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9664发布日期:2018-12-08 05:3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的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绕组是指具有规定功能的一组线圈,它是电感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绕组有单层和多层之分。单层绕组又有密绕和间绕两种形式;多层绕组有分层平绕、乱绕、蜂房式绕法等多种。绕线设备是把线材卷绕到特定的卷线轮等工件上的一种常用设备,目前,传统的绕线设备通常需要多个驱动电机进行驱动作业,不但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而且工作能耗高,工作噪声大。另外,传统的绕线设备绕线顺序不规则,导致各圈线材之间容易出现交叉错位,造成绕线凌乱,层次不分明,各圈线材之间遗留大量的空隙不能被有效利用,使得卷线轮等工件卷绕圈数少,而且缺乏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其解决了电气设置中的线圈加工问题,尤其是现有卷绕设备结构复杂,线圈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包括移动平台、卷绕电机、整形冲压头;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水平导轨;滑移台则通过滑块配合于水平导轨上,在滑移台上设置有定位治具;在移动平台上方设置所述卷绕电机和冲压导向杆;卷绕电机纵向设置;卷绕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卷绕轴;所述卷绕轴上套装一个限位板;在卷绕电机一侧竖直设置有冲压导向杆;整形冲压头套装在冲压导向杆上;整形冲压头连至一水平横杆;在水平横杆上套装一导套;在导套铰接在推拉杆的一端,推拉杆的另一端套装有一导块;所述导块固定在蜗轮轴的端部;所述蜗轮轴与一蜗杆;蜗杆的一端与滑移台固连;卷绕轴与整形冲压头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蜗杆的行程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卷绕轴上同轴对接一根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上端直径大于其下端的直径;所述卷绕轴上设有螺旋角度的坡面。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卷绕轴同轴配合于导向孔中;所述导向孔的直径大于成品感应线圈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推拉杆的一端设置连接块,另一端套装所述导块;所述连接块与导套活动铰接;在连接孔与导块之间的推拉杆上再套装压缩弹簧。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导轨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滑移台行程限位的限位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与目前设备相比,该结构简单稳定,传动迅速,能够确保绕线顺序规则有序,使得绕线整齐,层次分明有序,各圈线材紧密靠近,线圈卷绕后能够自动进行工位更换或者工位上料,最终将线圈压整合格,而且使线圈更为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的机构图;

图2是电感线圈加工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电感线圈加工结构的右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移动平台;2、卷绕电机;3、整形冲压头;4、水平导轨;5、定位治具;6、滑移台;7、冲压导向杆;8、卷绕轴;9、限位板;10、水平横杆;11、导套;12、推拉杆;13、导块;14、蜗轮轴;15、蜗杆;16、引导杆;17、压缩弹簧;18、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至3,本发明包括:

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包括移动平台1、卷绕电机2、整形冲压头3。移动平台1上设置有水平导轨4,滑移台6则通过滑块配合于水平导轨4上,在滑移台1上设置有定位治具5,线圈落入定位治具5中并被直线送出。水平导轨4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滑移台6行程限位的限位块,滑移台6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停止运动。在移动平台1上方设置卷绕电机2和冲压导向杆7,卷绕电机2纵向设置,卷绕电机2的转轴上设置有卷绕轴8。卷绕轴8上套装一个限位板9;在卷绕电机2一侧竖直设置有冲压导向杆7;整形冲压头3套装在冲压导向杆7上;整形冲压头3连至一水平横杆10;在水平横杆10上套装一导套11;在导套11铰接在推拉杆12的一端,推拉杆12的另一端套装有一导块13;导块13固定在蜗轮轴14的端部;蜗轮轴14与一蜗杆15;蜗杆15的一端与滑移台6固连,蜗轮轴14由整形电机驱动;卷绕轴8与整形冲压头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蜗杆15的行程相等。卷绕轴8上同轴对接一根引导杆16;引导杆16上端直径大于其下端的直径;卷绕轴8上设有螺旋角度的坡面。限位板9上设置有导向孔;卷绕轴8同轴配合于导向孔中;导向孔的直径大于成品感应线圈的直径。推拉杆12的一端设置连接块18,另一端套装导块13;连接块18与导套11活动铰接;在连接孔与导块13之间的推拉杆上再套装压缩弹簧17。

工作时,卷绕电机2进行卷绕,匀速卷绕过程中根据预设的卷绕角度进行走线,这种卷绕方式也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并不详细说明。由于导向孔的尺寸预设,根据成品线圈的大小来确定,因此卷绕尺寸过大时,线圈时无法从导向孔中经过的。限位板9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现有技术中一般限位板是两块拼接而成,限位板9闭合时线圈可以防止在其上,限位板9打开后线圈可以从导向孔中落下,线圈随着导向孔落在滑移台上的定位治具5中。随着整形电机的启动,蜗轮轴14转动,则同时带动了蜗杆15和推拉杆12的转动,蜗杆15带动了滑移台6平移。而推拉杆12绕其铰接点转动则可以带动水平横杆10发生竖直升降,从而带动了整形冲压头3压紧线圈。同时推拉杆12选择一端采用滑动设置并配合压缩弹簧17,当推拉杆12随着转动产生导套11在水平横杆10上的拉回滑动,并随着推拉杆12转动半径的变化,水平横杆10能够产生远端与近端之间的移动。压缩弹簧17能够提供自动的回台,确保水平横杆10能够自动的复位。与目前设备相比,该结构简单稳定,传动迅速,能够确保绕线顺序规则有序,并且提供一定的整压能力,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结构,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水平导轨;滑移台则通过滑块配合于水平导轨上,在滑移台上设置有定位治具;在移动平台上方设置卷绕电机和冲压导向杆;卷绕电机纵向设置;卷绕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卷绕轴;卷绕轴上套装一个限位板;在卷绕电机一侧竖直设置有冲压导向杆;整形冲压头套装在冲压导向杆上;整形冲压头连至水平横杆;在水平横杆上套装导套;在导套铰接在推拉杆的一端,推拉杆的另一端套装有导块;所述导块固定在蜗轮轴的端部;蜗轮轴与蜗杆;蜗杆的一端与滑移台固连;卷绕轴与整形冲压头之间的间距与所述蜗杆的行程相等。该结构简单稳定,能够确保绕线顺序规则有序,并且提供一定的整压能力,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章爱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兴盛强电子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31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