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极耳电芯壳体盖板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035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全极耳电芯壳体盖板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极耳电芯壳体盖板的结构,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等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同时电动汽车对为其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硬壳锂电池,多数为多极耳,极片采取的是全涂覆的方式,极片裁剪后再焊接导电片作为极耳,不仅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而且由于极耳面积有限,电池内阻较大,电池高倍率充电/ 放电特性差,比功率不高,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极耳电芯壳体盖板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全极耳电芯壳体盖板的结构,包括铝板与极柱,铝板中间设有条形组装孔,极柱为条状,中间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孔壁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与铝板形成一个环状台阶,该台阶处与铝板的条形组装孔通过绝缘部件固定,铝板在位于极柱下方的部分的上表面开始开口向上的环状密封槽,环状密封槽内放置O型密封圈。

延伸部向外侧翻转,使环状台阶处形成我开口向外的槽,铝板置于该槽内,铝板与极柱之间通过绝缘部件固定。

绝缘部件为厌氧密封胶,粘接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铝板内设有一个条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盖板,盖体可以作为整体极耳使用,将原来两个极耳之间的部分利用起来,扩大了极耳面积,提高了电池高倍率充电/ 放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其中,a图为俯视图,b图为横向截面图,c图为纵向截面图)。

图2为铝板的示意图(其中,a图为俯视图,b图为横向截面图,c图为纵向截面图)。

图3为极柱的示意图(其中,b图为俯视图,a图为横向截面图,c图为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3所示,一种全极耳电芯壳体盖板的结构,包括铝板1与极柱3,铝板1中间设有条形组装孔12,极柱3为条状,中间设有条形孔32,条形孔32的孔壁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31,延伸部31与铝板1形成一个环状台阶,该台阶处与铝板1的条形组装孔12通过绝缘部件固定(参见图1A处)。铝板1在位于极柱3下方的部分的上表面开始开口向上的环状密封槽11,环状密封槽11内放置O型密封圈2。该密封圈在震动时能减小铝板1与极柱3的概率。

为了加强铝板1与极柱3的固定,延伸部31向外侧翻转,使环状台阶处形成我开口向外的槽,铝板1置于该槽内,铝板1与极柱3之间通过绝缘部件固定。

绝缘部件为厌氧密封胶,粘接固定。

其装配时,将铝板1放置在环状台阶处,在对极柱3的延伸部31冲压铆接即可完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