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导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86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导电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导电体。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一种部件,其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但无论那种形式的连接器,其中导电体的设置均是必不可少的,将导电体固定于塑料件内,对其进行保护和支撑固定,从而形成绝缘性能良好的整体结构以供使用。

鉴于导电体在连接器内所起到的重要性作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连接器导电体,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导电体,可在塑料壳体内实现良好定位,且便于接入电路中,连接稳定可靠,更具使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导电体,包括输入端、输出端和固定部;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居固定部两侧,分别用于连接电路的两端;

其中,固定部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孔,用于对连接器导电体相对于一侧塑料壳体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及,至少三个固定于导电体表面的固定插片,用于对覆盖导电体另一侧的塑料壳体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固定部为“工”字型结构,定位孔分别位于“工”字型结构较长横边的左右两侧,以及,“工”字型结构竖边上靠近较短横边一侧。

进一步地,固定插片均匀分布于各定位孔边缘。

进一步地,输入端包括至少两U型夹角,用于对电路一端导线进行固定,其中,U型夹角通过U型弯曲处与固定部连接,U型的两边缘为自由端。

进一步地,U型夹角的开口方向与固定插片相对于导电体的突出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输出端设置有至少两连接座,用于对电路另一端导线进行固定,其中,连接座上设置有一通孔。

进一步地,连接座与固定部平行设置,且连接座的高度在导电体突出的方向上高于固定部。

进一步地,连接座两侧设置有凸沿,凸沿的突出方向与固定插片的突出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或一字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连接器导电体,固定部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孔,用于对连接器导电体相对于一侧塑料壳体的位置进行限位,导电体表面的固定插片,用于对覆盖导电体另一侧的塑料壳体进行限位,通过上述结构可快速的实现导电体的双向定位,可在塑料壳体内实现良好定位,通过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设置,使其便于接入电路中,连接稳定可靠,更具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导电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器导电体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

输入端1、U型夹角11、输出端2、连接座21、通孔21a、凸沿21b、固定部3、定位孔31、固定插片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连接器导电体,包括输入端1、输出端2和固定部3;输入端1和输出端2分居固定部3两侧,分别用于连接电路的两端;其中,固定部3上设置有三个定位孔31,用于对连接器导电体相对于一侧塑料壳体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及,至少三个固定于导电体表面的固定插片32,用于对覆盖导电体另一侧的塑料壳体进行限位;通过上述结构可快速的实现导电体的双向定位,可在塑料壳体内实现良好定位。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材料,将固定部3设置为“工”字型结构,定位孔31分别位于“工”字型结构较长横边的左右两侧,以及,“工”字型结构竖边上靠近较短横边一侧,三角形的分布模式使得定位更加可靠;为了便于导电体的成型加工,固定插片32均匀分布于各定位孔31边缘,此方式可使得固定插片32在导电体冲压过程中一体成型,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因为输入端1一般在电路铺设时即已与线材固定完成,因此输入端1包括两U型夹角11,用于对电路一端导线进行固定,其中,U型夹角11通过U型弯曲处与固定部3连接,U型的两边缘为自由端,当将线材放置于U型夹角11内后,将两自由端弯折,即可实现线材的固定,此方式快速简便。

因为在安装时,先将导电片放置于一侧塑料壳体上,因此U型夹角11的开口方向与固定插片32相对于导电体的突出方向相同,这样可使得放置好导电片后,无需反转连接器的方向即可实现线材的固定。

输出端2设置有四个连接座21,用于对电路另一端导线进行固定,其中,连接座21上设置有一长方形通孔21a,连接座21与固定部3平行设置,且连接座21的高度在导电体突出的方向上高于固定部3,连接座21两侧设置有凸沿21b,凸沿21b的突出方向与固定插片32的突出方向相反。输出端2在固定使用时,其下方的塑料壳体内设置有位于通孔21a正下方的螺纹孔,通过在其中旋紧螺栓,可通过螺帽将线材压紧在连接座21上表面,实现连接固定,连接座21与固定部3之间的高差使得连接器另一侧的塑料壳体固定更加方便,凸沿21b卡设于塑料壳体两侧,可有效的保证连接座21的定位精度。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系统,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