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嵌入保持架的模块化接触嵌件的插式连接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0716发布日期:2018-12-22 08:0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具有嵌入保持架的模块化接触嵌件的插式连接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与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式连接的插式连接器部件。

背景技术

这种插式连接器部件包括保持架和多个嵌入该保持架的模块化接触嵌件,这些接触嵌件分别具有一个可沿插接方向与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连接的插接区段,该插接区段具有布置在其上的用于与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进行接触的接触元件。

这类保持架用于例如在插式连接器上模块化地容置接触嵌件。可以在这种保持架上布置一或数个接触嵌件,以便连同该保持架共同嵌入插式连接器部件的壳体并且与该壳体连接。以这种方式就能模块化地将接触嵌件相互组合并且通过保持架布置在插式连接器部件中或插式连接器部件上。

这类接触嵌件例如可以具有一或数个电触点。在这个情形中,这些接触嵌件一侧与通往插式连接器之电线连接,另一侧形成插式触点,其可以用来将插式连接器插式地卡入,以便与配对插式连接器部件电接触。

这类模块化接触嵌件的优点在于插式连接器的灵活的可组合性,以及可变的可嵌入性。

例如由de102012110907a1或de202012103360u1已知容置具有模块化接触嵌件的插式连接器部件的保持架。

例如可以在开关柜上使用应用这种保持架来容置模块化接触嵌件的插式连接器部件。这种开关柜例如可以具有推入槽,可以将电气设备推入该推入槽,以便在推入时自动与该推入槽进行接触。为此,在电气设备上例如可以布置有插式连接器部件,其在推入开关柜的推入槽时与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式地卡合并且以这种方式建立电接触。

在采用这种推入槽系统时需要插式连接器,这些插式连接器可以补偿相对较大的制造公差并且可以自动插接在一起。

此外,不同的接触嵌件可以有利地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接触,以便在时间上分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接触元件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对应对配接触元件的接触,也就是若干接触元件在其他接触元件之前进行接触。为此,根据传统方案,不同的接触元件具有不同长度,例如由de19838492a1已知的插式连接器便是这种情形。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与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式连接在一起时,较长的接触元件在较短的接触元件前与对应的对配接触元件卡合,从而以交错的方式进行接触。

由de202010005095a1已知一种插式连接器部件,其中在保持架上容置有接触嵌件。在该保持架上布置有导销,这些导销长度大于容置在该保持架上的接触嵌件,从而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入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这些导销在接触嵌件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一侧上的对应对配接触嵌件卡合前便与导引插口卡合。通过这种提前卡合,在建立电接触的卡合前将插式连接器部件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式连接器部件,其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制造、可以被灵活地嵌入并且实现至少一个接触嵌件的提前接触。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标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嵌入所述保持架的模块壳体和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上的接触支架,所述接触支架沿所述插接方向相对所述模块壳体可动且构成所述接触嵌件的插接区段。

本发明基于以下认识:通过应用模块化接触嵌件来构成插式连接器部件。可以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嵌入保持架并且将其保持在所述保持架中的安装位置中。可以为所述保持架装配不同的接触嵌件,这样就能以这种方式提供经单独调整的不同的插式连接器部件,其中接触嵌件的期望组合被嵌入所述保持架,从而形成具有电触点、光学触点和/或气动触点的插接面。

在这种可灵活调整的插式连接器部件中,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在其位置中可变。这样就能实现一或数个接触嵌件的提前接触,使得在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与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式连接在一起时,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的一或数个靠前的接触嵌件在靠后的其余接触嵌件进行接触前便首先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接触式地卡合。以这种方式就能通过该插入过程使得接触过程交错,这一点使得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相遇以及接触过程简化。

为了提供靠前的接触嵌件,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嵌入所述保持架的模块壳体和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上的相对所述模块壳体可动的接触支架。因此,所述接触嵌件在功能上分为两部分:通过模块壳体建立与保持架的连接,而构成插接区段的接触支架相对模块壳体可动,从而实现对接触嵌件的方位调整。模块壳体被固定地容置在所述保持架上。而接触支架可以在模块壳体上运动,以便以这种方式调整插接区段在接触支架上相对保持架的方位。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触支架被相对所述模块壳体沿所述插接方向弹性预张紧。因此,在起始方位中,所述接触支架处于所述模块壳体上的第一位置中,可以反向于所述弹簧预紧力将所述接触支架从该位置移出,以便例如在插式连接器部件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式地相卡合的情况下对插接区段的方位进行调整。

所述接触支架连同构建在其上的插接区段优选以可移动的方式在所述模块壳体的壳体孔中受导引。所述接触支架被嵌入所述模块壳体并且沿所述插接方向在所述模块壳体上受导引。因此,可以沿插接方向相对模块壳体调整接触支架的方位。

所述接触支架例如具有嵌在所述壳体孔中的支架元件,所述支架元件通过将布置在所述支架元件或所述模块壳体上的导引元件卡入布置在所述模块壳体或所述支架元件上的导引孔沿预设的距离在所述模块壳体上受导引。在一种具体实施方案中,形式为凸起的导引元件例如可以布置在所述支架元件上并且卡入所述模块壳体上的导引孔。所述导引孔例如呈沿插接方向延伸的长孔的形状,使得导引元件沿插接方向在导引孔中可动,并且接触支架相对模块壳体的运动轨迹通过将导引元件卡入导引孔而被预设。

所述接触支架相对所述模块壳体沿插接方向可动,因此,可以实现对构建在该接触支架上的插接区段的方位调整。这一点特别是可以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入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有助于若干插接区段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上的对应插接区段提前卡合。

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支架的插接区段例如可以在所述接触支架的第一位置中相对所述接触支架中的至少另一个的插接区段沿所述插接方向伸出。因此,构建在所述可动接触支架上的插接区段在起始方位中相对其他接触嵌件上的其他插接区段沿所述插接方向伸出。因此,在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沿插接方向装配至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可动接触支架上的伸出的插接区段在其他接触嵌件的其他插接区段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前便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

所述接触支架以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布置在所述接触支架上的插接区段相对所述模块壳体可动从而可以在其方位中进行调整,而其他接触嵌件的插接区段例如相对所述保持架位置固定。因此,无法在这些其他接触嵌件的插接区段的方位中相对保持架对其进行调整,而是将其固定地保持在保持架上。

弹簧元件优选在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支架与模块壳体之间起作用,所述弹簧元件将所述接触支架相对所述接触支架预张紧。当所述接触支架从其第一位置出发朝所述模块壳体运动时,该运动反向于弹簧元件的弹力,使得复位力沿第一位置方向作用。所述弹簧元件例如支撑在所述接触支架上,并且在所述接触支架反向于所述插接方向相对所述模块壳体运动时使得所述弹簧元件受到压力负荷。因此,当所述接触支架从其第一位置移出时,弹簧元件被压缩从而将弹力沿第一位置方向作用于接触支架。

在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支架优选(在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前)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在这个第一位置中,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支架的插接区段例如相对其他接触嵌件的其他插接区段沿插接方向伸出。

在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支架的伸出的插接区段在其他接触嵌件的插接区段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前便首先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这一点可以将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装配过程简化,因为可动接触支架的插接区段在其他插接区段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前便首先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这样就能以错开、交错的方式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进行接触,这一点同样可以减小用于将插式连接器部件插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所需的力。

在所述接触嵌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支架与模块壳体之间起作用的弹力如此地设定大小,使得在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可以挤压所述可动接触支架的插接区段使其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因此,预张紧的弹簧元件的弹力大小能够克服用于将插接区段插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所需的力。因此,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插接区段首先滑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在此过程中,无需沿插接方向相对模块壳体进行明显的调整。

在所述靠前的可动接触支架的插接区段被完全插入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情况下,在进一步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相对所述模块壳体调节所述接触支架并且张紧在所述接触支架与所述模块壳体之间起作用的弹簧元件,直至在插式连接器部件被完全插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的所有接触嵌件均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卡合。

在插式连接器部件被完全插入的情况下,所述可动接触支架的插接区段反向于所述插接方向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出并且处于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插接区段例如与所述其他接触嵌件的插接区段处于近似相同的高度上。

在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取出时,在(当前滞后地)将所述可动接触支架的插接区段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脱离卡合前,首先将方位不变的所述其他接触嵌件的插接区段从所述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拉出。因此,将相对模块壳体可动的插接区段滞后地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拉出,从而以交错的方式解除插式连接器部件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接触。

一或数个接触嵌件原则上可以分别配设有一个模块壳体和一个相对所述模块壳体可动的接触支架。同样可以采用所有接触嵌件均配设有这种模块壳体和相对所述模块壳体可动的接触支架的方案。但同样可以有利地采用一些接触嵌件配设有在方位中可调整的接触支架,而其他接触嵌件配设有固定的插接区段的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基本构思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

图1为具有推入槽的开关柜的示意图,可以将电气设备沿插接方向推入该推入槽;

图2为图1中的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具有保持架和插在其中的接触嵌件的插式连接器部件的视图;

图4为保持件和装配在其上的接触嵌件的视图;

图5为自上方观察的图4中的装置;

图6a为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前的示意图;

图6b为在将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装配至所述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时的示意图;

图6c为被完全插入所述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的所述插式连接器部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7为接触嵌件的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其具有模块壳体和相对该模块壳体可动的接触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开关柜1的示意图,其具有推入槽10。开关柜1例如可以为低压开关设备的组成部分并且可以具有数个推入槽10,可以将不同的电气设备2推入这些推入槽。

可以将电气设备2沿插接方向s推入对应的推入槽10。在此过程中,推入槽10可以为电气设备2提供机械导引,从而在嵌入推入槽10后将电气设备2以导引的方式沿插接方向s推入推入槽10从而推入开关柜1。

如图2示意性地所示,在电气设备2上可以布置有插式连接器部件20,其在将电气设备2推入开关柜1的对应推入槽10时自动与推入槽10内的对应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卡合,从而在电气设备2与开关柜1内之电组件或电子组件之间建立电接触。在将电气设备2推入开关柜1时自动进行接触,而无需装配工采取特别的措施来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插式连接在一起。

由于开关柜1和电气设备2以明显的公差制成,因此,需要如此地设计电气设备2一侧的插式连接器部件20以及开关柜1一侧的对应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使得在将电气设备2推入开关柜1时,插式连接器部件20能够以简单且精确配合的方式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相遇。这种相遇必须在补偿制造公差的情况下实施。

图3示出插式连接器部件20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具有壳体200和嵌入壳体200的保持架3。电线例如可以伸入壳体200,数个与壳体200连通的电线芯线嵌设在该电线中,以便以这种方式与布置在保持架3上的模块化接触嵌件4电接触。

如图4和图5中的具体实施例所示,保持架3用于容置模块化接触嵌件4。接触嵌件4装配在保持架3上且(在朝外突出的插接区段43上)具有接触元件40,其用于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对应对配接触元件插式连接和电接触。

如图4和图5所示,接触嵌件4采用模块化构建方案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接触嵌件4分别具有一个壳体元件42,该壳体元件在指向插式连接器部件20的壳体200的一侧具有插孔41,可以将电线的芯线插入这些插孔以实施电接触。在相对布置的朝外的一侧上,插接区段43以接触元件40伸出壳体元件42,这些插接区段用于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插式地相卡合。

接触嵌件4可以在接触元件40的形式、接触元件40的数目或其基本功能方面有所区别。例如通过接触嵌件4不仅能提供电触点,还能提供例如机械或气动触点。

可以以模块化的方式将接触嵌件4以不同的组合装配在保持架3上。保持架3沿宽度方向b具有相互平行的框架壁部31、32,这些框架壁部沿深度方向q相互间隔且在其间容置接触嵌件4。框架壁部31、32在端侧通过壁部部件33、34相连,从而构成具有开口30的矩形框架,可以沿嵌入方向e将接触嵌件4嵌入该开口。

接触嵌件4沿宽度方向b具有相同的间距尺寸,特别是具有相同的宽度。

在框架壁部31、32上(成对地相对)构建有凹口310、320,可以将具有凸起元件420、421的接触嵌件4推入这些凹口,使得在接触嵌件4布置在保持架3中时,接触嵌件4以其凸起元件420、421分别抵靠在一对相对布置的凹口310、320中。

相对布置的框架壁部31、32的凹口310、320(沿宽度方向b测量)具有不同的宽度x、y(参阅图5)。以这种方式进行编码,该编码使得接触嵌件4只有在预定的方位和定向中才能嵌入框架壁部31、32之间的插槽。这样就能将沿宽度方向b测量的较窄的第一凸起元件420推入第一框架壁部31的凹口310,而布置在壳体元件42的相对的另一侧上的第二凸起元件421由于其宽度y仅能被嵌入第二框架壁部32的凹口320。

在端侧壁部部件33、34上设有紧固点330、331、340、341,其用于将保持架3紧固在插式连接器部件20的壳体200上,并且能够例如借助适宜的螺接将保持架3连同布置在其上的接触嵌件4固定在壳体200上。

在端侧壁部部件33、34上还设有接线装置332、342,其例如可以用来将零线与保持架3连接在一起。

图3至图5中的插式连接器部件20的实施例用于进行说明,但对本发明而言不具有限制性。

在实现本发明的一个插式连接器部件20中,接触嵌件4中的至少一个如此地设计,从而在这个接触嵌件4的插接区段43的沿插接方向s的方位中对其进行调整。以这种方式就能提供相对其他接触嵌件4的其他插接区段43而言较为靠前的插接区段43,使得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插入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时,数个接触嵌件4的插接区段43在其他接触嵌件4的插接区段43之前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卡合。

上述方案在图6a至图6c中示意性示出。

由此,插式连接器部件20一方面具有接触嵌件4a,其固定地布置在保持架3上并且无法在其沿插接方向s的方位中以其插接区段43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至少一个接触嵌件4b如此地设计,使得这个接触嵌件4b之插接区段43可以在其沿插接方向s的方位中发生变化。这一点使得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能在其他接触嵌件4a的插接区段43之前与布置在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保持架3'上的接触嵌件4'卡合。

在图6a所示起始方位中,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相对其他接触嵌件4a的插接区段43沿插接方向s伸出。

如图6b所示,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沿插接方向s装配至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时,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首先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对应接触嵌件4'卡合并且与这个接触嵌件4'接触。

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进一步沿插接方向s插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时,其他接触嵌件4a的插接区段43最终同样会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卡合,其中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反向于插接方向s地朝保持架3运动从而在其相对其他接触嵌件4a的插接区段43的方位中对其进行调整。这一点在图6c中示意性地示出。

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拉出时,上述过程刚好相反地进行。首先,用接触嵌件4a的插接区段43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反向于插接方向s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接触嵌件4'拉出,其中如图6b所示,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首先保留在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对应接触嵌件4'中。在进一步拉出插式连接器部件20时,最终,同样使得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脱离卡合,直至插式连接器部件20最终如图6a所示地完全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分离。

图7示出具有在其沿插接方向s的方位中可调整的插接区段43的接触嵌件4b的实施例。

接触嵌件4b具有模块壳体44,可以将该模块壳体固定地嵌入保持架3并且在嵌入位置中位置固定且方位固定地保持在保持架3上。凸起元件420在两侧朝外伸出模块壳体44,可以用这些凸起元件将模块壳体44嵌入保持架3的框架壁部31、32上的凹口310、320。

在模块壳体44的壳体孔443中,接触支架45沿插接方向s以可移动的方式受导引。接触支架45具有支架元件450,该支架元件嵌在壳体孔443中,并且各有一个形式为凸起的导引元件453在两侧横向于插接方向s地伸出该支架元件,该凸起卡入模块壳体44上两侧的导引孔442。通过导引元件453以及通过将其卡入两侧的按照长孔方式构建的导引孔442,接触支架45在模块壳体44的壳体孔443内的移动路径受到限制,使得接触支架45可以在伸出的第一位置与被推入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模块壳体44运动。

接触支架45构成插接区段43,在该插接区段上以类似于图3的方式布置有接触元件40。在背离插接区段43的一侧上布置有插孔41,可以将电线插入这些插孔,以便与布置在插接区段43上的接触元件进行电接触。

在接触支架45的正侧和背侧分别布置有一个弹性元件452,该弹性元件支撑在接触支架45上的支承接片456上并且用于在接触支架45与模块壳体44之间提供弹簧预紧力。支承接片456横向地在支架元件450上延伸并且通过肋部451受到支撑。

弹性元件452布置在支承接片456与上接片455之间,在该接片中构建有豁口454,模块壳体44的对应压力接片441穿过该豁口。压力接片441从模块壳体44的上边缘440沿插接方向s延伸进壳体孔443,并且用于在调节接触支架45时反向于插接方向s相对模块壳体44压缩对应的弹性元件452,以便将复位弹力沿插接方向s作用于接触支架45。

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如图6a至6c所描述的那样以布置在接触支架45上的插接区段43沿插接方向s插入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时,插接区段43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一侧的对应接触嵌件4'接触式地卡合。其中,弹性元件452所提供的弹力如此地设定大小,使得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插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时,可以将插接区段43推入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接触嵌件4',而无需(首先)将弹性元件452(明显地)压缩。

只有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完全插入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情况下,接触支架45才反向于插接方向s相对模块壳体44运动,这一点在图6c中示意性地示出。在此过程中,将弹性元件452压缩,使得复位力沿插接方向s作用于接触支架45。

因此,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反向于插接方向s重新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移除时,如图6b所示,可动的接触支架45的插接区段43首先保留在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对应接触嵌件4'中,其中为此,接触支架45沿插接方向s相对模块壳体44运动。

最后,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进一步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分离时,如图6a所示,接触支架45的插接区段43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对应接触嵌件4'脱离卡合。插接区段43于是重新处于其伸出的第一位置。

在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插入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时,可以对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的方位进行调整,此外,可调整的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超过其他接触嵌件4a的插接区段43,因此,可以简单地以克服制造公差的方式将插式连接器部件20插在对应的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上。可调整的接触嵌件4b的插接区段43特别是可以在其他接触嵌件4a的其余插接区段43进行接触前与对应的接触嵌件4'相遇,使得不同的接触嵌件4a、4b的插接区段43以交错的方式与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11的对应接触嵌件4'卡合。

本发明的构思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原则上也能够在完全不同类型的实施方式中实现。

在此所描述类型的插式连接器部件特别是不限于应用于具有推入系统的开关柜中。在此所描述类型的插式连接器部件可以用于完全不同类型的应用,例如在工业设备的范围内使用,并且可以例如在推入系统的范围内进行自动插接或者手动插接。

此外,原则上也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的保持架以及布置在其上的模块化接触嵌件。

这些模块化接触嵌件可以实现完全不同的接触元件,例如电触点、光学触点、气动触点或完全不同的触点。

附图标记说明

1开关柜

10推入槽

11对配插式连接器部件

2电气设备

20插式连接器部件

200壳体

3,3'保持架

30开口

31,32框架壁部(边脚)

310,320凹口

311,321保持孔

33,34壁部部件

330,331,340,341紧固点

332,342接线装置

4,4a,4b,4'模块化接触嵌件

40接触元件

41插孔

42壳体元件

420,421凸起元件

43插接区段

44模块壳体

440边缘元件

441压力接片

442导引孔

443壳体孔

45接触支架

450支架元件

451肋部

452弹性元件

453导引元件

454豁口

455接片

456支承接片

b宽度方向

e嵌入方向

s插接方向

q深度方向

x,y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