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插式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009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直插式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端子,具体涉及一种匹配线缆连接的直插式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器(或者连接端子)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根据连接器的插拔使用,连接器分两种,一种是插头,一种是插座(或者母端子连接器);根据传输电流的大小,连接器又分两种,一种是适配小电流传输的连接器,一种是适配大电流传输的连接器。目前,适配大电流传输的母端子连接器的常见结构包括:铜套和设置在铜套内部的母端子(也称扭簧),母端子采用矩形结构的导电弹片(也称簧片)卷圆成筒状结构,插头插入母端子内后即可形成电气连接。

母端子连接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需要考虑母端子与插头配合时的插拔力。基于目前母端子连接器的主体结构设计,母端子从铜套端部塞入铜套内,采用激光焊接将母端子整体固定在铜套内。以此设计,要想改变插拔力,只能重新设计母端子的设计长度和厚度:比如,增加母端子的长度和减小母端子的厚度→减小插拔力;增加母端子长度必然要增加铜带的使用量,也就间接增加连接器的制造成本;减小母端子厚度虽然能减小铜带的使用量,但是会大幅度减小母端子的插拔次数,并且不利于母端子的性能稳定。

另一方面,以上结构的母端子连接器,加工工艺复杂,价格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插式连接端子,不影响连接器使用性能、插拔次数、降低制造成本的前提下,减小了与插头配合的插拔力,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插式连接端子,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设有环形端盖,所述套筒内轴向穿设有适配端子直插的环形弹性插座,所述环形弹性插座轴向延伸的一端夹设在端盖和套筒之间,其轴向延伸的另一端自由形变。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环形弹性插座轴向延伸的端部设有用于将其定位在套筒内的第一夹爪,所述第一夹爪夹设在端盖和套筒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夹爪具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端盖和套筒同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环形槽槽壁的第二夹爪,所述端盖通过所述第二夹爪固定在套筒端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夹爪具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端盖内还设有抵接块,所述端盖和套筒同轴连接后所述环形弹性插座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抵接块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沿所述端盖的圆周方向,位于两两所述第一夹爪之间均设有所述抵接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套筒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形成所述环形弹性插座轴向上形变的约束。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套筒上设有开口挡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插式连接端子,设计环形弹性插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形变,插头插入环形弹性插座过程中,环形弹性插座向插头施加的径向抵压力一部分转化为环形弹性插座轴上的形变力,以此来减小与插头配合时的插拔力,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性能、插拔次数,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加工工艺简单,接触电阻小,精度高,适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轴向剖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6是图4轴向剖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2-套筒,4-环形端盖,6-环形弹性插座,8-第一夹爪,10-环形槽,12-第二夹爪,14-抵接块,16-限位块,18-开口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直插式连接端子,包括套筒2,套筒2为筒状结构的铜套,上述套筒2的一端设有环形端盖4,上述套筒2内轴向穿设有适配端子直插的环形弹性插座6,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环形弹性插座6采用矩形结构的导电弹片(优选采用铜带)卷圆形成,具有圆筒状结构,圆筒状结构的环形弹性插座6轴向穿设在上述套筒2内。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设计环形弹性插座6的圆筒半径略小于套筒2的圆筒半径,组装时,环形弹性插座6能够不变形、不破坏整圆的装入套筒2内,易于组装。

另,后期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对连接端子的损伤,矩形结构的导电弹片在加工时做倒角处理。

上述环形弹性插座6装入套筒2内后,其轴向延伸的一端夹设在端盖4和套筒2之间,其轴向延伸的另一端自由形变。设计环形弹性插座6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形变,插拔使用时,插头插入环形弹性插座6的过程中,环形弹性插座6向插头施加的径向抵压力一部分转化为环形弹性插座6轴上的形变力,以此来减小与插头配合时的插拔力,不影响连接器的使用性能、插拔次数和制造成本。为了能够适度的减小环形弹性插座6与插头配合时的插拔力,上述套筒2内设有限位块16,上述限位块16形成上述环形弹性插座6轴向上形变的约束。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上述端盖4和套筒2同轴螺纹连接。具体的,端盖4的一端设计台阶,台阶上加工外螺纹;端盖4的内壁加工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端盖4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螺纹连接在套筒2的一端。端盖4和套筒2螺纹连接后,环形弹性插座6的一端夹设在端盖4和套筒2之间。具体的,上述环形弹性插座6轴向延伸的端部设有用于将其定位在套筒2内的第一夹爪8,第一夹爪8与环形弹性插座6的主体一体成型,第一夹爪8勾抓在套筒2端部的筒壁上,环形弹性插座6的主体通过第一夹爪8定位在套筒2内,为了稳定的定位环形弹性插座主体在套筒2内,上述第一夹爪8具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比如2~15个,甚至更多个。

上述环形弹性插座6的主体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第一夹爪8定位在套筒2内后,上述第一夹爪8夹设在端盖4和套筒2之间。端盖4和套筒2螺纹连接后第一夹爪8紧密夹设在端盖4和套筒2的端部筒壁之间,以此,第一夹爪8和端盖4之间形成紧密结合,能够减小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

以上,端盖4和套筒2之间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紧固后固定环形弹性插座6,加工工艺简单,精度高,装配方便,同时能够减小端盖4和环形弹性插座6之间的接触电阻,利于连接器整体性能的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套筒2上设有开口挡圈18,连接器整体通过开口挡圈18固定在底座上,相较于传统的铜块固定,能够大面积的节省材料,进一步降低连接器的制备成本。当然,根据需要,开口挡圈18也可以使用其它的环状结构件替换,同样能够节省材料。

实施例二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直插式连接端子,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端盖4和套筒2的固定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上述端盖4采用钣金件,其通过夹持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套筒2的端部;具体的,上述套筒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槽10,上述端盖4上设有用于夹持上述环形槽10槽壁的第二夹爪12,上述端盖4通过上述第二夹爪12固定在套筒2端部。为了稳定的夹持固定端盖4,也为了固定后限制端盖4转动,上述第二夹爪12具有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比如2~10个,甚至更多个。

端盖4固定在套筒2上后,第一夹爪8夹设在端盖4和套筒2的端部筒壁之间,环形弹性插座6的主体通过第一夹爪8定位在套筒2内部;为了限制环形弹性插座6轴向上的移位,上述端盖4内还设有抵接块14,上述端盖4和套筒2同轴连接后上述环形弹性插座6的端部抵接在上述抵接块14上,上述抵接块14限制环形弹性插座6轴向上的移位。进一步的,为了限制环形弹性插座6转动,沿上述端盖4的圆周方向,位于两两上述第一夹爪8之间均设有上述抵接块14,抵接块14和第一夹爪8依次交替设置,互相限制绕各自的轴线转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