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密滚珠式导电滑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8243阅读:681来源:国知局
高精密滚珠式导电滑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精密滚珠式导电滑环,属于导电滑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电滑环属于电接触滑动连接应用范畴,它又称集电环、或称旋转关节、旋转电气接口、滑环、集流环、回流环、线圈、换向器、转接器,是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图像、数据信号及动力传递的精密输电装置。特别适合应用于无限制的连续旋转,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送功率或数据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用领域也越来越多的涉足使用此类产品,用于工业自动系统控制中。在国外先进发达国家,该类产品已逐渐由军用产品转化为民用产品,近几年已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工厂自动化、电力、金融、仪表、航空、军事、运输、建筑等机电设备上。

目前导电滑环中定子与旋转动子之间通常靠磁场力进行支撑,因此在外界载荷发生变化时极易造成旋转动子轴心偏移,可靠性低甚至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导电滑环中定子与旋转动子之间通常靠磁场力进行支撑,因此在外界载荷发生变化时极易造成旋转动子轴心偏移,可靠性低甚至引起安全事故的问题,设计了高精密滚珠式导电滑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高精密滚珠式导电滑环,其结构包括:定子外接部、定子、旋转动子、轴用挡圈、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孔用挡圈、轴环;定子为环形结构,定子端面外侧回转面一侧设有定子外接部,所述定子外接部与定子为一体式结构,定子外接部设有螺纹孔,定子另一端面设有法兰,定子内部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旋转动子配合,所述旋转动子一端安装有轴用挡圈,所述轴用挡圈与旋转动子之间借助螺纹配合,所述轴用挡圈端面与第一轴承内圈配合,所述第一轴承内圈另一端面与轴环一端面配合,所述轴环另一端面与第二轴承内圈一端面配合,第二轴承内圈另一端面与旋转动子末端轴环配合,所述旋转动子末端与孔用挡圈配合,所述孔用挡圈通过螺纹与定子内孔末端配合。

所述旋转动子为圆柱形管型结构,旋转动子外侧回转面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为过盈配合。

所述轴环为圆柱形管结构,轴环内孔面与旋转动子为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外圈与定子内孔面为过盈配合,所述旋转动子外侧回转面末端设有与第二轴承内圈端面配合的轴环。

所述定子与定子外接部为一体式结构,定子外接部上与定子内孔同轴面上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定子另一端面设有的法兰与定子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外侧面与外圈内侧面均为圆柱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改进了传统旋转动子与定子之间单纯依靠磁场力支撑的结构设计,改用滚珠轴承实现了滚珠式支撑设计,大大提高了旋转动子承受支撑载荷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旋转精度,避免了旋转动子在工作时的轴向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定子外接部、2定子、3旋转动子、4轴用挡圈、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孔用挡圈、8轴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高精密滚珠式导电滑环,其结构包括:定子外接部1、定子2、旋转动子3、轴用挡圈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孔用挡圈7、轴环8;定子2为环形结构,定子2端面外侧回转面一侧设有定子外接部1,所述定子外接部1与定子2为一体式结构,定子外接部1设有螺纹孔,定子2另一端面设有法兰,定子2内部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旋转动子3配合,所述旋转动子3一端安装有轴用挡圈4,所述轴用挡圈4与旋转动子3之间借助螺纹配合,所述轴用挡圈4端面与第一轴承5内圈配合,所述第一轴承5内圈另一端面与轴环8一端面配合,所述轴环8另一端面与第二轴承6内圈一端面配合,第二轴承6内圈另一端面与旋转动子3末端轴环8配合,所述旋转动子3末端与孔用挡圈7配合,所述孔用挡圈7通过螺纹与定子2内孔末端配合;所述旋转动子3为圆柱形管型结构,旋转动子3外侧回转面与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的内圈为过盈配合;所述轴环8为圆柱形管结构,轴环8内孔面与旋转动子3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外圈与定子2内孔面为过盈配合,所述旋转动子3外侧回转面末端设有与第二轴承6内圈端面配合的轴环8;所述定子2与定子外接部1为一体式结构,定子外接部1上与定子2内孔同轴面上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定子2另一端面设有的法兰与定子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6的内圈外侧面与外圈内侧面均为圆柱面。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高精密滚珠式导电滑环,使用时,定子2借助定子外接部1实现整体结构固定装配后,在定子2及旋转动子3上分别外加入通电线圈及装入电刷并通电,此时旋转动子3即可借助电场力实现旋转,并由于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的内圈外侧面与外圈内侧面均为圆柱面可以实现滚珠沿轴向的滑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改进了传统旋转动子3与定子2之间单纯依靠磁场力支撑的结构设计,改用滚珠轴承实现了滚珠式支撑设计,大大提高了旋转动子3承受支撑载荷的能力,同时提高了旋转精度,避免了旋转动子3在工作时的轴向跳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