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52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锂离子电池系统作为整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性能表现。电池成组技术为电池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技术,电池成组技术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行业内电池模组的成组制造存在着模块化程度低、空间利用率低、电气线路杂乱、电池导热不均衡等各种问题,大大降低了电池模组以及电池系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了电池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模块化、空间利用率高、电器线路清楚的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包括上盖板、汇流排、端板、侧板、底板和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由若干个方壳电池单体构成,所述电池单体之间通过汇流排导通,所述的电池组上方设有上盖板,所述的电池两端设有端板,所述的电池两侧设有侧板,所述电池组下方设置有底板。

其中,若干个电池单体呈矩阵排布,所述电池单体设置为方壳锂电池。

其中,所述电池单体为方壳锂电池。

其中,还包括卡板,所述卡板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电池单体之间。

其中,所述卡板上设有卡扣、上盖板对应卡扣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板上的卡扣卡入上盖板上的卡槽内。

其中,所述卡板对应每个电池单体开设有电池容纳槽,卡板扣设于所述电池单体上方。

其中,还包括端绝缘板,所述端绝缘板设置于电池单体与端板之间。

其中,还包括所述侧绝缘板,所述侧绝缘板设置于所述侧板与电池单体之间。

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端板、所述侧板相互焊接连接。

其中,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粘接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包括上盖板、汇流排、端板、侧板、底板和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由若干个方壳电池单体构成,所述电池单体之间通过汇流排导通,所述的电池组上方设有上盖板,所述的电池两端设有端板,所述的电池两侧设有侧板,所述电池组下方设置有底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电池的周围使用上盖板、端板、侧板和底板固定,采用此新型结构后,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用模块化来提升空间利用,使电路更加规范,扩大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推动其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上盖板、2——卡板、3——汇流排、4——端板、5——端绝缘板、

6——侧板、7——侧绝缘板、8——底板、9——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包覆式电池模组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上盖板1、汇流排3、端板4、侧板6、底板8和电池组,所述的电池组由若干个方壳电池单体构成,所述电池单体之间通过汇流排3导通,所述的电池组上方设有上盖板1,所述的电池两端设有端板4,所述的电池两侧设有侧板6,所述电池组下方设置有底板8。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电池的周围使用上盖板1、端板4、侧板6和底板8固定,采用此新型结构后,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用模块化来提升空间利用,使电路更加规范,扩大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推动其发展。

若干个电池单体呈矩阵排布,所述电池单体设置为方壳锂电池,所述电池单体为方壳锂电池。

矩阵排布的方壳电池极为节省空间,密集程度高,电池单体之间通过胶粘接连接。

卡板2,所述卡板2设置于所述上盖板1与所述电池单体之间;所述卡板2上设有卡扣、上盖板1对应卡扣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板2上的卡扣卡入上盖板1上的卡槽内;所述卡板2对应每个电池单体开设有电池容纳槽,卡板2扣设于所述电池单体上方。

卡板2的设计牢固的固定了电池单体,并且电池容纳槽的设计使电池之间有缝隙,更利于电池的散热。

其中,还包括端绝缘板5,所述端绝缘板5设置于电池单体与端板4之间。

侧板6还可以设计散热孔9,方便散热。

其中,还包括所述侧绝缘板7,所述侧绝缘板7设置于所述侧板6与电池单体之间。绝缘板还可以设计内绝缘图层,分别位于端板4内侧或侧板6内侧,其能有效的防止电池短路。

其中,所述底板8、所述端板4、所述侧板6相互焊接连接。稳固的结构使模块化组装更方便。

其中,所述电池单体之间粘接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