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接触式旋转导电滑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0147阅读:9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接触式旋转导电滑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无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无接触式旋转导电滑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导电滑环属于电接触滑动连接应用范畴,它又称集电环、或称旋转关节、旋转电气接口、滑环、集流环、回流环,是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图像、数据信号及动力传递的精密输电装置。它是一种电气物理机械接触式的导电滑环,在相关行业领域中的供电导电滑环通常都是通过物理机械接触的形式进行供电和通信,而在实际应用中,传统机械接触形式的导电滑环工作寿命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机械电接触式的导电滑环在运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导电刷频繁地相互运动摩擦,接触部分出现磨损,导致导电滑环无法正常传输电源信号及通讯信号,电接触连接失效。影响导电滑环工作寿命主要因素包括导电滑环材料、工作转动速度、导电滑环结构、装配工艺等。

综合上述,基于此种考虑就需要一种无接触式旋转导电滑环来解决现有接触式导电滑环寿命短问题,是需要本领域的技术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本实用新型基于此而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接触式旋转导电滑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接触式旋转导电滑环,包括转子及定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供电接收线圈、转子绝缘环、转子驱动线路板;所述转子轴轴向上间隔套设若干转子供电接收线圈及转子绝缘环;所述转子驱动线路板装配于转子轴上;其输入端位置与所述转子供电接收线圈的引出线相连接。所述定子包括定子壳体、定子供电发射线圈、定子绝缘环、定子驱动线路板;所述定子壳体内侧与所述定子供电发射线圈贴紧,所述定子供电发射线圈间通过定子绝缘环间隔开;所述定子驱动线路板装配于定子壳体上方凹槽内,其输出端位置与所述定子供电接收线圈引出线相连接。

并且,所述定子驱动线路板将外部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交流电转换成交变的电磁波传入定子供电发射线圈,将电能以无线电磁波形式发出,与其对应的所述转子供电接收线圈接收到了电磁波能量,转换成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稳压,并将稳压后的直流电传输到所述转子驱动线路板中,由其引出线引出。

并且,所述的导电滑环还包括转子轴承、定子轴承,所述定子壳体内侧通过定子轴承配合连接所述转子;所述转子轴外侧通过转子轴承配合连接所述定子。

并且,所述定子还包括定子后盖、定子前盖、定子外壳;所述定子外壳套设到所述定子壳体上;所述定子前盖、定子后盖上沟槽均设置有O形圈,且分别固定于定子壳体前后端。

并且,所述定子还包括定子止转片;所述定子止转片通过螺钉固定于定子后盖的螺孔上。

并且,所述转子供电接收线圈与定子供电接收线圈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水平于旋转轴排列。

并且,所述转子驱动线路板的引出线从转子轴预设导线线孔内穿出。

并且,所述定子驱动线路板的引出线从定子壳体预设导线线孔内穿出。

并且,所述引出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转子/定子驱动线路板上的输入端位置、输出电线焊接位置上。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相对旋转的两个物体间进行无接触式旋转导电传输,此种结构不限制于传输电源信号,同时又可以传输通讯、数字信号间的传输;

2.供电发射线圈与供电接收线圈结构采用水平于旋转轴排列,此种结构可满足于不同线数要求的场合;

3.无接触式等于无摩擦无限期地延长了旋转导电滑环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电接触式导电滑环的工作寿命短的问题,解决了机械电接触式的导电滑环在运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导电刷频繁地相互运动摩擦,接触部分出现磨损,导致导电滑环无法正常传输电源信号及通讯信号,或电接触连接失效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接触式旋转导电滑环,其包括转子、及定子。

所述转子包括转子轴1、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转子绝缘环3、转子固定环4、转子驱动线路板5、转子轴承6。首先,将转子轴1与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利用过渡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将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的连接导线从转子轴1预设导线线孔里穿出,转子绝缘环3穿过转子轴1与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装配贴紧,转子绝缘环3与转子轴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压合连接,转子轴1上可装配多个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及多个绝缘环3,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与转子绝缘环3依次按此种方式装配,最后将转子固定环4与转子轴1采用过盈压合连接在一起,将转子轴承6装入转子轴1采用过盈压合连接。将转子驱动线路板5装在转子轴1上,用螺钉连接固定,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引出两根线连接到转子驱动线路板5上面的输入端位置,转子驱动线路板5上的另外两根引出线为电源的输出线,引出线分别引出至转子轴1的外部,引出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转子驱动线路板5上的输入、输出电线焊接位置上,转子部分组装完成。

所述定子包括定子壳体7、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定子绝缘环9、定子固定环10、定子驱动线路板11、定子轴承12、定子后盖13、O形圈14、定子前盖15、定子外壳16、定子止转片17。首先,将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装进定子壳体7,将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的连接导线从定子壳体7预设导线线孔里穿出壳体的外围,定子绝缘环9装入定子壳体7与定子供电发射线圈贴紧,定子绝缘环9与定子壳体7采用过盈配方式压合连接,定子壳体7内可装配多个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及多个绝缘环9,且间隔设置,最后将定子固定环10装入定子壳体7内采用过盈压合连接在一起,将定子轴承12装入定子壳体7内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将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装在定子壳体7上,用螺钉连接固定,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的引出的两根线连接到定子驱动线路板11上面的输出端位置,定子驱动线路板11上的另外两根引出线为电源的输入线,引出线分别引出至定子外壳的外部,引出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定子驱动线路板11上的输入、输出电线焊接位置上,定子部分组装完成。

将组装完成的转子与定子进行装配,组装完成后定子穿过轴子轴1,使定子壳体1与转子轴承6相配合,定子轴承12与转子轴1相配合,轴承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定子壳体7与定子外壳16相配合,定子后盖13上沟槽内装入O形圈14,定子后盖13与定子外壳16、定子壳体7配合,将定子后盖13用螺钉连接固定在定子壳体7上,定子前盖15上沟槽内装入O形圈14,定子前盖15与定子壳体7、定子外壳16相配合,将定子前盖15用螺钉连接固定在定子壳体7上,将转子驱动线路板与定子驱动线路板上的引出线18从预设线孔内穿出,将定子止转片17装入定子后盖13的螺孔上组装完成。

本实施例适用于在相对旋转的两个物体间进行无接触式旋转导电传输。原理:定子驱动线路板11将引入线的电源(交流电、直流电)传输到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中,定子驱动线路板11将外部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交流电转换成交变的电磁波传入定子供电发射线圈8将电能以无线电磁波形式发出,与其对应的转子供电接收线圈2接收到了电磁波能量转换成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稳压,并将稳压后的直流电并传输到转子驱动线路板5中,再由转子驱动线路板5的引出线传输到需供电的设备中。此种结构不限制于传输电源信号,同时又可以传输通讯、数字信号间的传输。同时,供电发射线圈与供电接收线圈结构采用水平于旋转轴排列,此种结构可满足于不同线数要求的场合。

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安装方式及位置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