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端子、密封端子组件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929发布日期:2018-08-07 11:4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密封端子、密封端子组件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电气设备中的重要组件,而压缩机的接线通常通过密封端子来实现,密封端子在压缩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它将外部电力传输到压缩机的内部,从而使得电机和其他零部件运转。目前常用的密封端子的接线柱一般通过玻璃与外壳封接,玻璃起到绝缘和密封的作用,然而玻璃本身可能残留裂纹、气泡等缺陷,在未有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玻璃容易因环境中水气的影响而受潮,也更容易被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新的玻璃裂纹,导致端子的绝缘性能下降进一步降低压缩机的气密性和电绝缘性。特别是目前以二氧化碳为冷媒的压缩机对密封端子的气密性和绝缘性要求更高,因此仍需要对密封端子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密封端子气密性和绝缘性能存在的隐患,提供一种密封端子、密封端子组件及压缩机。

一种密封端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的封接孔;

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穿设于所述封接孔;

玻璃熔封件,所述玻璃熔封件容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接线柱之间的间隙,所述玻璃熔封件用于对所述壳体与所述接线柱进行封接;

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玻璃熔封件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依次层叠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

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玻璃熔封件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环氧树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聚苯硫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绝缘件为硅橡胶层、环氧树脂层或聚苯硫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一次层叠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绝缘层为环氧树脂层;

及/或,所述第四绝缘层为聚苯硫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柱的至少一端设有插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片为铁插片或铁铜复合插片。

一种密封端子组件,包括上述的密封端子及与所述密封端子配合使用的端子盖。

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密封端子。

上述密封端子、密封端子组件及压缩机,壳体与接线柱之间通过玻璃封接,且在壳体的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包括依次层叠于第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在壳体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至少覆盖玻璃熔封件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端,第二绝缘件至少覆盖玻璃熔封件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从而将玻璃和空气隔开,防止了玻璃与空气接触时被空气中的水汽或腐蚀性物质腐蚀而破坏,造成压缩机的气密性降低;同时,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且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能增加壳体和接线柱的电气绝缘距离,有效提高密封端子的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密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密封端子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密封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端子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一实施方式的密封端子组件包括密封端子100和能够与密封端子100盖合的端子盖300。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端子100包括:壳体1、接线柱2、玻璃3、第一绝缘件4、第二绝缘件5及插片6。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具有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为密封端子100的内表面,第二表面为密封端子100的外表面。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上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封接孔。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封接孔的数量为3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封接孔的数量还可以是不少于1的任意数量。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接线柱2为圆柱形柱状。接线柱2的数量为3个,每个接线柱2分别对应贯穿一个封接孔,并且从封接孔的两端开口延伸而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线柱2也可以是与封接孔数量对应的任意数量。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玻璃熔封件3容置于壳体1与接线柱2之间的间隙,壳体1的封接孔与接线柱2之间通过玻璃熔封件3封接。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件4设于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玻璃熔封件3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件4包括依次层叠在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绝缘层41和第二绝缘层42。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41及第二绝缘层42均具有通孔,可供接线柱2穿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41及第二绝缘层42均通过成型的方式直接在壳体1的第一表面上固化成型形成,从而使得第一绝缘层41及第二绝缘层42固定于壳体1。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41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能够起到增加密封性的作用,且环氧树脂层具有较好的粘附作用,能够起到连接壳体1和第二绝缘层42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41的厚度为1mm~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42为聚苯硫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42的厚度为1mm~5mm。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件5设于第二表面且至少覆盖玻璃熔封件3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件5具有通孔,可供接线柱2穿过。且第二绝缘件5自接线柱与第二表面的交界处沿着接线柱2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套筒。套筒套设于接线柱2使得第二绝缘件5与壳体1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件5通过成型的方式在第二表面上固化成型形成,从而使得第二绝缘层5固定于壳体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件5也可以是套设于接线柱2并通过与接线柱2的弹性连接与壳体固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件5单层结构,第二绝缘件5为硅橡胶层、环氧树脂层或聚苯硫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件5的厚度为0.5mm~4mm。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接线柱2的两端分别设有插片6。插片6固定于接线柱2端部的侧壁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线柱2也可以仅的一端设有插片6。插片6用于与接线插头配合连接。

端子盖300上开设有开口31,接线端子100上的接线柱2可穿设开口31。对应的,端子盖300上开口31的数量为3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口31也可以是其他数量。

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密封端子10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为冷媒为二氧化碳的压缩机。

上述密封端子、密封端子组件及压缩机,壳体与接线柱之间通过玻璃封接,且在壳体的第一表面设有第一绝缘件,第一绝缘件包括依次层叠于第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在壳体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二绝缘件,第一绝缘件至少覆盖玻璃熔封件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端,第二绝缘件至少覆盖玻璃熔封件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从而将玻璃和空气隔开,防止了玻璃与空气接触时被空气中的水汽或腐蚀性物质腐蚀而破坏,造成压缩机的气密性降低;同时,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且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能增加壳体和接线柱的电气绝缘距离,有效提高密封端子的绝缘性能;另外,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还能提高密封端子的抗压性能,使得密封端子适用于更严苛的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片也可以省略。

请进一步参阅图3,另一实施方式的密封端子200与密封端子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绝缘件7包括依次层叠在第一表面的第三绝缘层71和第四绝缘层72。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绝缘层71和第四绝缘层72均具有通孔,可供接线柱穿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绝缘层71及第四绝缘层72均通过成型的方式直接在壳体的第二表面上固化成型形成,从而使得第三绝缘层71和第四绝缘层72固定于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绝缘层71为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能够起到增加密封性的作用,且环氧树脂层具有较好的粘附作用,能够起到连接壳体和第四绝缘层72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绝缘层71的厚度为0.5mm~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绝缘层72为聚苯硫醚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绝缘层72的厚度为0.5mm~3mm。

通过在第二表面设置第三绝缘层71及第四绝缘层72可以进一步增加电气绝缘距离,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和气密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