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延时重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352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延时重启电路。



背景技术:

延时电路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精确的延时电路能够改善集成电路的性能。特别是在存储器应用中,对存储单元进行读写等操作时,都需要延时电路实现时序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延时重启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延时重启电路,包括继电器(K1B)、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以及N沟道MOS管(Q3);

所述继电器(K1B)的触点接入控制电源,且其控制线圈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与控制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并通过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控制电源电连接,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接地;一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之间,负极通过电解电容(C1)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还通过第五电阻(R5)电连接于控制电源;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源极接地,漏极通过第六电阻(R6)电连接于所述电解电容(C1)与所述第五电阻(R5)之间,栅极与高电平控制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

优选的,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七(R7)接地。

优选的,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四二极管(D4)与所述高电平控制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所述高电平控制端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之间,负极与控制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跳帽接头,所述跳帽接头的一脚与控制电源电连接,另一脚电连接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控延时重启电路结构简单,能够保证延时电路产生高精度延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延时重启电路,包括继电器K1B、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以及N沟道MOS管Q3;所述继电器K1B采用HF152F-012-1HS,其触点接入控制电源,且其控制线圈一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与控制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并通过第二电阻R2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控制电源电连接,基极通过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接地,其中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2都采用MMBTA42;一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之间,负极通过电解电容C1接地,所述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还通过第五电阻R5电连接于控制电源;所述N沟道MOS管Q3采用SI2300,其源极接地,漏极通过第六电阻R6电连接于所述电解电容C1与所述第五电阻R5之间,栅极与高电平控制端电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例方案,以控制电源的输出接连接器CN2的1脚作为高电平控制端,输出高电平使N沟道MOS管Q3导通,导通后控制电源通过第六电阻R6为电解电容C1充电,再使第二NPN三极管Q2、第一NPN三极管Q1产生电流,从而达到延时控制继电器重启电路的目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还为高电平控制信号整形,包括:

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七R7接地;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四二极管D4与所述高电平控制端电连接;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所述N沟道MOS管Q3的栅极通过第八电阻R8与所述高电平控制端电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之间,负极与控制电源电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跳帽接头,所述跳帽接头的一脚与控制电源电连接,另一脚电连接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之间,当跳帽接头导通时,整个延时启动电路不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