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146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的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从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即现代端子雏形诞生开始,国外就已经有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始致力于各种连接技术的研发。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的雏形,到21世纪初期,轨道式接线端子逐渐完善,2005年,我国研制了世界水平的轨道式接线端子,所以,轨道式接线端子在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

但现有的轨道式接线端子,在使用时间过长时,不能够有效地进行通风散热,导电内环与芯线连接不充分,降低了导通效果,螺钉防护措施不足,未接通电源时便容易脱落,绝缘外壳阻电特性低,在轨道式接线端子工作时容易触电。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本体的下端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端连接有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的上端固定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的上端安装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延伸至最上端设有电流板,且所述金属块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一侧设有导体棒,且所述套环延伸至上端对称安装有夹线条,所述夹线条的上端连接有螺钉引导板,所述螺钉引导板的上侧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下端设有螺帽,所述圆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外接板,所述螺帽的下端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下端嵌入有螺纹,所述接线端子本体的左侧中部设有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内壁套接有标记牌,所述绝缘外壳的中部设有导管,且所述导管延伸至最下端连接有通用脚,所述接线端子本体的最右侧下端设有导电棒。

所述导电棒的上端设有导电内环,且所述导电内环与所述导电棒紧密连接。

所述导电内环的上端设有三角刺,且所述三角刺与导电内环紧密连接。

所述外接板的下端设有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在外接板上均匀分布。

所述电流板的上端设有检测井,且所述检测井与电流板电性连接。

所述金属块的前端中部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与金属块紧密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平面对支座的支撑作用,对轨道式接线端子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块和导线均为铜材料,接线端子排在温度波动较大时仍具有良好的连接特性,因为这样能避免因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热膨胀,因而也就能避免在端子中产生机械应力,避免了螺钉的脱落,其次,通过绝缘外壳的设置,对装置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利用设置三角刺,以交叉的方式刺入导线与其芯线接触,可以获得良好的导通效果,且不会发生刺断导线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新型的套环及导电内环两端均呈开放状,提高了导电特性。

4、本实用新型利用通风孔和散热孔的特性,在轨道式接线端子使用时间过长,大量发热时,能够有效的对轨道式接线端子进行通风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轨、2-支撑平面、3-喷射孔、4-金属块、5-套环、6-导体棒、7-导电棒、8-导电内环、9-三角刺、10-夹线条、11-通风孔、12-螺钉引导板、13-圆筒、14-电流板、15-检测井、16-标记牌、17-绝缘外壳、18-导管、19-通用脚、20-螺帽、21-螺柱、22-螺纹、23-散热孔、25-外接板、26-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本体1,所述接线端子本体1的下端固定有导轨26,所述导轨26的上端连接有支撑平面2,所述支撑平面2的上端固定有金属块4,所述金属块4的上端安装有喷射孔3,所述喷射孔3延伸至最上端设有电流板14,且所述金属块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套环5,所述套环5的一侧设有导体棒6,且所述套环5延伸至上端对称安装有夹线条10,所述夹线条10的上端连接有螺钉引导板12,所述螺钉引导板12的上侧安装有圆筒13,所述圆筒13的下端设有螺帽20,所述圆筒1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外接板25,所述螺帽20的下端连接有螺柱21,所述螺柱21的下端嵌入有螺纹22,所述接线端子本体1的左侧中部设有绝缘外壳17,所述绝缘外壳17内壁套接有标记牌16,所述绝缘外壳17的中部设有导管18,且所述导管18延伸至最下端连接有通用脚19,所述接线端子本体1的最右侧下端设有导电棒7。

所述导电棒7的上端设有导电内环8,且所述导电内环8与所述导电棒7紧密连接,通过导电内环8对导电棒7的吸附作用,能够增强轨道式接线端子的导电性。所述外接板25的下端设有通风孔11,且所述通风孔11在外接板25上均匀分布,利用通风孔11在外接板25上均匀分布,能够对装置进行通风散热处理。所述电流板14的上端设有检测井15,且所述检测井15与电流板14电性连接,通过检测井15对通过的电流进行检测,能够保证装置的电流接通。所述导电内环8的上端设有三角刺9,且所述三角刺9与导电内环8紧密连接,利用三角刺9交叉的方式刺入导线与其芯线接触,可以获得良好的导通效果。所述金属块4的前端中部设有散热孔23,且所述散热孔23与金属块4紧密焊接,利用散热孔23的大面积散热,能够将运行装置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工作原理:首先,将电流板14进行适度的检测,确定其工作正常,当有电流通过时,将绝缘外壳17与轨道式接线端子紧密连接,确定电流不会导致工作人员触电,然后,通过检测井15对轨道式接线端子进行检测,工作正常时,检测井会发出信号灯,通过通用脚19对轨道式接线端子的支撑作用,能够较好的保护装置,其次,轨道式接线端子开始工作后,将通风孔11打开,这样能将轨道式接线端子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然后,放置三角刺9,以交叉的方式刺入导线与其芯线接触,可以获得良好的导通效果,且不会发生刺断导线的现象,通过新型的套环5及导电内环8两端均呈开放状,从而提高了轨道式接线端子的导电特性,在轨道式接线端子工作前,适量检测螺柱21与螺帽20,确保其固定连接,利用螺钉引导板12对螺钉的放置,即能对装置进行固定。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