源输出端、以上为一路独立的电路,每个空气开关为2-4路独立电路,开合手柄为绝缘材料、将每路电路上面的开合臂连接在一起。

供电显示板为长方体形状安装在外壳的正上方,显示板的里面设置了多组LED显示灯。

有益效果:现有民用进户空气开关大都安装于透明的电源集装箱内、没有醒目的供电或有电标识,用户家中断电,用户不知是家中电路、电器或电源集装箱内出现故障,大都是直接呼叫管片电工。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利用现有的民用空气开关、在开关输入端的火线与零线之间加装降压电阻及LED显示灯,降压电阻的外面加装散热铝,LED显示灯的外面加装可显示供电的面板,用户可以很直观的判断是电源集装箱内部断电或者是家中出现故障,若用户家中出现故障可直接呼叫水电工,减少管片电工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描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示意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不需要创造性可以结合这些附图获得更多的附图。

图1为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的主视图;

图2为俯视图;

图3为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包括外壳、开合手柄、供电显示板、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输入端触点、降压电阻、散热铝、LED显示灯、输出端触点、开合臂,外壳与供电显示板、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合手柄与开合臂连接,供电显示板与LED显示灯连接,电源输出端与开合臂连接,电源输入端与输入端触点连接,降压电阻与散热铝连接,输出端触点与开合臂连接,电源输入端的火线通过电源信号线与降压电阻的输入端连接、降压电阻的输出端通过电源信号线与LED显示灯连接,电源输入端的零线通过电源信号线与LED显示灯连接。

每个电源输入端的下面加装一个输入端触点、相邻的下面为加装了输出端触点的开合臂、开合臂的下面为电源输出端、以上为一路独立的电路,每个空气开关为2-4路独立电路,开合手柄为绝缘材料、将每路电路上面的开合臂连接在一起。

供电显示板为长方体形状安装在外壳的正上方,显示板的里面设置了多组LED显示灯。

根据上述一种民用可显示供电的空气开关在使用时,电工选择与用户用电量功率匹配型号的空气开关,将此空气开关安装于提前设置好的民用透明集装箱内,将电度计量表的电源输出端的火线与零线通过匹配功率的电源线与空气开关的相应输入端连接,再将用户入户电源线与空气开关的相应输出端连接,开启透明集装箱内的电源总开关,电度表及空气开关通电,此时空气开关的火线通过降压电阻将低电压供给LED显示灯、零线直接与LED显示灯接通、此电路以形成回路LED显示灯亮起、供电显示板上面的“供电”及有电标志为透明状态此时亮起为红色,电工将空气开关上面的开合手柄向上推起、用户家中开始供电。若用户家中断电,可先观察透明集装箱内的空气开关显示板是否亮起,若熄灭、为供电出现故障、可直接呼叫管片电工进行排查,若亮起、可直接呼叫水电工对家中进行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常规揭示,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熟悉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实施对以上所述技术作出的任何等同变化的调整、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