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789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行业迅猛发展,对动力电池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模组的安全性能、机械强度也成为评价动力电池模组结构好坏的重要标准。目前,大多数模组通过侧板与端板的焊接约束电芯X与Y方向的位移,而在Z方向上电芯缺少约束固定,使电池模组在Z向振动时电芯产生窜动,导致极片断裂、模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用于解决动力电池模组在Z向振动过程中由于电芯窜动导致的极片断裂或模组失效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电芯模组及容纳电芯模组的外壳,所述电芯模组的极柱上焊接有集成盖板,所述的集成盖板上固定有模组上盖及铜排高压防护盖,所述的外壳包括分别左右方向对称设置的端板以及前后方向对称设置的侧板,端板及侧板焊接形成容纳电芯模组的方形外壳,所述的端板与电芯模组之间设有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通过双面胶粘接在电芯模组与端板之间,所述的侧板为一体折弯的L型板,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板及水平方向设置的平板,所述的立板及平板分别通过结构胶与电芯模组的侧面及底面相粘接,且平板的底面低于电芯模组的底面。

所述的模组上盖与铜排高压防护盖上设有卡槽,所述的集成盖板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

所述侧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L型的侧板,能够有效控制电池模组由于重力作用引起的位移;通过在侧板的侧面及底部施用结构胶,可以解决电池模组在Z向上的窜动;同时侧板的底部低于电池模组的底部,可以避免电池模组与其他物体相接触引起绝缘失效、摩擦及碰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模组1及容纳电芯模组1的外壳,电芯模组1的极柱上焊接有集成盖板2,集成盖板2上固定有模组上盖3及铜排高压防护盖4,外壳包括分别左右方向对称设置的端板5以及前后方向对称设置的侧板6,端板5及侧板6焊接形成容纳电芯模组1的方形外壳,端板5与电芯模组1之间设有绝缘板7,绝缘板7通过双面胶粘接在电芯模组1与端板5之间,侧板6为一体折弯的L型板,包括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板61及水平方向设置的平板62,立板61及平板62分别通过结构胶8与电芯模组1的侧面及底面相粘接,即结构胶8分别施用在侧板6的立板61及平板62上,也就是侧板6的底部与侧边施用结构胶8与电芯模组1粘接,平板62的底面低于电芯模组1的底面。

进一步的,模组上盖3与铜排高压防护盖4上设有卡槽,集成盖板2上设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扣。

进一步的,侧板6的底部设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侧板采用L型侧板,L型侧板能够有效控制电池模组由于重力作用引起的位移,有效保证电池模组底部的平整度;2)本实用新型的侧板为L型侧板,L型的折弯能够有效提高动力电池模组强度;3)本实用新型的侧板在侧面及底部施用结构胶,能够解决模组在Z向振动时由于电芯窜动导致极片断裂或模组失效问题;4)本实用新型的侧板底部低于电芯模组底部,能够有效避免动力电池模组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由于模组底部与其他物体接触刺破绝缘膜引起的绝缘失效问题,还能较好的保护电池模组底部,避免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电池模组底部与其他物体产生摩擦和碰撞。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