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用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7513阅读:2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芯用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方法或装置,例如电池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性能高、空间利用度高、结构更为合理的软包电芯用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家的支持和市场的利好下,动力锂电池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其应用已经扩展到了电动大巴、电动小汽车、微公交和储能等领域。随着动力锂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日益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动力电池系统的散热问题。

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一般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直接成组,以扎带捆扎,再使用适当电连接将多个软包电池串并联设置,这种方式虽然操作简单,然而散热性能较差,安全系数低,相邻两个软包电池间以导热材料隔开的设计虽然考虑了散热,但也导致了空间利用率低、结构复杂、成本提高、装配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一般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直接成组,以扎带捆扎,再使用适当电连接将多个软包电池串并联设置,而导致的虽然操作简单,然而散热性能较差,安全系数低,相邻两个软包电池间以导热材料隔开的设计虽然考虑了散热,但也导致了空间利用率低、结构复杂、成本提高、装配工艺复杂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软包电芯用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包电芯用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内设有若干软包电芯,所述模组外壳顶部配合设有上盖,所述模组外壳内设有塑料支架,所述塑料支架包括朝向模组外壳内侧底部设置的阵列式卡槽,所述若干软包电芯分别配合设于卡槽内;所述塑料支架的上表面设有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软包电芯连接;所述模组外壳的外缘与所述塑料支架的外缘扣接,所述上盖的外缘与所述塑料支架的外缘扣接。

优选地,所述塑料支架侧部朝外设有若干第一倒勾件,所述模组外壳上设有若干开孔,所述第一倒勾件与开孔一一对应扣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塑料支架的顶部外缘朝内设有若干第二倒勾件,所述上盖的外侧设有若干槽体,所述任一槽体底部设有挂板,所述第二倒勾件与挂板一一对应扣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盖的四角设有直角槽,所述塑料支架的顶部四角处设有定位柱,所述直角槽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软包电芯和模组外壳内侧底面间设有导热防震层。

优选地,所述塑料支架顶部设有若干灌胶口。

优选地,所述相邻的软包电芯间设有灌封胶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软包电芯用电池模组,通过在模组外壳和上盖间的空间内设置塑料支架,塑料支架包括朝向模组外壳内侧底部设置的阵列式卡槽,在卡槽内设置软包电芯,在塑料支架的上表面设置与软包电芯连接的电连接件,模组外壳的外缘与塑料支架的外缘扣接,上盖的外缘与塑料支架的外缘扣接。本实用新型以塑料支架的卡槽将软包电池的安装固定成组,使得装配更为便利,提高电池模组整体的防震能力,装配零件少,成本低,优化软包电池散热能力,优化电连接方式,改进软包电池间正负极连接方式,整体的排列合理紧凑,比能量高,通用性好,可制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件与塑料支架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包电芯和塑料支架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支架和上盖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支架和模组外壳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包电芯用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1,所述模组外壳1内设有若干软包电芯2,所述模组外壳1顶部配合设有上盖3,所述模组外壳1内设有塑料支架4,所述塑料支架4包括朝向模组外壳1内侧底部设置的阵列式卡槽5,所述若干软包电芯2分别配合设于卡槽5内;所述塑料支架4的上表面设有电连接件6,所述电连接件6与软包电芯2连接;所述模组外壳1的外缘与所述塑料支架4的外缘扣接,所述上盖3的外缘与所述塑料支架4的外缘扣接。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模组的整体外形由模组外壳1和配合设置的上盖3限定,一般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的在整个电池内设置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整体外形为立方体或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中,在模组外壳1和上盖2组成的空间内设置塑料支架4,塑料支架4包括朝向模组外壳1内侧底部设置的阵列式卡槽5,在卡槽5内设置软包电芯2,使得软包电芯2可以被固定设置在某一个卡槽5内,保证了安装质量以及安装稳定度,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同时降低了使用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在塑料支架4的上表面设置与软包电芯2连接的电连接件6,优化了电连接方式,改进软包电池间正负极连接。一般情况下,电连接件6采用金属片,如铜铝复合材料,使得电阻焊更容易,优化焊接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模组外壳1的外缘与塑料支架4的外缘扣接,上盖3的外缘与塑料支架4的外缘扣接,易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以塑料支架4的卡槽5将软包电池的安装固定成组,使得装配更为便利,提高电池模组整体的防震能力,装配零件少,成本低,优化软包电池散热能力,优化电连接方式,改进软包电池间正负极连接方式,整体的排列合理紧凑,比能量高,通用性好,可制造性强。

所述塑料支架4侧部朝外设有若干第一倒勾件7,所述模组外壳1上设有若干开孔8,所述第一倒勾件7与开孔8一一对应扣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支架4侧部朝外设有若干第一倒勾件7,同时模组外壳1上设有与第一倒勾件7一一对应的若干开孔8,在实际的作业中,将设置好软包电芯2的塑料支架4倒扣入模组外壳1,第一倒勾件7和开孔8对应扣合,即完成了塑料支架4相对于模组外壳1的装配。

所述塑料支架4的顶部外缘朝内设有若干第二倒勾件9,所述上盖3的外侧设有若干槽体10,所述任一槽体10底部设有挂板11,所述第二倒勾件9与挂板11一一对应扣接设置。

所述上盖3的四角设有直角槽12,所述塑料支架4的顶部四角处设有定位柱13,所述直角槽12与所述定位柱13一一对应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支架4顶部外缘朝内设有若干第二倒勾件9,同时上盖3的外侧设有若干槽体10且槽体10朝向塑料支架4的一端设置挂板11,挂板11与第二倒勾件9对应扣接,在实际的作业中,装配完毕上盖3下的部分后,上盖3扣在塑料支架4上,第二倒勾件9与挂板11对应扣合,即完成了塑料支架4相对于上盖3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装配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在上盖3的四角设置直角槽12,在塑料支架4的顶部四角处设置对应直角槽12的定位柱13,通过直角槽12和定位柱13间的导向作用,更便于装配。

所述软包电芯2和模组外壳1内侧底面间设有导热防震层。

本实用新型中,在软包电芯2和模组外壳1内侧底面间设置导热防震层,如导热硅胶垫,用于防震导热,防止软包电芯2与外界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中,一般情况下,导热防震层采用导热硅胶垫,其柔软,绝缘,防震性能好,具有一定弹性,导热系数可达3.0w/m.k,同时,由于导热硅胶垫的材质表面自带粘性,故可以直接贴在物体表面,不用另设双面胶层,装配更为便利。

所述塑料支架4顶部设有若干灌胶口14。

所述相邻的软包电芯2间设有灌封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支架4顶部设置若干灌胶口14,用于向完成安装的塑料支架4和模组外壳1内的空隙注入胶层。

本实用新型中,相邻的软包电芯2间设有灌封胶层,一般情况下,灌封胶层为导热弹性材料,导热率高、具有一定韧性,如导热硅胶,其能有效对电芯进行限位、缓冲,还能起到导热降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包电池一般采用直接堆叠的方式直接成组,以扎带捆扎,再使用适当电连接将多个软包电池串并联设置,而导致的虽然操作简单,然而散热性能较差,安全系数低,相邻两个软包电池间以导热材料隔开的设计虽然考虑了散热,但也导致了空间利用率低、结构复杂、成本提高、装配工艺复杂的问题,通过在模组外壳1和上盖3间的空间内设置塑料支架4,塑料支架4包括朝向模组外壳1内侧底部设置的阵列式卡槽5,在卡槽5内设置软包电芯2,在塑料支架4的上表面设置与软包电芯2连接的电连接件6,模组外壳1的外缘与塑料支架4的外缘扣接,上盖3的外缘与塑料支架4的外缘扣接。本实用新型以塑料支架4的卡槽5将软包电池的安装固定成组,使得装配更为便利,提高电池模组整体的防震能力,装配零件少,成本低,优化软包电池散热能力,优化电连接方式,改进软包电池间正负极连接方式,整体的排列合理紧凑,比能量高,通用性好,可制造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