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4918发布日期:2018-08-08 00:1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模块为满足车辆高电压、大电流需要,需要将多个单体电池并联,提高电池的放电电流,以满足车辆需要,如果将电动汽车的电池模块直接应用于家庭储能,在相同电压平台时,目前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模块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且当电池模块中串联的电芯较多时,信号线不易布置,且容易极片间容易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包括:盒体和盖板,其中:

盒体内部具有容纳腔,盒体的一侧开放形成供电池放入该容纳腔的端口,盒体靠近端口的一端设有相对布置在端口两侧的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靠近端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上均设有极片连接孔;

盖板上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盖板一侧侧面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多个由第一卡槽向第二卡槽方向布置的凸起块,各凸起块间距布置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凸起块之间形成用于对信号采集点处的极片进行定位的极片定位槽;极片定位槽的一侧设有由第一卡槽向第二卡槽方向直线延伸的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第二凸起部的一侧,且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用于对信号线进行固定的信号线固定槽,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有多个由第一卡槽向第二卡槽方向间距布置的切口,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靠近信号线定位槽的一侧均设有向信号定位槽方向延伸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上的限位部沿所述信号线定位槽的延伸方向交替布置;

盖板上且位于定位机构与第一凸起部之间设有由第一卡槽向第二卡槽方向间距布置的螺纹孔;

所述盖板通过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扣、第二卡扣配合实现对所述端口的封盖。

优选地,盒体的侧壁且位于第一连接座远离端口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穿插口。

优选地,盒体的侧壁且位于第二连接座远离端口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穿插口。

优选地,穿插口的形状与盖板的形状适配以使盖板可以由穿插口通过。

优选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上的极片连接孔均设有至少两个。

优选地,定位机构设有至少两个,各定位机构在盖板一侧的侧面上相互平行并布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优选地,盒体的外壁上设有减重散热孔。

优选地,盒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筋条。

优选地,盖板远离所述极片定位槽和信号线固定槽的一侧设有第二筋条。

优选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远离所述端口的一侧均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中,盒体内的容纳腔用于对组成电池模块中的各单体电芯进行限位,盖板上的极片定位槽用于对信号采集点处的极片进行定位,盖板上的信号固定槽用于对铺设在盖板上的信号线进行固定,盖板上的螺纹孔用于供连接件穿过以使盖板上信号线与电芯上极片连接;该电池模块盒是这样使用的,将各单体电芯放置在容纳腔内并进行极片焊接工作,将信号线布置在盖板上并利用盖板上的信号线固定槽使其保持固定,然后将盖板扣在盒体的端口处,并使盖板上的极片定位槽与信号采集点处的极片进行对应,以利用盖板上的极片定位槽与信号采集点处的极片进行定位,再然后利用盖板上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盒体上的第一卡扣、第二卡扣配合使盖板与盒体固定,以利用盖板对盒体的端口进行封盖,最后,利用连接件穿过螺纹孔以将布置在盖板上信号线带至极片处并与极片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盖板与盒体配合的使电池中信号线与各单体电芯分开布置,有效解决了电池模块内电芯串联数比较多时信号线不易布置及串联极片间容易短路的风险,且盖板上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与盒体上的第一卡扣、第二卡扣配合以将各单体电芯固定在容纳腔内的连接方式,方便快捷,装配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中所述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中所述盖板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中所述盖板的背视图;

图4为电池模块与盒体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中所述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中所述盖板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中所述盖板的背视图;图4为电池模块与盒体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包括:盒体1和盖板2,其中:

盒体1内部具有容纳腔,以用于对组成电池模块中的各单体电芯进行限位;盒体1的一侧开放形成供电池放入该容纳腔的端口,盒体1靠近端口的一端设有相对布置在端口两侧的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所述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靠近端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上均设有极片连接孔A。盖板2上设有相对布置的第一卡槽201、第二卡槽202,盖板2一侧侧面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多个由第一卡槽201向第二卡槽202方向布置的凸起块7,各凸起块7间距布置以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凸起块7之间形成用于对信号采集点处的极片进行定位的极片定位槽 8;极片定位槽8的一侧设有由第一卡槽201向第二卡槽202方向直线延伸的第一凸起部9、第二凸起部10,所述第一凸起部9位于第二凸起部10的一侧,且二者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用于对信号线进行固定的信号线固定槽203,所述第一凸起部9上设有多个由第一卡槽201向第二卡槽202方向间距布置的切口,第一凸起部9、第二凸起部10靠近信号线定位槽的一侧均设有向信号定位槽方向延伸的限位部B,所述第一凸起部9、第二凸起部10上的限位部B沿所述信号线固定槽203的延伸方向交替布置;盖板2上且位于定位机构与第一凸起部9 之间设有由第一卡槽201向第二卡槽202方向间距布置的螺纹孔C。

所述盖板2通过第一卡槽201、第二卡槽202与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配合实现对所述端口的封盖。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将各单体电芯12放置在容纳腔内并进行极片13焊接工作,将信号线布置在盖板2上并利用盖板2上的信号线固定槽203使其保持固定,然后将盖板2扣在盒体1的端口处,并使盖板2上的极片定位槽8与信号采集点处的极片13进行对应,以利用盖板2上的极片定位槽 8与信号采集点处的极片进行定位,再然后利用盖板2上的第一卡槽201、第二卡槽202与盒体1上的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配合使盖板2与盒体1固定,以利用盖板2对盒体1的端口进行封盖,最后,利用连接件穿过螺纹孔C以将布置在盖板2上信号线带至极片13处并与极片13连接。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庭储能用方形锂离子电池模块盒,盖板2与盒体1配合的使电池中信号线与各单体电芯分开布置,有效解决了电池模块内电芯串联数比较多时信号线不易布置及串联极片间容易短路的风险,且盖板2上的第一卡槽201、第二卡槽202与盒体1上的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 配合以将各单体电芯固定在容纳腔内的连接方式,方便快捷,装配效率高。

此外,本实施例中,盒体1的侧壁且位于第一连接座3远离端口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穿插口101,在焊接极片作业时,可以通过穿插口101向容纳腔内插入物体以将电芯抬高,以方便极片焊接作业。且为了方便实际操作,本实施例中,盒体1的侧壁且位于第二连接座4远离端口的一侧也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穿插口101。

本实施例中,穿插口101的形状与盖板2的形状适配以使盖板2可以由穿插口101通过,工作时,可以利用盖板2穿过穿插口101向容纳腔内插入物体以将电芯抬高。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上的极片连接孔A均设有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设有至少两个,各定位机构在盖板2一侧的侧面上相互平行并间距布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定位机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凸起部9和第二凸起部10。

本实施例中,盒体1的外壁上设有减重散热孔102,以使盒体1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的同时,减轻盒体1的重量。盒体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筋条103,以增强盒体1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盖板2远离所述极片定位槽8和信号线固定槽203的一侧设有第二筋条204。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远离所述端口的一侧均设有固定部11,所述固定部11上设有固定孔,以利用固定孔使盒体1可以与其他物体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