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系统及耗能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521发布日期:2018-12-28 19:5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锂离子电池系统及耗能产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动力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锂离子电池系统及耗能产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对环境无污染等卓越性能,受到电动汽车产业的高度关注。然而,锂离子电池喷发过程会产生可燃混合气。所述可燃混合气积聚在锂离子电池内部。在锂离子电池内部达到一定压力界限后,安全阀开启,所述可燃混合气随着锂离子电池喷发而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在锂离子电池喷发过程中,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最高可达到1000℃左右。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内部温度更高,故因此喷发物往往包含有火星等高温颗粒物,高温颗粒喷发物表面温度大约为600~1200℃左右。由于锂离子电池高温表面以及高温颗粒喷发物温度远高于气态喷发物的着火温度,一旦喷发物喷射在空气中并与氧气接触,将极易出现着火现象,并引发火灾。锂离子电池喷发后高温可燃物与进入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空气接触后也很容易出现自燃现象。另外,即使锂离子电池喷发后的气态喷发物不出现着火现象,但如果逐渐积累到一定数量,也将可能会出现爆炸现象,其危害性将更大。因此,锂离子电池喷发是引发锂离子电池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的安全隐患之一。锂离子电池喷发引发的火灾及爆炸事故屡见报道,安全性问题成为阻碍其在动力电源产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在防止锂离子电池喷发、起火、自燃甚至爆炸时采用的方案集中在改进硬壳锂离子电池安全阀的设计。由于锂离子电池安全阀具备一定的开启压力,当锂离子电池内部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安全阀开启,锂离子电池内部气体释放至外界环境,即电池出现喷发现象,避免引起锂离子电池爆炸现象。对于软包锂离子电池,在防止锂离子电池起火、自燃甚至爆炸时,主要通过减少软包局部许用压力的方式改善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即当软包内的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许用压力较低的软包部分被气体冲破而释放出锂离子电池喷发物,即电池出现喷发现象,避免引起爆炸现象。然而,上述两种方法并不能有效抑制电池喷发时混合气中的颗粒物释放至外界环境中而引起可燃物起火,也无法使得喷发的可燃混合气远离电池高温表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背景技术中在锂离子电池喷发过程中不能有效地阻止高温颗粒物进入外界环境引起火灾,以及无法使得喷发的可燃混合气远离电池高温表面等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及耗能产品。

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包括:

电池箱体,包围形成一个电池模组收纳空间,并且具有一个电池箱体出气口;

箱体安全阀,设置于电池箱体出气口;

导出装置,与所述箱体安全阀通过管路连接;以及

固体沉积结构,与所述导出结构通过管路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收纳于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中;

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表面,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中的喷发物的导出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还包括:

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中,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通过管路连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电池箱体出气口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电池模组壳体,包围一个锂离子电池收纳空间,并且具有一个电池模组壳体出气口,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壳体出气口;

多个锂离子电池单体,收纳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收纳空间;

多个第三单向阀,每个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表面,用于将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产生的喷发物单向导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结构包括:

导管,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箱体安全阀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体沉积结构包括:

颗粒捕集室,设置于所述导管的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之间,用于存放捕获所述喷发物中颗粒的液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体沉积结构还包括:

注液口,与所述颗粒捕集室连通;以及

排液口,设置于所述颗粒捕集室的预设位置,用于将所述颗粒捕集室中的液体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结构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固定设置于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箱体安全阀之间,并且使得当所述电池箱体中的喷发物向所述输出端单向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结构还包括:

抽风扇,设置于所述输出端,用于协助控制所述喷发物向所述输出端单向排出。

一种耗能产品,应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及耗能产品。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箱体、箱体安全阀和导出结构。所述电池箱体包围形成一个电池模组收纳空间。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用于存放锂离子电池单体。所述箱体安全阀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的表面。所述导出结构与所述箱体安全阀通过管路连接。当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喷发过程中会产生喷发物。所述导出结构将所述喷发物导出。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可以将所述喷发物导出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高温表面,并且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可以使得在所述喷发物释放至外界环境中,实现所述喷发物中的高温颗粒喷发物与可燃混合气喷发物在外界环境中的隔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a-a切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5中沿b-b切线的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沿c-c切线的剖面图;

图10为图8中沿d-d切线的剖面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沿e-e切线的一种剖面图;

图13为图11中沿e-e切线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4为图11中沿e-e切线的再一种剖面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锂离子电池系统100

锂离子电池单体10

电池单体安全阀11

电池模组20

电池模组壳体21

锂离子电池收纳空间22

电池模组安全阀23

电池模组壳体出气口202

电池箱体30

电池模组收纳空间31

箱体安全阀32

电池箱体出气口302

导出结构40

第二单向阀401

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

第三单向阀403

锂离子电池导出物汇集结构44

管路410

输入端411

输出端412

第一单向阀420

抽风扇430

固体沉积结构50

颗粒捕集室510

注液口520

排液口530

气体稀释结构60

浓度检测传感器610

稀释气体存储包620

自动开关630

阻挡吸收结构70

阻挡环710

孔洞711

挡板712

阻挡隔板7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包括电池箱体30、箱体安全阀32和导出结构40。所述电池箱体30包围形成一电池模组收纳空间31。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31中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锂离子电池单体10或者锂离子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体30的表面具有电池箱体出气口302。所述箱体安全阀32设置于所述电池箱体出气口302。所述导出结构40与所述箱体安全阀3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导出结构40用于当所述电池箱体30内的锂离子电池单体10在喷发过程中产生的喷发物导出。如图1所示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上设置有电池单体安全阀11。当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电池喷发现象时,所述喷发物冲破所述电池单体安全阀11。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可以为硬壳锂离子电池,还可以为软包锂离子电池以及方壳锂离子电池。当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为软包电池时,可能不存在所述电池单体安全阀11,此时可以根据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空间布局自行设计所述导出结构40的安装位置。

具体的,所述电池箱体30具有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31。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31。所述电池箱体30中可以设置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之间可以进行串并联的连接。在所述电池箱体30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箱体安全阀32。当所述电池箱体30中的喷发物浓度较高时,所述电池箱体30中的压力会超过其承受力。此时所述箱体安全阀32打开。所述箱体安全阀32与所述导出结构40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导出结构40可以将所述喷发物排出。

本实施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将所述喷发物导出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并且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使得在所述喷发物释放至外界环境中,在喷发物随着所述导出结构40出现气流流动方向改变时,颗粒喷发物由于惯性大于气体喷发物,且由于是固态,故会与所述导出结构40发生碰撞,消耗固体颗粒物的能量,并在重力作用下而沉积到所述导出结构40的底部,同时气态喷发物由于是气态,在压强的作用下会随导出结构40排出外界环境中,从而实现所述喷发物中的高温颗粒物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可燃混合气的隔绝。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还包括固体沉积结构50。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与所述导出结构40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用于将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喷发过程中的固体喷发物沉积。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的形状、结构和表现形式并不作限定,只能实现将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在喷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部分或者全部沉积即可。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所述导出结构40与所述箱体安全阀3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与所述导出结构40通过管路连接。当所述电池箱体30内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出现喷发现象时,所述导出结构40将所述喷发物导出。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可以将导出的固体喷发物沉积。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所述导出结构40传送的喷发物的数量和种类,降低发生喷发现象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表面温度。并且,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使得导出的固体喷发物沉积,实现喷发物中的高温颗粒物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可燃混合气的隔绝。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包括颗粒捕集室510。所述颗粒捕集室510用于存放捕获所述喷发物中颗粒的液体。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可以是水或者其他的可溶性有机物。具体的,所述液体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锂离子电池发生喷发现象时产生的所述喷发物的种类不同而选用的不同的液体。所述颗粒捕集室510设置的结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数量进行设计。

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导出结构40设置为s形管路。所述s型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箱体安全阀32以及其他的管路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安全阀连接。所述s型管路部分弯折部的底端可以安装所述颗粒捕集室510。所述颗粒捕集室510可以存放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只包括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以及所述导出结构40。在一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所述导出结构40直接设计所述颗粒捕集室510可以应用到小型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使得所述喷发物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从而降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喷发带来的危害,甚至导致电池热失控或者电池热失控的蔓延或者着火的概率。本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可以为硬壳锂离子电池,还可以为软包锂离子电池以及方壳锂离子电池。

再比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将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管路集成在一个通气总管上,对多个所述喷发物整体导出。同时,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连接的管路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增加所述s型管路的回路数量。或者适当延长管路的长度,以有利于布置。比如: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包括单向阀(如图15中的403)。当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即将或已经喷发时。所述喷发物在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内部积聚到一定压力。当积聚的压力超过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安全阀的压力限值时,安全阀开启,所述喷发物进入所述s型管路。所述喷发物可能包括固体喷发物和/或气体喷发物。在惯性力以及重力的作用下,当所述喷发物流动经过所述s型管路的底部时,部分所述喷发物俯冲至所述颗粒捕集室510的水面,并与水接触而出现热交换。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固态喷发物由于质量较大而无法重新离开水面上升。而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产生的气体喷发物则继续沿所述s型管路上升。在经历数次所述s型管路回路后,所述喷发物流入管路,并沿着管路释放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还包括注液口520和排液口530。

所述注液口520与所述颗粒捕集室510连通。所述排液口530设置于所述颗粒捕集室510的预设位置。比如,所述排液口530可以设置于所述颗粒捕集室510的安全警界处。所述注液口520用于向所述颗粒捕集室510注入液体。所述排液口530用于当所述颗粒捕集室510中液体超过警戒时将所述颗粒捕集室510中存放的液体排出。从所述排液口530排出的液体是吸收了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固体喷发物的液体。具体在喷发过程中的固体颗粒碰撞至所述颗粒捕集室510的壁面时,由于重力作用也会沉积在所述颗粒捕集室510的底部而无法随气态喷发物继续上升。

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注液口520和所述排液口530使得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的结构更加完整。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的功能更加全面。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在实现颗粒捕集的过程中更加自主。当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一次喷发之后,所述注液口520和所述排液口530可以实现将所述颗粒捕集室510中的液体清除和重新注满的功能。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的设计也使得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实现可循环利用。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还包括气体稀释结构60。所述气体稀释结构60设置于所述导出结构40之中。所述气体稀释结构60用于对所述喷发物中的气体喷发物进行稀释。

本实施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将所述导出结构40与所述气体稀释结构60结合。所述导出结构40可以将所述喷发物导出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所述气体稀释结构60可以对所述喷发物中的气体物质进行稀释,以减小所述喷发物燃烧的几率。并且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使得在所述喷发物释放至外界环境中,实现所述喷发物中的可燃混合气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稀释结构60包括浓度检测传感器610、稀释气体存储包620和自动开关630。

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610设置于所述管路410的内壁。所述稀释气体存储包620设置于所述管路410的内壁。所述自动开关630,设置于所述稀释气体存储包620的开口处。本实施例中,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610可以检测所述导出结构40中的某些气体的浓度含量。所述自动开关630可以是机械开关或者电子开关。当所述自动开关630为电子开关时,所述气体稀释结构6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浓度检测传感器610电连接。当所述导出结构40中的某种气体浓度含量超标时,所述自动开关630触发。所述稀释气体存储包620打开,向所述导出结构40释放稀释气体。所述稀释气体存储包620可以采用一些能够存储高压气体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设计。所述稀释气体存储包620中可以存储如co2、n2、ar或者其他无毒并且不易燃的惰性气体作为稀释气体。应用所述稀释气体的稀释效应和热效应改变所述喷发物的着火极限及温度,从而降低其所述喷发物的可燃性。

请参阅图5-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还包括阻挡吸收结构70。所述阻挡吸收结构70与所述导出结构40固定连接。所述阻挡吸收结构70用于实现与所述喷发物的碰撞,以消耗所述喷发物的能量,使得所述喷发物的温度降低。

请参阅图5-图7,所述阻挡吸收结构70包括多个阻挡环710。多个所述阻挡环710间隔设置于所述管路410的内壁。具体的所述阻挡环710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改变。

本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结构可以参阅图5。所述阻挡环710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可以参阅图6和图7。当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一个或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喷发时,所述喷发物在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内部积聚到一定压力并超过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安全阀的压力限值时。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安全阀开启,所述喷发物先后经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安全阀、所述导出结构40的管路(所述管路可以为u型管)进入另外的排气管路或者固定的收集装置中。由于多个所述阻挡环710间隔设置于所述管路410的内壁。图6和图7中的所述阻挡环710可以间隔设置,以充分改变所述喷发物的传输通道。当所述喷发物流动经过所述阻挡环710时,由于传输通道的改变可能会导致高温高压的所述喷发物的温度降低。同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部分固态喷发物不能随气态喷发物上升至下一个所述阻挡环710处。在经历数次与所述阻挡环710后,所述喷发物流出所述导出装置40并释放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

请参阅图8-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阻挡环710的阻挡面积各不相同,并且所述喷发物先经过阻挡面积小的所述阻挡环710。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的所述阻挡环710中包括孔洞711和挡板712。如图10所示的所述阻挡环710中仅包括所述孔洞711。因此可以看出图9中所述阻挡环710的阻挡面积大于图10中所述阻挡环710的阻挡面积。所述阻挡面积的减小也可以通过所述空洞711的大小来实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管路410沿着所述输入端411到所述输出端412的方向上,可以设置阻挡面积依次减小的所述阻挡环710。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喷发物的能量慢慢减小,甚至可以通过最小直径的所述空洞711将所述喷发物中的较大的颗粒进行滤除。本申请中其他的实施例还可以不限定为如图9和图10中所述阻挡环710的结构。

请参阅图11至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吸收结构70包括多个阻挡隔板720。多个所述阻挡隔板720间隔设置于所述管路410的内壁。

本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结构可以参阅图11。所述阻挡隔板720的具体结构和形状可以参阅图12和图14。当然所述阻挡隔板720的结构还可以是附图中没有示出的其他结构。当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喷发时,所述喷发物经所述导出结构40的管路导出。由于在所述管路410中间隔设置了多个所述阻挡隔板720。当所述喷发物流动经过所述阻挡隔板720时。高温高压的所述喷发物会与多个所述阻挡隔板720生碰撞时。这种碰撞会消耗所述喷发物的能量,会使得所述喷发物的温度降低。同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部分固态喷发物不能随气态喷发物上升至下一个所述阻挡隔板720处。在经历数次与所述阻挡隔板720的碰撞后,所述喷发物流出所述导出装置40并释放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结构40包括管路410。所述管路410具有输入端411和输出端412。所述输入端411与所述箱体安全阀3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路410的材料、结构和具体的尺寸并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导出结构40通过所述管路410实现将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喷发产生的喷发物进行收集和集中处理。所述管路410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所述管路410使得所述喷发物能够顺利导出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410为u型管路、w型管路或者之字形管路。比如,图1中,所述管路410为u型管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410为s型管路。图3中所述管路410为折线的之字形管路。图3中所述管路410为折线的w形管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410可弯折,在每一个弯折处可以设置固体沉积结构。通过所述固体沉积结构可以将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喷发产生的喷发物进行部分的吸收处理。所述喷发物每经过一次所述管路410的弯折处就可以减少一些高温的物质。所述管路410使得所述喷发物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并且所述管路410可以使得在所述喷发物释放至外界环境中,实现喷发物中的高温火星与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隔绝。所述管路410可以避免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喷发后引发其他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热失控甚至是热失控蔓延,进一步的可以防止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热失控蔓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410可以选用耐高温的材料,使得所述管路410能够承受所述喷发物的高温高压。比如,所述管路410的管壁厚度为3mm-10mm。所述管路410的内径范围为2mm-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410设置具有吸附作用、并且凹凸分布的内表面。具体的,可以在所述管路410的内表面设置类似绒毛的结构,用于吸附所述喷发物。所述管路410设置凹凸分布的内表面还可以高温高压的喷发物起到定向引导的作用,同样能够使得所述喷发物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路410可以设置为多种结构形式。所述管路410的具体结构和材质并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导出结构40的所述管路410可以定向引导所述喷发物进行定向运动。所述管路410与所述箱体安全阀32固定连接。当所述电池箱体30中高温高压的喷发物聚集到一定程度,所述箱体安全阀32打开。高温高压的喷发物经过所述箱体安全阀32进入所述通管路410。所述管路410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所述管路410使得所述喷发物能够顺利导出至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

请参阅图15和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结构4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420。所述第一单向阀420固定设置于所述输入端411与所述箱体安全阀32之间。当所述电池箱体30内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喷发时,所述喷发物向所述输出端412单向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壳体21具有电池模组壳体出气口202。所述电池模组安全阀23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壳体出气口202。

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所处的环境恶劣,比如环境的压力比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喷发时的压力还要大。所述喷发物有可能回流到高温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表面。或者所述喷发物有可能回流到所述电池箱体30的表面。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一单向阀420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述喷发物回流到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更有效的阻止喷发的蔓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结构40还包括抽风扇430。所述抽风扇430设置于所述输出端412。当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喷发时,所述抽风扇430可以协助控制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喷发物的流向所述输出端4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扇430可以提供一个压强较小的环境,使得所述管路410中的喷发物可以顺利的导出至相对安全的环境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在所述导出结构40的出口处(或者所述输出端412)设置所述抽风扇430可以进一步确保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喷发时高温高压的所述喷发物能够顺利的导出。所述抽风机430可以使得喷发物远离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高温表面,防止了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发生热失控蔓延的发生。

请参阅图15和图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还包括多个电池模组20。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0收纳于所述电池模组收纳空间31中。图15和图16中,分别示出了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包括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和所述阻挡吸收结构70的情况。可以理解,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还可以是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特征的任意组合。比如,根据设计需要,在图16中示出的所有的所述管路410中都可以设置所述固体沉积结构50、所述气体稀释结构60或者所述阻挡吸收结构70。

所述电池模组20包括电池模组壳体21。所述电池模组壳体21定义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收纳空间22。在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收纳空间22收纳有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体30中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0。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20中可以包括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具体的,所述电池箱体30中包括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数量,所述电池模组20的数量,以及每个所述电池模组20中包括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的数量都可以按照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和设置。比如,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时,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电池箱体30。每一个所述电池箱体30中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0。进一步的在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20中可以包括多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另外在所述电池箱体30中也可以设置单独的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和所述电池模组20进行并列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还包括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

所述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的一端与所述箱体安全阀3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的另一端与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20通过管路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使得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结构更加完善。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中设置所述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使得所述喷发物导出的过程更加简单,导出效率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还包括锂离子电池导出物汇集结构44。

所述锂离子电池导出物汇集结构44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通过管路连接。或者所述锂离子电池导出物汇集结构44的一端直接与所述箱体安全阀32通过管路连接。所述锂离子电池导出物汇集结构44的另一端与每一个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通过管路连接。

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锂离子电池导出物汇集结构44使得每一个所述喷发物可以先经过导出、汇集处理传送至所述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再经过所述电池模组导出物汇集结构42进一步将所述喷发物进行汇集、导出或者其他的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结构更加完善,所述喷发物导出的过程更加简单,导出效率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耗能产品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系统100。所述耗能产品可以是应用到车辆、航空、船舶、舰艇、或者其他的储能装置。采用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所述耗能产品可以有效的防止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10发生热失控蔓延。所述锂离子电池系统100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以为提高锂离子电池火灾安全性提供技术保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