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16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两极230V,四极400V,额定电流至63A线路中,当人身触电或电网泄漏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切断故障电源,保护人身及用电设备的安全,亦可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起动之用,产品适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

目前市场对双汇流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规格需求越来越大,且比例逐年上升。当双汇流排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产品作远距离场合使用时,在用户需知晓断路器通断情况或需安装端子罩作防电击保护时,双汇流断路器的使用往往将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在进行短路试验时,往往存在断路器触头熔焊和触头烧熔现象,导致断路器失效,此外,由于现有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未设有隔弧片或者隔弧片安装困难,也限制了断路器的额定短路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拼接附件、安全可靠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盖壳1、底座2、操作机构9和接线端子 10,所述的盖壳1与底座2相配合构成断路器的壳体,在断路器的壳体一侧安装有断路器的附件4,所述附件4内部的动作机构通过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的侧壁上的拼装孔13与操作机构9相连接,断路器的端部设有与接线端子10相对设置的多个接线孔21,顶部设有与接线端子10相对设置的多个螺钉孔16,并且每一个螺钉孔16的边缘均设有螺钉孔槽17,在断路器的端部安装有用于防电击保护的端子罩5,在端子罩5顶部上设有多个与螺钉孔16一一对应的螺钉孔挡板55,所述的螺钉孔挡板55与螺钉孔槽17相配合安装且螺钉孔挡板 55遮住螺钉孔16,在端子罩5内设有分隔端子罩5的隔板54,隔板54上设有限位凸台56,在断路器壳体的接线孔21之间设有与限位凸台56配合的安装槽 22,所述的端子罩5通过螺钉孔挡板55和限位凸台56安装在断路器上,并将螺钉孔16和接线孔21罩住。

优选的,所述的端子罩5为立方体结构,端子罩5包括前端面51、两个侧端面52、顶端面53和隔板54,所述的前端面51、两个侧端面52和顶端面53 相互连接形成立方体结构,所述的隔板54设置在两个侧端面52之间并与前端面51和顶端面53相连接从而形成了与接线孔21相对设置的接线空间511,所述侧端面52的长度大于顶端面53的长度从而在远离前端面51的一侧形成了两个限位板521,在盖壳1和底座2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槽25,所述的第一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槽25相连通并与限位板521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凸台56设置在隔板54中部的侧壁上并位于相邻设置的螺钉孔挡板55之间,限位凸台56包括第一限位筋561和第二限位筋562,所述第一限位筋561与第二限位筋562的中部相连接从而形成了“T”型结构,所述的安装槽22包括设置在安装槽22端部的开口槽221和位于开口槽221下方的限位挡板222,限位凸台56的第二限位筋562通过开口槽221和第一限位筋561进入安装槽22内并与限位挡板222干涉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螺钉孔挡板55设置在顶端面53远离前端面51一侧的边缘,钉孔挡板55包括圆形挡板551和连接臂552,所述连接臂552的两端分别与顶端面53和圆形挡板551相连接,所述的螺钉孔槽17包括环形槽171过渡槽172,所述的环形槽171沿螺钉孔16的边缘设置并与圆形挡板551相配合,所述过渡槽172的一端与环形槽171相连通,另一端沿盖壳1的表面设置并形成开口,并且过渡槽172与连接臂552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附件4呈“凸”字型并与断路器的盖壳1和底座2安装配合后的边缘平齐,附件4包括辅助手柄41、连杆42、两个搭扣凸台43和邻接面44,所述的邻接面44与盖壳1的拼装孔13所在一侧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辅助手柄41的一端枢接在附件4内并与设置在附件4内的动作机构相连接,另一端突出附件4的表面设置并设有凸筋411,所述的凸筋411向邻接面44所在的一侧延伸并与手柄3上的型腔31相配合,所述连杆42的一端与附件4的动作机构相连接,另一端突出设置在邻接面44上并通过盖壳1的拼装孔13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9相连接,两个搭扣凸台43分别位于邻接面44前后两端的端部并突出邻接面44设置,在盖壳1的拼装孔13所在一侧的侧壁与盖壳1的两端之间的拐角处设有两个搭扣槽18,所述的搭扣凸台43与搭扣槽18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搭扣凸台43与搭扣槽18为卡扣配合,在搭扣凸台43的端部设有沿邻接面44的表面设置的呈倒三角形状的倒角。

优选的,还包括静触头7和动触头8,所述静触头7的一端与安装在断路器的底座2一侧的接线端子10相连接,另一端位于底座2的接触腔26内,所述动触头8的一端与操作机构9相连接,另一端位于接触腔26内并与静触头7 相对设置,所述的操作机构9能够带动动触头8运动使动触头8与静触头7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在接触腔26内还直接设有多个隔弧片6,多个隔弧片6间隔设置在接触腔26内并包围在静触头7和动触头8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隔弧片6为U型结构,包括基板61和两侧的支臂62,所述的基板61设置在接触腔26的底部,所述的支臂62分别设置在基板61的两侧并同向延伸从而形成了U型的缺口64,所述的动触头8在多个缺口64形成的空间摆动。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支臂62远离基板61的一端的端部的凸起63,并且凸起63分别向远离缺口64的方向突出设置,在接触腔26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多对T型凸台28,每对T型凸台28依次间隔设置,并且在每对T型凸台28之间设有隔弧片安装槽27,基板61安装在隔弧片安装槽27内,支臂62通过凸起 63与T型凸台28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外部拼接附件和端子罩,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断路器辅助配件的选择,即需要远距离知晓断路器的通断情况时可以安装附件,如辅助触头、脱扣器,需要进行安全保护时可以选择安装端子罩,从而扩大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端子罩上设有螺钉孔挡板,内部设有隔板,通过螺钉孔挡板和隔板上的限位凸台与壳体相连接从而限位设置在壳体的端部,螺钉孔挡板同时起到连接和遮挡螺钉孔的作用,限位凸台固定在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结实可靠,避免了通过壳体侧壁固定导致壳体过厚的问题,不仅结构简单易拆卸,而且连接稳定安装可靠,保证了断路器的安全防护能力。此外,通过在动静触头的周围直接设置多个隔弧片,保证了断路器具有卓越的灭弧能力,并且多个隔弧片将静触头和动触头包围,从而加强了断路器的灭弧能力,避免了由于灭弧不及时而导致的触头熔焊和触头烧熔现象,同时也提升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额定限制短路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与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与端子罩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罩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罩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隔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接触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13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盖壳1、底座2、操作机构9和接线端子10,所述的盖壳1与底座2相配合构成断路器的壳体,在断路器的壳体一侧安装有断路器的附件4,所述附件4内部的动作机构通过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的侧壁上的拼装孔13与操作机构9相连接,断路器的端部设有与接线端子10相对设置的多个接线孔21,顶部设有与接线端子10相对设置的多个螺钉孔16,并且每一个螺钉孔16的边缘均设有螺钉孔槽17,在断路器的端部安装有用于防电击保护的端子罩5,在端子罩5顶部上设有多个与螺钉孔16一一对应的螺钉孔挡板55,所述的螺钉孔挡板55与螺钉孔槽17相配合安装且螺钉孔挡板55遮住螺钉孔16,在端子罩5内设有分隔端子罩5的隔板54,隔板54上设有限位凸台56,在断路器壳体的接线孔21之间设有与限位凸台56配合的安装槽22,所述的端子罩5通过螺钉孔挡板55和限位凸台 56安装在断路器上,并将螺钉孔16和接线孔21罩住。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外部拼接附件4和端子罩5,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断路器辅助配件的选择,即需要远距离知晓断路器的通断情况时可以安装附件4,如辅助触头、脱扣器,需要进行安全保护时可以选择安装端子罩5,从而扩大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端子罩5上设有螺钉孔挡板55,内部设有隔板 54,通过螺钉孔挡板55和隔板54上的限位凸台56与壳体相连接从而限位设置在壳体的端部,螺钉孔挡板55同时起到连接和遮挡螺钉孔的作用,限位凸台56固定在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结实可靠,避免了通过壳体侧壁固定导致壳体过厚的问题,不仅结构简单易拆卸,而且连接稳定安装可靠,保证了断路器的安全防护能力。

如图1和4所示,所述的操作机构9位于盖壳1的中部,多个接线端子10 呈两极或四极的设置在底座2的两端,所述的拼装孔13设置在盖壳1的侧壁上,多个接线孔21设置在底座2的端部并与多个接线端子10一一对应设置用于接线,在盖壳1上设有与操作机构9相连接的手柄3用于控制断路器的闭合或断开。

具体的,所述的盖壳1包括主壳体11和副壳体12,所述的副壳体12设置在主壳体11的两侧从而形成“凸”字形的盖壳1,所述的操作机构9位于壳体 11内并与手柄3铰接并联动,所述的断路器的接线端子10位于副壳体12的下方,所述的手柄3枢接在主壳体11的内壁上并突出主壳体11的表面设置用于操作,在主壳体11的表面上还设设有复位按钮和指示窗口,所述的拼装孔13 设置在主壳体11的侧壁上并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9相对设置,在副壳体12的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固定盖壳1和底座2的安装孔15以及多个螺钉孔16,每个螺钉孔16分别设置在多个接线端子10的上方用于转动接线端子10的紧固螺钉,在接线孔21的下方设有卡扣槽24,用于将断路器固定安装在安装轨或安装架上的卡扣24滑动安装在卡扣槽24内。

如图2、4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4的一个具体的安装实施例为,附件4是辅助触头,所述的附件4呈“凸”字型并与盖壳1和底座2安装配合后的边缘平齐,附件4包括辅助手柄41、连杆42、两个搭扣凸台43和邻接面 44,所述的邻接面44与盖壳1的拼装孔13所在一侧的侧壁相对设置,所述辅助手柄41的一端枢接在附件4内并与设置在附件4内的动作机构相连接,另一端突出附件4的表面设置并设有凸筋411,所述的凸筋411向邻接面44所在的一侧延伸并与手柄3上的型腔31相配合,从而使得辅助手柄41与手柄3实现相互联动;所述连杆42的一端与附件4的动作机构相连接,另一端突出设置在邻接面44上并通过盖壳1的拼装孔13与断路器的操作机构9相连接,使得当断路器的操作机构9脱扣时能够通过连杆42使附件4同时脱扣;两个搭扣凸台43分别位于邻接面44前后两端的端部并突出邻接面44设置,在盖壳1 的拼装孔13所在一侧的侧壁与盖壳1的两端之间的拐角处设有两个搭扣槽18,所述的搭扣凸台43与搭扣槽18相配合使得附件4固定安装在断路器的一侧。优选的,搭扣凸台43与搭扣槽18为卡扣配合,在搭扣凸台43的端部设有沿邻接面44的表面设置的呈倒三角形状的倒角。附件4还可以是脱扣器等其它附件。

如图6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罩5的一个具体的安装实施例为,所述的端子罩5为立方体结构,端子罩5包括前端面51、两个侧端面52、顶端面53和隔板54,所述的前端面51、两个侧端面52和顶端面53相互连接形成立方体结构,所述的隔板54设置在两个侧端面52之间并与前端面51和顶端面53相连接从而形成了与接线孔21相对设置的接线空间511,所述侧端面52 的长度大于顶端面53的长度从而在远离前端面51的一侧形成了两个限位板 521,在副壳体12和底座2两端的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槽25,所述的第一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槽25相连通并与限位板521相配合从而提高了安装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端子罩5设计为立方体结构,使得其结构稳定性高,并通过第一定位槽19和第二定位槽25与限位板521相配合进一步将端子罩5限位,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在端子罩5上设有多个螺钉孔挡板55,在盖壳1上设有多个与螺钉孔挡板55一一对应的螺钉孔16,并且每一个螺钉孔16的边缘均设有螺钉孔槽17,所述的螺钉孔挡板55与螺钉孔槽17相配合,所述的安装槽22设置在多个接线孔21之间,具体的,螺钉孔挡板55设置在顶端面53远离前端面51一侧的边缘,钉孔挡板55包括圆形挡板551和连接臂552,所述连接臂552的两端分别与顶端面53和圆形挡板551相连接,所述的螺钉孔槽17包括环形槽171过渡槽172,所述的环形槽171沿螺钉孔16的边缘设置并与圆形挡板551相配合,所述过渡槽172的一端与环形槽171相连通,另一端沿副壳体12的表面设置并形成开口,并且过渡槽172与连接臂552相配合。

所述的限位凸台56设置在隔板54中部的侧壁上并位于相邻设置的螺钉孔挡板55之间,限位凸台56包括第一限位筋561和第二限位筋562,所述第一限位筋561的两端分别与隔板54的侧壁和第二限位筋562的中部相连接从而形成了“T”型结构,并且第二限位筋562的厚度大于第一限位筋561的厚度,所述的安装槽22包括设置在安装槽22端部的开口槽221和位于开口槽221下方的限位挡板222,限位凸台56的第二限位筋562通过开口槽221和第一限位筋561进入安装槽22内并与限位挡板222干涉配合从而将限位凸台56限位安装在安装槽22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限位凸台56设计为“T”型结构,并进便于用户的使用和拆卸,而且加工简单成型方便,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0和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为四极的断路器,包括静触头7和动触头8,所述静触头7的一端与安装在底座2一侧的断路器的接线端子10相连接,另一端位于底座2的接触腔26内,所述动触头8的一端与操作机构9相连接,另一端位于接触腔26内并与静触头7相对设置,所述的操作机构9能够带动动触头8运动使动触头8与静触头 7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在接触腔26内还直接设有多个隔弧片6,多个隔弧片6间隔设置在接触腔26内并包围在静触头7和动触头8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动静触头的周围直接设置多个隔弧片6,保证了断路器具有卓越的灭弧能力,并且多个隔弧片6将静触头7和动触头8包围,从而加强了断路器的灭弧能力,避免了由于灭弧不及时而导致的触头熔焊和触头烧熔现象,同时也提升了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额定限制短路能力。

具体的,如图12和13所示,所述的隔弧片6为U型结构,包括基板61、支臂62和凸起63,隔弧片6的基板61设置在接触腔26的底部,所述的支臂 62分别设置在基板61的两侧并同向延伸从而形成了U型的缺口64,所述的动触头8在多个缺口64形成的空间内摆动从而被多个支臂62包围,所述的凸起 63位于支臂62远离基板61的一端的端部,并且凸起63分别向远离缺口64的方向突出设置,在接触腔26两侧的内壁上设有多对T型凸台28,每对T型凸台28依次间隔设置,并且在每对T型凸台28之间设有隔弧片安装槽27,基板 61安装在隔弧片安装槽27内,同时支臂62通过凸起63与T型凸台28过盈配合从而使得隔弧片6固定安装在隔弧片安装槽27上。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