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977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体制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



背景技术:

生坯料舟是钕铁硼烧结工序的重要工具。铁质料舟由于重量大、易变形,逐渐被淘汰。目前主流的是石墨料舟,其优点是密度小、导热性好。这种料舟有2种有益效果:1)料舟轻,可以减低劳动强度;2)导热性好,可以降低能耗。

在生产中,由于产品规格的不同,钕铁硼生坯的尺寸也相应不同。考虑到生坯尺寸的差异,通常的做法:制作料舟时,以所有规格的生坯的最大高度为基准,将料舟的高度适当加高,这样可以使料舟适用于所用规格的生坯。但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厚度很薄、长宽较大的扁平状生坯,如果生坯的最大面贴着料舟底面(俗称“躺着”),则料舟的空间利用率低,烧结炉的装炉量较低,单位毛坯的能耗增加;如果生坯的较小面贴着料舟底面(俗称“立着”),则存在烧结后毛坯变形严重的问题。另外一种做法是区别化对待,即对于厚度很薄、长宽较大的扁平状生坯,单独制作高度更低的料舟,从而使料舟的空间利用率和烧结炉的装炉量提高,但这种料舟的适用性差。在生产资源紧张、生坯规格经常变动的情况下,料舟周转是个严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能够显著提高料舟的空间利用率,且料舟的通用性强。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包括:

料舟本体,其上部开口;

夹板,其与所述料舟本体内径相配合,并活动连接于所述料舟本体的内壁;

盖体,其活动连接于所述料舟本体,以将所述料舟本体的开口覆盖。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中,所述夹板上设置有排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中,所述排气孔设置为2-4个,所述排气孔的孔径为10-1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中,所述夹板与所述料舟本体的活动连接方式具体为:

所述料舟本体的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凸出所述内壁表面的第一凸台,所述夹板通过所述第一凸台支撑于所述料舟本体内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中,所述第一凸台设置为2个或4个,且所述第一凸台的位置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中,所述第一凸台的宽度为2-5mm。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中,所述料舟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料舟本体底面的第二凸台,所述盖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中,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的大小与所述料舟本体的内壁尺寸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传统料舟尺寸基本一致的生坯料舟,并在其内设置了夹板,使得所述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在抽掉夹板时,与传统料舟相同,可以用来码放常规方块生坯,而当将夹板放置在料舟本体内后,可以码放厚度较薄、长宽较大的扁平状生坯,较之传统料舟对于片形状生坯的码放数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料舟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烧结炉的装炉量也得到了提高,单位生坯的能耗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料舟使用时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包括:料舟本体1,其上部开口;夹板2,其与所述料舟本体1内径相配合,并活动连接于所述料舟本体1的内壁;盖体3,其活动连接于所述料舟本体1,以将所述料舟本体1的开口覆盖。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为石墨材质的生坯料舟,通过在料舟本体内设置可拆卸的夹板,夹板厚度可设置为3-5mm,使得所述用于钕铁硼磁体的生坯料舟在抽掉夹板时,与传统料舟相同,可以用来码放常规方块生坯,而当将夹板放置在料舟本体内后,可以码放厚度较薄、长宽较大的扁平状生坯,较之传统料舟对于片形状生坯的码放数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料舟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烧结炉的装炉量也得到了提高,单位生坯的能耗降低,同时,也提高了料舟使用时的通用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板2上设置有排气孔4。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夹板上设置排气孔,一方面方便下层的坯料在烧结过程中的排气,另一方面也使得夹板在料舟中方便取放。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排气孔4设置为2-4个,所述排气孔4的孔径为10-15mm。

在上述方案中,排气孔设置为2-4个,利于烧结过程中气体的顺利排出,且孔径设置为10-15mm,使排气孔不易堵塞,且方便对夹板进行取放。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夹板2与所述料舟本体1的活动连接方式具体为:所述料舟本体1的内壁的中部设置有凸出所述内壁表面的第一凸台5,所述夹板2通过所述第一凸台5支撑于所述料舟本体1内部。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料舟本体内壁上设置凸台,可以使夹板方便的放置在凸台上,将凸台设置于所述料舟本体的中部,将料舟本体内部空间近似分隔为两个体积相同的空间,使得扁平坯料的码放数量最大化,以利于提高所述料舟的空间利用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台5设置为2个或4个,且所述第一凸台5的位置呈对称分布。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凸台的数量为2-4个,且位置对称,使得夹板在料舟本体内放置时更加稳固。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凸台5的宽度为2-5mm。

在上述方案中,将第一凸台的宽度设置为2-5mm,使得夹板放置更加平稳。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料舟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料舟本体1底面的第二凸台6,所述盖体3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台6配合的凹槽7。

在上述方案中,料舟本体的底部与盖体上设置有第二凸台和凹槽,盖体的厚度一般为2-5mm,因而凸台的高度和凹槽的深度可以设置为0.5-1.5mm,可以实现料舟在码放时的自动定位,避免了料舟码放时的错位,提高了料舟码放时的稳固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盖体3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凸台8,所述第三凸台8的大小与所述料舟本体1的内壁尺寸相配合。

在上述方案中,在盖体的下表面设置第三凸台,第三凸台的高度可以为0.5-1.5mm,可使盖体在扣合在料舟本体上时,具有自动定位功能,即进一步提高了盖体与料舟本体的贴合度,也就提高了料舟码放时的稳固性。

实施例1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料舟,抽掉夹板,用于码放烧后尺寸为51mm×22mm×38mm的生坯,装炉量可以达到620kg;

实施例2

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料舟,料舟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用于码放扁平状的生坯,其烧后尺寸为104mm×62mm×20mm,码放方式为:夹板下面放6块,夹板上面放6块,装炉量可以达到610kg;

对比例1:

采用传统料舟,料舟长宽与实施例1的相同,料舟高度比实施例1的低4mm,码放的生坯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装炉量可以达到620kg;

对比例2:

采用传统料舟,料舟尺寸与对比例1相同,码放的生坯尺寸与实施例2相同,每个料舟可码放6块,装炉量最高为410kg。

针对实施例1,2和对比例1,2的表格如表1所示:

表1各种料舟码放生坯的对照表

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扁平状的生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料舟,烧结时间只增加了8.3%,装炉量增加了48.8%,单位生坯的烧结能耗降低了28.4%。对于常规的方块毛坯,采用本实用新型料舟,其装炉量和烧结时间均没有变化。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料舟码放扁平状生坯,烧结炉的装炉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单位生坯的烧结能耗降低;且本实用新型的料舟通用性强,可适用于常规方块生坯和扁平状生坯的码放。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