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系统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72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系统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系统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是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解决方案。人体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声音、脸孔、视网膜、掌纹、骨架等等。所谓的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现有的生物识别系统通常采用单个独立供电电源进行供电,即检测和显示模块共同使用同一电源工作。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生物识别系统在工作时待机时间较长,检测和识别工作时间较短,导致在待机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电池电能,不利于延长生物识别系统的待机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系统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识别系统待机工作时对电池电能消耗较大,且不能对检测系统和显示系统独立供电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对显示系统和检测系统的独立供电,提高了蓄电池的电能利用效率,并且降低了生物识别系统在待机过程中的电能消耗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系统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本体、位于所述电池本体上方的输出控制箱,所述输出控制箱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一侧成型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显示接线端子,所述控制模块另一侧安装有检测接线端子;所述电池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衬垫,所述外壳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橡胶卡块,所述外壳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芯,所述外壳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之间安装有隔板,所述第一电芯下方设置有缓冲垫。

采用上述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系统锂离子电池,将生物识别系统的显示接线端连接所述显示接线端子,传感器检测端连接所述检测接线端子后,将所述控制模块与生物识别系统主控制器连接,生物识别系统检测到外部信号输入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该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接线端子导通,对生物识别系统显示模块供电,进而实现对生物识别系统检测和显示端的供电独立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调节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衬垫与所述橡胶卡块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衬垫与所述橡胶卡块均粘接固定在所述外壳上。

作为优选,所述隔板采用聚烯烃多孔膜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芯体积小于所述第二电芯体积,且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检测接线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电芯与所述显示接线端子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垫采用石棉材料制成,且所述缓冲垫卡装在所述第一电芯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控制箱卡接固定在所述外壳顶部,且所述输出控制箱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采用胶水密封。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独立设置的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进行独立供电,提高了生物识别系统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供电的稳定性,降低了生物识别系统待机过程中的电能消耗;

2、通过防呆式接线端子设计,可提高电池安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电池本体;101、衬垫;102、橡胶卡块;103、第一电芯;104、外壳;105、缓冲垫;106、隔板;107、第二电芯;2、输出控制箱;201、显示接线端子;202、控制模块;203、检测接线端子;20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系统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位于电池本体1上方的输出控制箱2,输出控制箱2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控制模块202,控制模块202一侧成型有凹槽204,凹槽204内部设置有显示接线端子201,控制模块202另一侧安装有检测接线端子203;电池本体1包括外壳104,外壳104两侧均设置有衬垫101,外壳104两端下方均设置有橡胶卡块102,外壳104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电芯103,外壳104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芯107,第一电芯103与第二电芯107之间安装有隔板106,第一电芯103下方设置有缓冲垫105。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02上设置有调节开关,如此设置,可便于通过控制模块202对电池供电模式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开关可调节第一电芯103与第二电芯107独立供电和共同供电;衬垫101与橡胶卡块102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衬垫101与橡胶卡块102均粘接固定在外壳104上,如此设置,可提高电池本体1的外部防护性能;隔板106采用聚烯烃多孔膜材料制成;第一电芯103体积小于第二电芯107体积,且第一电芯103与检测接线端子203连接,第二电芯107与显示接线端子201连接;缓冲垫105采用石棉材料制成,且缓冲垫105卡装在第一电芯103下方,如此设置,可通过缓冲垫105对第一电芯103进行缓冲保护;输出控制箱2卡接固定在外壳104顶部,且输出控制箱2与外壳104的连接处采用胶水密封,如此设置,可提高电池本体1的密封性能。

采用上述结构,将生物识别系统的显示接线端连接显示接线端子201,传感器检测端连接检测接线端子203后,将控制模块202与生物识别系统主控制器连接,生物识别系统检测到外部信号输入后,控制模块202根据该信号控制显示接线端子201导通,对生物识别系统显示模块供电,进而实现对生物识别系统检测和显示端的供电独立控制;

通过独立设置的第一电芯103与第二电芯107进行独立供电,提高了生物识别系统检测模块和显示模块供电的稳定性,降低了生物识别系统待机过程中的电能消耗;通过防呆式接线端子设计,可提高电池安装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