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雷达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490发布日期:2018-06-12 21:50阅读:来源:国知局
轻型雷达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轻型雷达天线,包括箱体(10)以及安装于箱体(10)内的彼此所处位置相临近的馈电网络(40)和极化部件,所述箱体(10)包括顶板(11)、底板(12)以及分别连接在上述板体同侧长边的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所述顶板(11)、底板(12)、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共同围合形成长条筒状结构,在该长条筒状结构的两筒口处设置用于封闭该筒口的侧板(15),其特征在于:本天线还包括固设于箱体(10)筒腔内且彼此并列布置的上翼板(20)及下翼板(30),所述上翼板(20)及下翼板(30)外形均呈折弯状的薄板式构造,且两翼板的板长方向平行于箱体(10)的长度方向,所述上翼板(20)上远离顶板(11)的一端与下翼板(30)上远离底板(12)的一端彼此贴合且固定连接,上翼板(20)与下翼板(30)之间含有用于安置馈电网络(40)和极化部件的安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20)与下翼板(30)彼此配合后呈“八”字状构造,且该“八”字板状构造的窄口端设置于靠近馈电网络(40)的信号发射端处而宽口端指向天线罩(13)所在处,上翼板(20)上靠近天线罩(13)的一端向上翘曲并翻边,翻边部分与箱体(10)的上板面贴合,下翼板(30)上靠近天线罩(13)的一端向下翘曲并翻边,所述上翼板(20)与下翼板(30)上均设有配合于馈电网络(40)安置的第一台阶,所述馈电网络(40)安置于上翼板(20)上的第一台阶(70a)与下翼板(30)上的第一台阶(70b)之间的间隙中,且与第一台阶的台阶面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部件采用极化格栅(60),所述极化格栅(60)的板长方向平行于箱体(10)的长度方向,所述极化格栅(60)呈竖直状态,所述极化格栅(60)位于天线罩(13)与馈电网络(40)之间且靠近馈电网络(40)处,所述上翼板(20)与下翼板(30)上均设有配合于极化格栅(60)安置的第二台阶,所述极化格栅(60)安置于上翼板(20)上的第二台阶(80a)与下翼板(30)上的第二台阶(80b)之间的间隙中,并固定于下翼板(30)上的第二台阶(80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内板面上固设有板长方向与箱体(10)长度方向平行的支撑板(50),所述下翼板(30)与支撑板(50)连接并通过支撑板(50)固定在箱体(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0)包括支撑横板(51)和支撑竖板(52),二者圆滑过渡,支撑竖板(52)的顶端设有外翻边,该外翻边部分与下翼板(30)上远离底板(12)的一端紧密贴合且固定,支撑横板(51)的上下板面分别与下翼板(30)底端的翻边部分以及底板(12)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板(30)的下倾角度大于所述上翼板(20)的上倾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2)外侧板面处布置有安装板(100),所述安装板(100)的两侧设有向下翘曲的翻边部分,所述安装板(100)、底板(12)及支撑横板(51)板面贴合并固定连接,且在三者板体中部处同轴贯穿有供线路通行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20)及下翼板(30)之间固设有用于加强该结构刚度的侧翼板(9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轻型雷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中的顶板(11)、底板(12)以及防风罩(14)采用一体式整件结构,所述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外形均呈弧面板状,在天线罩(13)及防风罩(14)的外侧面上均涂覆有疏水性润滑材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