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快速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6325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机动快速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快速接地装置,用于电子车辆野外工作和防雷的临时接地,野外宿营地、临时物资堆放地的避雷针接地。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车辆的接地装置均采用一根镀锌角钢(或圆钢)用大锤直接打入地下,再通过接地线和保护对象连接来实现,由于机动车辆在某地停驻的时间较短,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出大面积的接地网,所以,机动车辆的接地电阻往往难以达到车辆、设备的电气接地尤其是防雷接地阻值的要求。

单位体积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由以下三种要素构成:

A、接地线及接地电极的自身电阻,由于受材料的限制,接地线及接地电极仅占整个接地电阻的1%~2%,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B、接地电极表面与周围土壤的接触电阻,接地体与土壤接触部分的接触电阻,占整个接地电阻值的20%~40%,接地极与土壤的结合力对接地电阻影响较大。

C、接地电极周围大地的土壤电阻率,接地体周围土壤的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占接地电阻值的40%~60%,这部分是电流经接地极流入土壤后散布时的电阻,称之为散流电阻,由土壤电阻率决定。所以能改善接地极周围的土壤电阻率对降低接地电阻起的作用最大。

传统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施工方法是挖一个坑,在坑底打入接地极(角钢或圆钢),再在坑内倒入降阻剂,此种方法费工费时,降阻剂利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快速接地装置,提高接地极与土壤的粘合力和改善接地极周围的土壤电阻率,在单位面积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接地阻值,提高接地安全性和可靠性,适用于电子车辆野外工作和防雷的临时接地,野外宿营地、临时物资堆放地的避雷针接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机动快速接地装置,包括灌满降阻剂的地孔和接地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极插入地孔中,且头部从地孔中伸出,地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匀间隔设置,相邻地孔中的接地极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地孔的孔长度为1±0.2m,孔直径不小于70mm,接地极的长度不小于0.5m,接地极插入地孔中的长度不小于0.4m。

优选的,所述的相邻地孔的间距为地孔深度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的接地极包括插入在地孔中的接地杆和与接地杆头部螺纹配合套紧的压线套,所述的导线包括导线本体和连接在导线本体两端的连接鼻环,所述的连接鼻环套在接地杆头部,压线套压紧连接鼻环。

优选的,所述的接地杆由不锈钢管加工而成,且接地杆的外径不超过20mm。

优选的,所述的降阻剂由粉末状树脂降阻剂和水混兑而成。

安装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待接地设备的接地电阻值,确定地孔的数量,采用小型地钻机械设备在地面钻出多个地孔,并在每个地孔中插入接地极,之后向地孔中罐入降阻剂,最后用多根导线将相邻的接地极依次连接,并将其中一个接地极用引出线与待接地设备的端子连接。使用完成后,将接地极从地孔中拔出,接地极和导线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机动快速接地装置,用降阻剂提高接地极与土壤的粘合力和改善接地极周围的土壤电阻率,在单位面积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接地阻值,将相邻的地孔中的接地极用导线连接,形成整体,接地装置的接地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适合在戈壁滩、沙漠、有腐蚀性土壤环境及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使用。而且本实新型可实现快速安装及拆卸,接地极和导线可被重复使用,适用于电子车辆野外工作和防雷的临时接地,野外宿营地、临时物资堆放地的避雷针接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地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机动快速接地装置,包括灌满降阻剂1的地孔2和接地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极3插入地孔2中,且头部从地孔2中伸出,地孔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均匀间隔设置,相邻地孔2中的接地极3通过导线4连接。

所述的地孔2的孔长度为1±0.2m,孔直径D不小于70mm,接地极3的长度不小于0.5m,接地极3插入地孔2中的长度不小于0.4m。所述的相邻地孔2的间距为地孔2深度的两倍。所述的接地极3包括插入在地孔2中的接地杆31和与接地杆31头部螺纹配合套紧的压线套32,所述的导线4包括导线本体41和连接在导线本体41两端的连接鼻环42,所述的连接鼻环42套在接地杆31头部,压线套32压紧连接鼻环42。所述的接地杆31由不锈钢管加工而成,且接地杆31的外径不超过20mm。所述的降阻剂1由粉末状树脂降阻剂和水混兑而成。

以上所述的机动快速接地装置的安装过程为:

1、根据待接地设备的接地电阻值,确定地孔的数量,采用小型地钻机械设备在地面钻出多个地孔2,其中地孔2的孔长度H为1±0.2m,孔直径D不小于70mm,使降阻剂1在土壤中具有足够的渗透面积;

2、选用长度不小于0.5m的接地极3插入地孔2,接地极3的头部从地孔2中伸出,接地极3插入地孔2中的长度不小于0.4m;

3、将粉末状树脂降阻剂与水混兑,形成降阻剂1,然后将降阻剂1灌入地孔2中,降阻剂在灌入后由液体变成胶状体,降阻剂1未变胶体状之前,会渗透至地孔2周围的土壤中,形成如图1所示的降阻剂渗透区A,渗透区A的直径D1可达到150mm左右,提高接地极3与土壤的粘合力和改善接地极3周围的土壤电阻率,在单位面积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接地阻值;

4、用导线4依次将相邻的接地极3连接,形成整体的接地装置,再将其中一个导线4用引出线与待接地设备的端子连接,即完成机动快速接地装置的安装。

安装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非常稳定,如接地过程中,地孔2内的降阻剂1下沉,只需添加水使其膨胀即可。使用完成后,先将接地装置及接地设备断开,然后拧下接地极3上的压线套32,即可将导线4上的连接鼻环42从接地杆31上取下,拆分接地极3和导线4,从地孔2中拔出接地杆31,接地极3和导线4可在下次接地时被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的机动快速接地装置,降阻剂1为液态时灌入地孔2,用降阻剂1向地孔2周围土壤的渗透,代替接地极3向土壤深处的延深,提高接地极3与土壤的粘合力和改善接地极周围的土壤电阻率,在单位面积中最大限度的降低接地阻值,将相邻的地孔2中的接地极3用导线4连接,形成整体,接地装置的接地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适合在戈壁滩、沙漠、有腐蚀性土壤环境及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使用。而且安装及拆卸均方便快捷,接地极和导线可被重复使用,适用于电子车辆野外工作和防雷的临时接地,野外宿营地、临时物资堆放地的避雷针接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