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接口的保护套及电路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1586阅读:1030来源:国知局
USB接口的保护套及电路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SB接口的保护套及电路板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都集成有各种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在接入外置的USB设备时,外置的USB设备往往会因意外的碰撞或震动导致USB接口固定不牢靠,易松动,严重时还会损坏USB接口,造成数据传输的中断及因USB接口维修而导致设备暂时停用的情况时有发生,给使用带来不便。如教室里面的教学设备里集成有USB接口,在插入U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把U盘取下而关闭黑板时,黑板将碰撞U盘,进而冲击USB接口,使得USB接口容易被撞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USB接口的保护套及电路板组件,其能有效地加强USB接口的防护,防止USB接口被撞坏松脱,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SB接口的保护套,包括套体和设于所述套体上的装配部,所述套体内设有与USB接口的外周形状相匹配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供所述USB接口插入的第一开口、另一端设有供外置USB设备插入所述USB接口的第二开口,所述装配部用于与安装所述USB接口的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USB接口的保护套,其套设于USB接口外,并固定于PCBA板上。当外置USB受到撞击时,由于USB接口被保护套保护在内,可以减少USB接口的受力,此时,撞击所产生的冲击力通过装配部而分散至PCBA板上,可以防止USB接口受力而固定不牢靠,避免出现USB接口松动或损坏现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沿着所述USB接口被碰撞时的受力方向设置,加强保护套的固定效果,防止出现装配部受力折弯或松脱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体设有依次折角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均平行于所述USB接口被碰撞时的受力方向,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均设有所述装配部。所述保护套主要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组成,形成与现有的通用USB接口相匹配的方形结构,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沿着保护套的受力方向设置,且其均设有所述装配部,使得所述保护套固定时受力合理,具有较好的固定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处,且所述装配部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装配部沿着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间隔设置,保证保护套固定时受力均匀,同时也方便与PCBA板的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包括用于与所述PCBA板焊接的焊脚,通过焊脚焊接于PCBA板上,使得保护套固定牢靠。同时可在PCBA板上焊接USB接口时顺便将保护套焊接固定,从而简化制作工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体上开设有用于避空所述USB接口中的弹片的避让口,用于为弹片在插入外置USB时跳动而提供避让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套体上、用于遮盖所述避让口的避让盖,所述避让盖与所述套体之间配合形成所述弹片的移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所述套体以及所述避让盖为一体连接结构,使得保护套的制作过程简单,减少制作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体和所述装配部的材质均为不锈钢,用以保证保护套的强度,进而保证USB接口的使用安全性。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PCBA板、设于所述PCBA板上的USB接口以及上述的保护套,所述套体套设于所述USB接口上,所述装配部与所述PCBA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可以有效地加强USB接口的防护,防止USB接口被撞坏松脱,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套与USB接口之间的第一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套与USB接口之间的第二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PCBA板,200、USB接口,210、弹片,300、保护套,310、套体,311、第一侧面,312、第二侧面,313、第三侧面,314、第四侧面,315、第一开口,316、第二开口,317、避让口,320、装配部,330、避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否则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及“第二”等描述仅仅用于区分说明书中的各个组件、元素、步骤等,而不是用于表示各个组件、元素、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顺序关系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组件,包括PCBA板100和设于所述PCBA板100上的USB接口200以及保护套300,所述USB接口200为立式USB接口200。其中,在图1所示的两个USB接口200中,一个USB接口200外没有安装所述保护套300,另一个USB接口200外安装有所述保护套300。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保护套300包括套体310和设于所述套体310上的装配部320。所述套体310内设有与USB接口200的外周形状相匹配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供所述USB接口200插入的第一开口315、另一端设有供外置USB设备插入所述USB接口200的第二开口316。所述装配部320用于与安装所述USB接口200的PCBA板10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USB接口200的保护套300,其套设于USB接口200外,并固定于PCBA板100上。当外置USB受到撞击时,由于USB接口200被保护套300保护在内,可以减少USB接口200的受力,此时,撞击所产生的冲击力通过装配部320而分散至PCBA板100上,可以防止USB接口200受力而固定不牢靠,避免出现USB接口200松动或损坏现象,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320设于所述第一开口315的边缘处,且所述装配部32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装配部320沿着所述第一开口315的边缘间隔设置,保证保护套300固定时受力均匀,同时设于第一开口315的边缘处的装配部320也方便与PCBA板100固定连接。

所述装配部320包括用于与所述PCBA板100焊接的焊脚,通过焊脚焊接于PCBA板100上,使得保护套300固定牢靠。同时可在PCBA板100上焊接USB接口200时顺便将保护套300焊接固定,从而简化制作工艺。

其中,所述焊脚沿着所述USB接口200被碰撞时的受力方向(如碰撞时的受力方向是第二侧面312到第四侧面314的方向或第四侧面314到第二侧面312的方向)设置,如此可加强保护套300的固定效果,防止出现装配部320受力折弯或松脱现象。

具体地,所述套体310设有依次折角连接的第一侧面311、第二侧面312、第三侧面313以及第四侧面314,所述第一侧面311、所述第二侧面312、所述第三侧面313以及所述第四侧面314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侧面311和所述第三侧面31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面312与所述第四侧面314相对设置,形成与现有的通用USB接口200相匹配的方形结构,具有普适性。所述第一侧面311与所述第三侧面313均平行于所述USB接口200被碰撞时的受力方向,所述第一侧面311和所述第三侧面313均设有所述装配部320,使得所述保护套300固定时受力合理,具有较好的固定强度。请结合图3,所述第一侧面311和所述第三侧面313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装配部320。

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套体310上开设有用于避空所述USB接口200中的弹片210的避让口317,用于为弹片210在插入外置USB时跳动而提供避让空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设于所述套体310上、用于遮盖所述避让口317的避让盖330,所述避让盖330与所述套体310之间配合形成所述弹片210的移动空间。通过设置避让盖330来进一步保证弹片210跳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部320、所述套体310以及所述避让盖330为一体连接结构,使得保护套300的制作过程简单,减少制作成本。此外,所述保护套300的材质为不锈钢,用以保证保护套300的强度,进而保证USB接口200的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