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188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开关,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增压泵的压力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增压泵(如图1所示)都配置压力开关,压力开关用于检测水泵出口腔的压力并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停,实现自动增压的控制作用。

压力开关控制水泵启停的原理:压力开关根据水泵出口的压力值和压力开关设定值进行大小判定,当水泵出口的压力值大于压力开关设定值,压力开关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当水泵出口的压力值小于压力开关设定值,压力开关不产生动作,水泵继续工作。如图2所示,压力开关控制水泵的启停原理反映到结构上体现在:水泵出口压力(P1+P2,P1为水泵进口接自来水管网的压力,P2为水泵运行产生的压力)足够大时,水向内推动出口隔膜61,出口隔膜推动第一控制杆向内移动,弹簧被压缩,固定在第一控制杆上的微动开关触碰件5碰触微动开关2,使微动开关动作,控制水泵,使水泵停止工作;反之,水泵出口压力足小时,弹簧63复位,推动第一控制杆62复位,第一控制杆带动微动开关触碰件复位,微动开关触碰件不能触发微动开关,水泵继续工作。

自来水管网压力(P1)并不恒定,会出现波动,如同一管网不同时段压力不同,同一管网不同楼层压力不同,举例说明管网可能出现波动的情景: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晚上5-7点用水高峰管网压力P1为0.1Mpa,凌晨时管网压力P1为0.2Mpa;

例如,在1楼的管网水压可能P1为0.25Mpa,在5楼的管网压力P1为0.1Mpa

由于不同工况下水泵进口压力(P1)并不恒定,水泵正常运转,导致水泵出口压力并不恒定,那么出厂设定的压力开关值不能满足所有工况,这样造成水泵安装使用中,需调整压力开关的动作压力值(如图2所示,旋转螺纹结构9,改变弹簧形变量,形成不同压力值),不仅需要调整繁琐而且还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当管网压力(P1)波动大时,甚至会出现水泵频繁启停、不停机、不启动等现象,影响增压效果,也影响增压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压力开关,使用时,同时连接到泵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和传递进口压力组件分别传递出口压力和进口压力,由于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和传递进口压力组件抵触配合,能够抵消进口压力,使得压力开关仅检测泵体工作产生的压力,不受进口压力的影响,避免进口管网压力对压力开关的影响,应用于增压泵给自来水增压时,无需调试,方便了用户的安装使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压力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具有中空通道;

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水泵出口接头:设置于基座上并与中空通道的一端配合;

水泵进口接头:设置于基座上并与中空通道的另一端配合;

传递出口压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内并延伸至所述基座内;

传递进口压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水泵进口接头内并延伸至所述基座内;

微动开关触碰件:设置在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上,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带动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移动,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动作;

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和传递进口压力组件相抵触设置,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传递的水泵出口压力能抵消所述传递进口压力组件传递的水泵进口压力,使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根据泵体工作情况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一端检测水泵出口压力(P1+P2),另一端检测水泵进口压力(P1),进出口压力差相互抵消(P1+P2-P1=P2),从而消除了进口管网压力对压力开关的影响。压力开关检测的压力都为水泵运行产生的压力,没有受到进口压力波动的干扰,所以此种结构应用于增压泵给自来水增压时,无需调试,方便了用户的安装使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包括:

出口隔膜:设置在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内,并隔断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内的通道;出口隔膜传递压力,用于推动第一控制杆横向移动。

第一控制杆:其外端抵压在所述出口隔膜上,内端插入所述基座通道内,并与所述传递进口压力组件形成抵触配合;第一控制在出口隔膜的推动下,带动微动开关触碰件横向移动。

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杆上,所述微动开关在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外部具有碰触部,所述碰触部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动作;微动开关触碰件横向移动去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当微动开关触碰件碰触到微动开关的触点,微动开关控制增压泵停止工作。

弹簧:套至于所述第一控制杆上,其外端抵触在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上,内端抵触在所述基座通道的内壁上。当第一控制杆受到出口隔膜的推力减少甚至消失时,弹簧用于对第一控制杆进行复位。

所述传递进口压力组件包括:

进口隔膜:设置在所述水泵进口接头内,并隔断所述水泵进口接头内的通道;进口隔膜受到进水口的压力的推动,进而推动第二控制杆横向移动。

第二控制杆:外端抵压在所述进口隔膜上,内端插入所述基座通道内,并与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内端部形成抵触配合。第二控制杆横向移动,抵消了第一控制杆相对于进口压力的横向移动部分,使第一控制杆的移动距离仅受增压泵工作时产生的压力的影响。

所述基座的中空通道内设置一调节块,所述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的内端均限制在所述调节块的内腔中,所述弹簧的内端抵触在所述调节块对应的端部。调节块用于调节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位于恰当位置,使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能够充分抵消进口压力产生的影响,使第二控制杆横向移动的距离仅受泵增压产生的影响,使压力开关能够恰当工作。

所述调节块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基座中空通道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基座螺接。通过内外螺纹的螺接,能够方便快速调节调节块到达恰当位置。

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和水泵进口接头的外端均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分别设置在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和水泵进口接头内的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内螺纹的设置方便与快速接头连接,方便安装、维修、拆卸。

由于微动开关触碰件是通过第一控制杆形成位移,而第一控制杆是由出口压力形成横向位移,因此,所述微动开关的触点朝向所述水泵出口接头方向设置。

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控制杆上、并夹设于所述水泵出口接头与基座之间。微动开关触碰件的设置,即方便触碰微动开关,又方便弹簧的外端抵触在微动开关触碰件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同时连接到泵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和传递进口压力组件分别传递出口压力和进口压力,由于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和传递进口压力组件抵触配合,能够抵消进口压力,使得压力开关仅检测泵体工作产生的压力,不受进口压力的影响,避免进口管网压力对压力开关的影响,应用于增压泵给自来水增压时,无需调试,方便了用户的安装使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现有技术应用于增压泵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压力开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压力开关,包括:

基座1:具有中空通道;

微动开关2: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水泵出口接头3:设置于基座上并与中空通道的一端配合;

水泵进口接头4:设置于基座上并与中空通道的另一端配合;

传递出口压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内并延伸至所述基座内;

传递进口压力组件:设置于所述水泵进口接头内并延伸至所述基座内;

微动开关触碰件5:设置在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上,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带动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移动,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动作;

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和传递进口压力组件相抵触设置,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传递的水泵出口压力能抵消所述传递进口压力组件传递的水泵进口压力,使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根据泵体工作情况触发所述微动开关。

一端(传递出口压力组件)检测水泵出口压力(P1+P2),另一端(传递进口压力组件)检测水泵进口压力(P1),进出口压力差相互抵消(P1+P2-P1=P2),从而消除了进口管网压力对压力开关的影响。压力开关检测的压力都为水泵运行产生的压力,没有受到进口压力波动的干扰,所以此种结构应用于增压泵给自来水增压时,无需调试,方便了用户的安装使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先对上方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所述传递出口压力组件包括:

出口隔膜61:设置在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内,并隔断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内的通道;出口隔膜传递压力,用于推动第一控制杆横向移动。为了方便安装,水泵出口接头3具有两部分,拼接而成,出口隔膜61夹设在水泵出口接头3的两部分之间。

第一控制杆62:其外端抵压在所述出口隔膜上,内端插入所述基座通道内,并与所述传递进口压力组件形成抵触配合;第一控制在出口隔膜的推动下,带动微动开关触碰件横向移动。通常来说,第一控制杆62呈横置的T形,T形的肩部又呈π字形,其抵在出口隔膜61上,T形的脚部插入基座的中空通道内。

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5固定在所述第一控制杆62上,所述微动开关2在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外部具有碰触部,所述碰触部用于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动作;微动开关触碰件横向移动去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当微动开关触碰件碰触到微动开关的触点,微动开关控制增压泵停止工作。

弹簧63:套至于所述第一控制杆62上,其外端抵触在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5上,内端抵触在所述基座通道的内壁上。当第一控制杆62受到出口隔膜61的推力减少甚至消失时,弹簧63用于对第一控制杆62进行复位。

所述传递进口压力组件包括:

进口隔膜71:设置在所述水泵进口接头内,并隔断所述水泵进口接头内的通道;进口隔膜受到进水口的压力的推动,进而推动第二控制杆横向移动。进口隔膜71夹设在水泵进口接头4和基座1之间。

第二控制杆72:外端抵压在所述进口隔膜上,内端插入所述基座通道内,并与所述第一控制杆的内端部形成抵触配合。第二控制杆横向移动,抵消了第一控制杆相对于进口压力的横向移动部分,使第一控制杆的移动距离仅受增压泵工作时产生的压力的影响。第二控制杆72也成T字形,T形的肩部抵在进口隔膜71上,T形的脚部插入基座的中空通道内。

所述基座的中空通道内设置一调节块8,所述第一控制杆62和第二控制杆72的内端均限制在所述调节块8的内腔中,所述弹簧63的内端抵触在所述调节块8对应的端部。调节块8用于调节第一控制杆62和第二控制杆72位于恰当位置,使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能够充分抵消进口压力产生的影响,使第二控制杆横向移动的距离仅受泵增压产生的影响,使压力开关能够恰当工作。

所述调节块8外壁具有外螺纹,所述基座中空通道的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调节块与所述基座螺接。通过内外螺纹的螺接,能够方便快速调节调节块到达恰当位置。

所述水泵出口接头3和水泵进口接头4的外端均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分别设置在所述水泵出口接头和水泵进口接头内的通道的内壁上。所述内螺纹的设置方便与快速接头连接,方便安装、维修、拆卸。

由于微动开关触碰件5是通过第一控制杆62形成位移,而第一控制杆62是由出口压力形成横向位移,因此,所述微动开关5的触点朝向所述水泵出口接头方向设置。

进一步来说,所述微动开关触碰件5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控制杆62上、并夹设于所述水泵出口接头3与基座1之间。微动开关触碰件5的设置,即方便触碰微动开关,又方便弹簧63的外端抵触在微动开关触碰件5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