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包线涂漆烘干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3640发布日期:2018-06-16 00:5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漆包线涂漆烘干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涂漆烘干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漆包线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漆包线进行绝缘漆的涂抹,涂漆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烘干并冷却。漆包线在烘干机内产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漆液中的溶剂蒸发,漆基交联、闭环与裂解,最终形成漆膜。烘干过程中,炉温分布对烘干结果很重要。此外烘干炉的温度会对涂漆装置产生影响,影响漆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漆包线涂漆烘干冷却装置,以保证烘干炉出口位置温度平稳过渡并减小其对涂漆毛毡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漆包线涂漆烘干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烘干炉和冷却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烘干炉之间设有涂漆件,所述涂漆件包括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上端的涂漆毛毡以及位于所述涂漆毛毡和所述烘干炉之间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烘干炉入料口相对所述隔热板设置,所述冷却管位于所述烘干炉出料口一端,所述冷却管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冷却管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所述套管以及所述冷却管形成开口朝向所述烘干炉一侧的腔体,所述冷却管上靠近所述烘干炉一侧设有进风孔,所述腔体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隔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涂漆毛毡上方设有漆箱,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开孔,所述挡板下端设有漆液回收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隔热板包括主体部、靠近所述烘干炉一侧的隔热部以及靠近所述涂漆毛毡一侧的凸起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凸起部包括由所述主体部中心处向外辐射延伸的多个筋条,所述筋条一端与所述涂漆毛毡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隔热部由石英纤维气凝胶毡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套管上还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所述套管对称设置,所述开孔一侧设有冷却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冷却风机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上与所述冷却风机相对位置设有滤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减小了烘干炉出口处温度波动,减小了烘干炉温度对涂漆毛毡的影响、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避免涂漆毛毡对漆包线产生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热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料管;2、烘干炉;3、冷却管;31、套管;32、冷却风机;33、滤网;34、隔板;35、进风孔;36、风扇;4、涂漆件;41、挡板;42、涂漆毛毡;43、隔热板;431、通孔;432、主体部;433、隔热部;434、凸起部;44、漆箱;45、漆液回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漆包线涂漆烘干冷却装置包括进料管1、烘干炉2和冷却管3,烘干炉2位于进料管1和冷却管3之间。进料管1与烘干炉2之间设有涂漆件4,涂漆件4包括挡板41、位于挡板41上端的涂漆毛毡42以及位于涂漆毛毡42和烘干炉2之间的隔热板43。隔热板43中部设有通孔431,漆包线穿过该通孔431。烘干炉2入料口相对隔热板43设置,冷却管3位于烘干炉2出料口一端,冷却管3上设有套管31,套管31与冷却管3间设有隔板34,隔板34、套管31以及冷却管3形成开口朝向烘干炉2一侧的腔体,冷却管3上靠近烘干炉2一侧设有进风孔35,腔体内设有风扇36,风扇36的出风口朝向隔板34一侧。风扇36吸入的外界的冷风被隔板34阻挡并经过进风孔35流入冷却管3内,于烘干炉2出口处气体混合后对漆包线进行初步降温。

涂漆毛毡42上方设有漆箱44,挡板41上设置有开孔,挡板41下端设有漆液回收槽45。漆箱44内存有漆液以对涂漆毛毡42进行补充,漆液回收槽45用来回收滴下的漆液,以提高材料利用率。

隔热板43包括主体部432、靠近烘干炉2一侧的隔热部433以及靠近涂漆毛毡42一侧的凸起部434。主体部432为圆柱形板结构,凸起部434包括由主体部432中心处向外辐射延伸的多个筋条,筋条一端与涂漆毛毡42相抵。空气可通过筋条间的间隙穿过,避免热量在此处聚集改变涂漆毛毡42整体上的漆液粘度一致性,以保证漆层的均匀。隔热部433由石英纤维气凝胶毡制成,耐腐蚀性好。

冷却管3上还设有开孔,开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冷却管3对称设置,开孔一侧设有冷却风机32。冷却风机32吹风穿过开孔进入冷却管3内,在穿过开孔处时,气流产生紊乱并流入冷却管3,冷却管3内的气体流向不均匀并在管壁的反弹作用后沿管道向两端发散,延长了漆包线的风冷时间。冷却风机32位于套管31内,套管31上与冷却风机32相对位置设有滤网33,避免了灰尘等杂质在漆包线未完全冷却的情况下沾染到漆层表面难以清除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