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硅片加工效率的花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057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硅片加工效率的花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硅片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硅片加工效率的花篮。



背景技术:

随着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行业对电池片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一般靠人工对花篮逐片逐片地装载硅片、卸载硅片,工作效率低,并且在装载过程中,由于用力过猛或拆装时偏移安装孔,导致硅片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提高硅片加工效率的花篮,其能提高硅片拆装效率,降低硅片破碎率。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硅片加工效率的花篮,包括有花篮主体、装卸结构,花篮主体包括底板、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一组相互平行的第一花篮杆、一组相互平行的第二花篮杆,支撑板底端垂直且固定连接底板,各支撑板的顶端均开设有竖向的第一槽位,第一槽位的两内侧均设有纵向的第一导轨;各支撑板还均设有两条横向的第二导轨,两第二导轨分别位于第一槽位的两侧,两第二导轨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花篮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支撑板,第二花篮杆设于第一花篮杆上方,第二花篮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板上的第二导轨滑动连接;装卸结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侧板、两个结构相同的盖板,各侧板的顶端均开设有竖向的第二槽位;第二槽位的两内侧均设有纵向的第三导轨,各侧板的下部均设有安装孔;各盖板设有夹持面,夹持面设有夹持齿,相邻夹持齿之间形成夹持位;其中一盖板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侧板上的安装孔内,另一盖板的两端部分别设于两侧板上的第二槽位内、与第三导轨滑动连接;两盖板的夹持面对向设置。

进一步地,夹持位的上部呈开口朝上的喇叭形,夹持位的下部呈矩形。

进一步地,盖板的夹持面还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位于夹持位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相邻夹持齿之间的距离为3.5mm-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盖板与侧板之间可自由组合成装卸结构,装卸结构可自由安装在花篮主体上。先把硅片装载在装卸结构上,然后再把装卸结构组合在花篮主体上,使硅片转移到花篮主体上,然后拆掉装卸结构,对花篮主体内的硅片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装上装卸结构,利用装卸结构卸下硅片。本实用新型可对所有的硅片同步装载及卸下,加工效率高,硅片破碎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花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花篮主体100,底板101,支撑板102,第二花篮杆103,第一花篮杆104,第二导轨105,第一槽位106,第一导轨107,装卸结构200,侧板201,盖板202,安装孔203,第二槽位204,第三导轨205,夹持齿206,夹持位207,固定槽2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硅片加工效率的花篮,包括有花篮主体100、装卸结构200,花篮主体100包括底板101、两个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02、两个相互平行且结构相同的第一花篮杆104、两个相互平行且结构相同的第二花篮杆103。两支撑板102的底端均垂直底板101,两支撑板102的底端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底板101,两支撑板102的顶端开设有竖向的第一槽位106,第一槽位106的两内侧边设有纵向的对称设置的第一导轨107;两支撑板102还设有一组横向的第二导轨105,两第二导轨105分别位于第一槽位106的两侧,两第二导轨105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花篮杆104的两端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支撑板102,第二花篮杆103位于第一花篮杆104上方,第二花篮杆103的两端部分别与两第二导轨105滑动连接,第二导轨105上设有锁定装置(图中未标出),锁定装置可以使第二花篮杆103定位。第二花篮杆103可以在对加工硅片时,从硅片顶部限定硅片的位置,需要卸下硅片时,移动第二花篮杆103的位置,使第二花篮杆103不再对硅片起到限定的作用。装卸结构200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侧板201、两块结构相同的盖板202,侧板20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槽位204;第二槽位204的两相对内侧边设有两条对称设置的第三导轨205,两侧板201的下部均设有一个矩形的安装孔203;优选地,各侧板201的外侧面上还设有把手(图中未标出),方便把装卸结构200提起。盖板202的其中一面为夹持面,夹持面上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条形的夹持齿206,相邻夹持齿206之间形成用于限定硅片的夹持位207;其中一盖板202的一端从侧板201的安装孔203穿插进去,然后再穿进另一侧板201的安装孔203内,最终该盖板202的两端部均插设于安装孔203内,安装孔203内设有锁定装置(图中未标出),锁定装置可以把该盖板202的端部锁定在安装孔203内。另一盖板202的两端部设于第二槽位204内、与第三导轨205滑动连接;具体地,该盖板202的端部从第二槽位204的上部沿着第三导轨205滑进第二槽位204内,第三导轨205设有锁定装置,可以锁定该盖板202的端部的位置。两盖板202的夹持面对向设置,以便对硅片的上端与下端同时起到固定作用。盖板202的宽度小于两第一花篮杆104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装卸结构200往上提升时,盖板202碰到第一花篮杆104。本实用新型的盖板202与侧板201之间可自由组合成装卸结构200,装卸结构200可自由安装在花篮主体100上。先把硅片装载在装卸结构200上,然后再把装卸结构200组合在花篮主体100上,使硅片转移到花篮主体100上,然后拆掉装卸结构200,对花篮主体100内的硅片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装上拆卸结构,利用装卸结构200卸下硅片。本实用新型可对所有的硅片同步装载及卸下,加工效率高,硅片破碎率低。

进一步地,夹持齿206的顶端呈收缩状,优选地,呈等腰梯形,以使夹持位207的上部呈开口朝上的喇叭形,方便硅片进入。夹持位207的下部呈矩形,这可以增大与硅片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降低硅片破碎率。

进一步地,盖板202的夹持面上还设有固定槽208,固定槽208的具体深度视所需加工的硅片大小而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确定。固定槽208位于夹持位207的正下方,硅片的下端还可以进入固定槽208内,固定作用更稳定,降低硅片破碎率。

进一步地,在抽取硅片过程中,相邻的硅片距离太近,其正面PN结会与相邻片进行摩擦,导致电性能损失,因此,相邻夹持齿206之间的距离为3.5mm-5mm,优选为4.5mm。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