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7974发布日期:2018-10-13 00:0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体。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其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至关重要。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动力电池系统失效问题是水导致的,电池箱内部存在的水会导致电路短路、金属件腐蚀等问题。目前解决防水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电池箱体采用密封防护设计,防止液态水进入,但是对水蒸气的防护效果较差,在长期的使用寿命周期内,电池箱内部的水蒸气含量会越来越多,当电池箱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在上盖凝结成水滴,并滴落到模组、导电连接片(busbar)、线束等部位,造成短路、金属件腐蚀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其能够防止箱体的上盖产生的冷凝水从上盖的正上方滴落至箱体内部的下部空间内,降低对箱体内部的导电部件造成短路和腐蚀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体,其包括上盖,上盖包括上周壁和与上周壁连接的至少一个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顶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中,与现有技术中的箱体的水平的顶壁相比,倾斜顶壁有效地防止了冷凝水从上盖的正上方滴落至箱体内部的下部空间内,大大降低了对箱体内部的导电部件造成短路和腐蚀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主视图,其中箱体内部设有多个电池模组。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剖开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排水阀。

图3是倾斜顶壁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盖 2下箱体

11上周壁 21下周壁

12倾斜顶壁 211汇流道

121导流槽 22底壁

H深度 3排水阀

W宽度 M电池模组

122亲水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包括上盖1,上盖1包括上周壁11和与上周壁11连接的至少一个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顶壁1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中,上盖1的倾斜顶壁12的设计使得冷凝水能够沿着倾斜顶壁12滑落至上周壁11并顺着上周壁11向下滑动,与现有技术中的箱体的水平的顶壁相比,倾斜顶壁12有效地防止了冷凝水从上盖1的正上方滴落至箱体内部的下部空间内,大大降低了对箱体内部的导电部件造成短路和腐蚀的风险。

上盖1的倾斜顶壁12和上周壁11有多种布置形式,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倾斜顶壁12直接与上周壁11连接的形式;或者也可以为相交于一点的四个倾斜顶壁12与上周壁11连接的形式。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倾斜顶壁12为两个且相对布置,相对布置的两个倾斜顶壁12的相对的两端连接在一起且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倾斜顶壁12不共面。当然倾斜顶壁12和上周壁11还可以为其它的组合形式,并不限于此。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中,各倾斜顶壁12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导流槽121,各导流槽121从倾斜顶壁12的内表面向内凹入并沿倾斜顶壁12的倾斜方向延伸。多个导流槽121的设置既能够对冷凝水的流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又能够增加冷凝水与上盖1的倾斜顶壁12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各导流槽121的表面结合有亲水覆层122。亲水覆层122通过在导流槽121的表面涂覆亲水材料形成。亲水材料选自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锡、纳米氧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亲水覆层122的水接触角小于45度,优选地,小于10度,亲水覆层122能够增加冷凝水与导流槽121的吸附力,同时促进冷凝水在导流槽121表面上铺展和流动,同时减小冷凝水的流动阻力,有助于冷凝水沿着导流槽121向下流动。

参照图1和图2,箱体还包括:下箱体2,固定设置于上盖1的下方。

下箱体2包括下周壁21和底壁22,下箱体2的下周壁21设有汇流道211,从下周壁21的上端向下延伸。下箱体2的下周壁21的汇流道211沿左右方向突出于上盖1的上周壁11。当冷凝水沿着上盖1的上周壁11流动下来时,上盖1与下箱体2对接,冷凝水流动至下箱体2的下周壁21的汇流道211内,有效地防止冷凝水与下文所述的箱体内部的电池模组M接触,防止了电池模组M以及其它导电部件与水接触而发生短路,同时防止了金属件被冷凝水腐蚀。

如图1所示,箱体还包括:排水阀3,设置于下箱体2的下周壁21的下端并连通于汇流道211。排水阀3具有单向排水功能,能够将下箱体2的汇流道211内的水排出箱体外,且排水阀3还具有防止外部水分或灰尘进入到箱体内的功能。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中,箱体设置成将至少一个电池模组M固定于下箱体2并收容于下箱体2和上盖1内。

各倾斜顶壁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度-45度。优选地,夹角为0.5度-10度。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中,导流槽121可以设计成多种形状,优选地,导流槽121呈V形形状。

导流槽121向内凹入的深度H为0.1mm-5mm,优选地,向内凹入的深度H为0.2mm-2mm;导流槽121的开口处的宽度W为0.1mm-10mm。优选地,开口处的宽度W为0.2mm-2mm。

亲水覆层122的厚度为1μm-2000μm。优选地,厚度为5μm-200μm。

上盖1为钣金件。上盖1的材质选自铝合金和镁合金中的一种。当然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它的复合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