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149发布日期:2018-08-17 22:3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包括传动机构、触头系统和操作机构,传动机构主要用于开关的合、分闸操作,当一路电源出现问题时通过手动或电动操作机构实现开关的分闸,当电源故障排除后通过手动或电动操作机构实现开关的合闸。现有自动转换开关中的手动操作机构,其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结构复杂,传动部件的数量较多,成本偏高,不利于生产与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方便装配且生产、制造成本低的自动转换开关,其可通过手动操作机构驱动传动连接件,使得传动机构在对应触头系统第一触头位置的第一机构位置和对应触头系统第二触头位置的第二机构位置之间转换,无需其它传动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包括传动机构、触头系统和手动操作机构;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一对颊板、第一弹簧连杆机构、第二弹簧连杆机构、一凸轮主轴机构和一传动连接件;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结构相同,在凸轮主轴机构的两侧对称设置在一对颊板上,并分别与凸轮主轴机构连接;凸轮主轴机构与触头系统连接;传动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连接;

所述的触头系统具有接通第一电源的第一触头位置和接通第二电源的第二触头位置,由凸轮主轴机构驱动触头系统在第一触头位置和第二触头位置之间转换;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动操作机构通过驱动所述的传动连接件,使得传动机构在对应触头系统第一触头位置的第一机构位置和对应触头系统第二触头位置的第二机构位置之间转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各包括有一用于驱动各自的弹簧进行储能的杠杆,所述的杠杆转动支撑在一对颊板上,杠杆包括分别与一对颊板铰接且沿杠杆径向延伸的两侧板、连接两侧板且沿杠杆轴向延伸的顶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连接件包括一呈直板状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铰接;所述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与颊板相对固定设置的操作面板和转动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手柄;所述的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一沿着垂直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两者的布置方向延伸的长条孔,手柄转动支撑在操作面板上,在手柄上延设有操作轴,在操作面板上开设有一以手柄的转动支撑点为圆心的圆弧孔,操作轴穿过圆弧孔后与长条孔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板的两端分别构成有正向折弯板和反向折弯板,铰接轴穿设在正向折弯板和反向折弯板之间形成的安装孔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杠杆的两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的侧板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的侧板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固定在一对颊板的其中一颊板上的支撑轴台、一与支撑轴台位置相对应且固定在连接杆上的操作轴台以及一操作杆,所述的操作杆的端部开设有操作槽,所述的操作轴台容设在操作槽的一端,所述的支撑轴台容设在操作槽的另一端,操作杆以支撑轴台为中心转动从而驱动操作轴台动作,进而带动连接杆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用户可通过手动操作机构驱动传动连接件使得传动机构在对应触头系统第一触头位置的第一机构位置和对应触头系统第二触头位置的第二机构位置之间转换,实现两路电源的切换,无需其它传动部件,因此具有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方便装配且生产、制造成本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爆炸图。

图2a为实施例1中所述连接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实施例1中所述连接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手动操作机构与传动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手动操作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5a为传动机构位于第一机构位置时手柄状态图。

图5b为传动机构位于第一机构位置时手柄与连接板配合状态图。

图5c为传动机构位于第一机构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传动机构向第二位置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7a为传动机构位于第二机构位置时手柄状态图。

图7b为传动机构位于第二机构位置时手柄与连接板配合状态图。

图7c为传动机构位于第二机构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传动机构结构图。

图9为实施例2传动机构与手动操作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中: 1.颊板、11.弧形槽、12.轴台、13.转动孔、14. 支撑轴台;2.凸轮主轴机构、22. 凸轮、23.凸轮臂;3.上连杆;4.下连杆、41.滑槽;5.弹簧;6.电磁铁、61.动铁芯、62.传动轴;7.挂环;8.杠杆、81.杠杆轴台、82.顶板、83.杠杆轴、84.铰接孔、85.转动支撑槽、86.侧板、87.轴槽;9.连接板、91.安装孔、92.长条孔、93.反向弯折板、94.正向弯折板、95. 铰接轴; 20.连接轴;30.手柄、301.操作轴、302.回转轴;40.连接杆、401.操作轴台;50.操作杆、501.操作槽;60.操作面板、601.回转孔、602.圆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目前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包括触头系统、传动机构和手动操作机构。

触头系统可在第一触头位置和第二触头位置之间转动,当触头系统位于第一位置时,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合闸而第二电源分闸状态(即第一电源接通),当触头系统位于第二位置时,自动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合闸而第一电源分闸状态(即第二电源接通)。

如图1,传动机构包括一对颊板1、第一弹簧连杆机构、第二弹簧连杆机构、一凸轮主轴机构2和一传动连接件;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结构相同且位于凸轮主轴机构2的左右两侧,一对颊板1设置在凸轮主轴机构2的前后两侧并分别与凸轮主轴机构2连接;凸轮主轴机构2与触头系统连接;传动连接件分别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所述的手动操作机构通过驱动所述的传动连接件9,使得传动机构在第一机构位置和第二机构位置之间转换。传动机构位于第一机构位置时,对应的触头系统位于第一触头位置,即第一电源接通,传动机构位于第二机构位置时,对应的触头系统位于第二触头位置,即第二电源接通。

如图1,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结构中:

颊板1为两块面对面设置的固定板。

凸轮主轴机构2包括与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连接的主轴(图中未示出)和套设固定在主轴端部的凸轮22,凸轮22上具有两个以主轴为转动中心对称设置的凸轮臂23,凸轮臂23分别与下面将要提到的各自对应的上连杆3铰接,颊板1上开设有用于供凸轮22转动的转动孔13。颊板1上还开设有两个以转动孔13为对称设置的弧形槽11,每个弧形槽11分别与下面将要提到的各自对应的下连杆4在颊板1上的支承点为中心,两个弧形槽11构成“八”字形,每个弧形槽11的顶部和底部构成对下面将要提及的连接轴20的限位。

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结构相同,位于凸轮主轴机构2的左右两侧且对称设置,每一弹簧连杆机构各包括电磁铁6、弹簧5、转动支承在颊板1上并由电磁铁6驱动的杠杆8和一端支承在颊板1上而另一端与凸轮主轴机构2铰接的连杆系统;所述的连杆系统包括上连杆3和下连杆4,下连杆4的端部沿下连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1,上连杆3的端部设置有连接轴20,连接轴20在滑槽41内滑动设置,上连杆3和下连杆4通过连接轴20连接;弹簧5的一端挂置在杠杆8上,另一端挂置在连接轴20上。电磁铁6的动铁芯61上穿设有传动轴62,一对挂环7的一端套设在传动轴62的两端,另一端套设在杠杆8两侧延设的杠杆轴台81上。杠杆8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大致以其在颊板1上的支承点为中心的侧板86和连接两侧板86的顶板82,其中:两侧板86沿杠杆8的径向延伸、顶板82沿杠杆8的轴向延伸,所述的杠杆轴台81设置在侧板86上,所述的顶板82上开设有轴槽87,弹簧5的一端挂置在杠杆8的杠杆轴83上,所述的杠杆轴83沉设在轴槽87中,在侧板86上还开设有铰接孔84、转动支撑槽85,铰接轴95穿设在铰接孔84中,转动支撑槽85与颊板1的外侧面上延设的轴台12相配合,使得杠杆8可转动地支承在颊板1上。

实施例1:

如图1、图2a、图2b、图3、图4、图5a、图5b、图5c、图6、图7a、图7b、图7c,传动连接件包括一呈直板状的连接板9,所述的连接板9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8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8铰接,连接板9两端的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形成联动。

手动操作机构包括与颊板1相对固定设置的操作面板60和转动设置在操作面板60上的手柄30;所述的连接板9的中部开设有一沿着垂直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和第二弹簧连杆机构两者的布置方向延伸的长条孔92,手柄30上设置有偏心操作轴301和回转轴302,操作面板60上开设有回转孔601和以手柄30的转动支撑点为圆心的圆弧孔602,回转轴302插入操作面板60上的回转孔601中,手柄30转动支撑在操作面板60上,操作轴301穿过圆弧孔602后与长条孔92相配合。当在图5a位置顺时针转动手柄30时,操作轴301在圆弧孔602内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同时在长条孔92的一端向另一端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板9从图5a位置向上运动至图7a位置。当在图7a位置逆时针旋转手柄30时,操作轴301在圆弧孔602内滑动,同时在长条孔92中滑动,从而带动连接板9从图7a位置向下运动至图5a位置。

所述的连接板9的两端分别构成有正向折弯板94和反向折弯板93,铰接轴95穿设在正向折弯板94和反向折弯板93之间形成的安装孔91后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杠杆8的两侧板86上。

实施例2:

如图8、9,所述的传动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接杆40,每根连接杆40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8的侧板86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的杠杆8的侧板86铰接。

所述的手动操作机构包括固定在一对颊板的其中一颊板1上的支撑轴台14、一与支撑轴台14位置相对应且固定在连接杆40上的操作轴台401、以及一操作杆50,所述的操作杆50的端部开设有U形的操作槽501,所述的操作轴台401容设在操作槽501的一端,所述的支撑轴台14容设在操作槽501的另一端,操作杆50以支撑轴台14为中心转动从而驱动操作轴台401动作,进而带动连接杆40动作。当需要手动操作时,将U形的操作槽501插入支撑轴台14,从而使操作杆50绕着支撑轴台14来回摆动,通过连接杆40上的操作轴台401,带动连接杆40在图8位置前后移动,实现传动机构在第一机构位置和第二机构位置之间转换。

下面针对实施例1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过程:见图3、图4、图5a、图5b、图5c,触头系统处于第一触头位置上(传动机构位于第一机构位置,第一电源接通),此时左侧的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在弹簧5的作用下使连接轴20处于左侧弧形槽11的下端极限位置,同时,连接轴20大致处于上连杆3和下连杆4的直线位置上,即左侧的第一弹簧连杆机构的上连杆3和下连杆4呈直线的死点位置,使得凸轮主轴机构2能够可靠的保持在此位置;而右侧的第二弹簧连杆机构在弹簧5的作用下使连接轴20处于右侧弧形槽11的上端极限位置,此时右侧的第二弹簧连杆机构的下连杆3和上连杆4呈弯曲状。

见图3,手动驱动传动机构向第二机构位置运动,即驱动触头系统向第二触头位置(第二电源接通)动作时,在图5a位置驱动手柄30顺时针转动,驱动连接板9向右移动,如图6,带动左右两侧的杠杆8一起联动,均顺时针转动。左侧弹簧5在左侧杠杆8上的挂置点还未运动过左侧上、下连杆延长线(上、下连杆呈直线的死点位置)之前,由于死点位置的存在,左右传动机构的上、下连杆的位置均保持不变;当左侧弹簧5在左侧杠杆8上的挂置点运动过左侧上、下连杆延长线之后,连接轴20在弹簧5作用力下沿弧形槽11向上运动,连接轴20脱离死点位置,驱动凸轮主轴机构2顺时针转动。

左侧第一弹簧连杆机构在左侧弹簧5作用下,上连杆3快速逆时针转动,直到连接轴20动作至左侧弧形槽11的上端被限位;右侧第二弹簧连杆机构同样在右侧弹簧5作用下,上连杆3快速逆时针转动,直到连接轴20动作至右侧弧形槽11的下端被限位,此时连接轴20大致处于上连杆3和下连杆4的直线位置上,即死点位置,传动机构到达第二机构位置,如图7a;驱动凸轮主轴机构2在左右下连杆4的推动下快速转动,带动触头系统中的动触头从一侧合闸快速切换到另一侧合闸,即使得触头系统从第一触头位置切换至第二触头位置,并可靠的保持在此位置。

传动机构从第二机构位置运动到第一机构位置,即触头系统从第二触头位置转换到第一触头位置时,只需手动驱动手柄30从图7a位置逆时针转动至图5a位置,传动机构的运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动作原理相同,不再累述。

实施例1中,所述的操作面板60相对颊板1固定,操作面板60可以是面板的一部分。另外,实施例2中的手动操作机构不限于设置在图9所示位置的左侧,也可以设置在图9所示位置的右侧颊板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