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1382发布日期:2019-01-18 22:5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

智能电容器磁保持继电器是一种脉冲驱动且具有自保持功能的新型继电器,应用磁保持继电器实现无功补偿,电容器电压零过度,投入电流过零切除。智能电容器磁保持继电器在智能电容器工作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在其线圈中增加了永久磁钢,能够在线圈断电后继续保持线圈断电前的触点状态(断开或导通),能够节约电能,能够很好的降低点损耗,起到节能无功补偿的作用。

随着智能电容器行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智能电容器磁保持继电器的功耗应尽量小,其作用于无功补偿技术的研发,不仅要求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更重要的是要求其能量消耗要小,现有技术中的继电器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较大,零件产生较大的应力,这使得继电器做功较多,损耗比较大,动作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能够降低能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包括:

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一簧片,所述第一簧片的首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一簧片的尾端为自由端,第一簧片的尾端设有动触点;

静触头组件,所述静触头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二簧片,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一个镂空孔,所述第二簧片的首端连接在镂空孔的边缘,第二簧片的尾端为自由端;第二簧片的尾端设有静触点并延伸至镂空孔的中部;

所述第一连接板由驱动机构驱动而带动第一簧片上的动触点抵压或远离所述静触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簧片上设有t形卸荷槽,所述t形卸荷槽包括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第一槽部靠近第一簧片的首端并沿第一簧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槽部自第一槽部的中间向第一簧片的尾端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簧片由若干片金属片层叠而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簧片的首端焊接在镂空孔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二簧片和第二连接板为由金属板冲裁而成的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一簧片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簧片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第一簧片的上端为自由端;第二连接板也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镂空孔设于第二连接板的下端。

优选地,还包括容纳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的壳体,所述静触点设置在第二簧片的正面,第二簧片的背面与壳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簧片的背面设有弹性缓冲件;当所述静触点受到动触点抵压时,第二簧片压向所述壳体内壁从而使弹性缓冲件抵在壳体内壁上。

更为优选地,所述静触点从第二簧片背部突出一连接柱,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套在连接柱上的弹性环,所述壳体上设有与连接柱位置对应的避让槽孔。

与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或其任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继电器的触头装置,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连接板传动连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中,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簧片,由于第一簧片的自由端设有动触点,第二簧片的自由端设有静触点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上镂空孔的中部;这样,当第一连接板由驱动机构驱动而带动第一簧片上的动触点抵压第二簧片上的静触点时,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都会产生弹性变形,这样既能够保证动触点和静触点可靠地接触,还能够缓冲和减小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反作用力,从而降低继电器的做功能耗,降低触头间的弹跳及动作时间,减小零件所产生的应力,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接触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沿图3中c向观察的第一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沿图3中f向观察的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动触头组件

2第一连接板

3第一簧片

4动触点

5静触头组件

6第二连接板

7第二簧片

8镂空孔

9静触点

10t形卸荷槽

11第一槽部

12第二槽部

13壳体

14连接柱

15弹性环

16驱动机构

17电磁线圈

18驱动臂

19销轴

20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包括:

动触头组件1,所述动触头组件1包括第一连接板2和第一簧片3,所述第一簧片3的首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上,第一簧片3的尾端为自由端(即第一簧片3的尾端不与其他零件固定,受力时可自由运动),第一簧片3的尾端设有动触点4;

静触头组件5,所述静触头组件5包括第二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6上连接有第二簧片7,第二连接板6上设有一个镂空孔8,所述第二簧片7的首端连接在镂空孔8的边缘,第二簧片7的尾端为自由端(即第二簧片7的尾端不与其他零件固定,受力时可自由运动);第二簧片7的尾端设有静触点9并延伸至镂空孔8的中部;

所述第一连接板2由驱动机构16驱动而带动第一簧片3上的动触点4抵压或远离所述静触点9。

在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中,第一连接板2上设有第一簧片3,由于第一簧片3的自由端设有动触点4,第二簧片7的自由端设有静触点9并延伸至第二连接板6上镂空孔8的中部;这样,当第一连接板2由驱动机构16驱动而带动第一簧片3上的动触点4抵压第二簧片7上的静触点9时,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7都会产生弹性变形,这样既能够保证动触点4和静触点9可靠地接触,还能够缓冲和减小动触点4和静触点9之间的反作用力,从而降低继电器的做功能耗,减小零件所产生的应力,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中,在动触点4和静触点9接触时,动触点4和静触点9相互抵压而产生抗拒驱动机构16的反作用力,为了进一步减小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降低继电器的能耗,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簧片3上设有t形卸荷槽10,所述t形卸荷槽10包括第一槽部11和第二槽部12,第一槽部11靠近第一簧片3的首端并沿第一簧片3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槽部12自第一槽部11的中间向第一簧片3的尾端延伸。第一簧片3的首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上,第一簧片3受力时会在靠近其首端连接位置处产生变形,由于第一槽部11靠近第一簧片3的首端并沿第一簧片3的宽度方向延伸,这样,第一簧片3弯曲时产生的应力较小,第二槽部12从第一槽部11中间向第一簧片3的尾端延伸,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簧片3弯曲时所产生的应力。第一簧片3产生的应力较小就能使得驱动机构16所受的反作用力较小,提高继电器的动作速度、减少动作时间,从而降低继电器的能耗。所述第一簧片3将电流传递给第一连接板2,第一簧片3由导电材料制成,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簧片3由若干金属片层叠而成,每片金属片都很薄,这样,第一簧片3在变形时,各金属片之间能够产生微量的相对移动,从而减小第一簧片3的内应力。

在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中,第一簧片3为动触头组件1的一部分,第一簧片3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第二簧片7为静触头组件5的一部分,第二簧片7连接在第二连接板6上并且第二簧片7的自由端延伸至镂空孔8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簧片7的首端焊接在镂空孔8的边缘,还可以采用冲裁加工的方式利用金属板将第二簧片7和第二连接板6冲裁成一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2和第一簧片3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簧片3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板2上,第一簧片3的上端为自由端;第二连接板6也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镂空孔8设于第二连接板6的下端。在继电器的动触点4和静触点9闭合接触时,驱动机构16带动第一连接板2及第一簧片3的下端压向第二连接板6,动触点4正好抵压在静触点9上,静触点9受到抵压而使第二簧片7产生一定弯曲变形,动触点4也对第一簧片3产生反作用力而使第一簧片3产生变形,这样,第一簧片3和第二簧片7具有相互抵紧的趋势,从而使得静触点9和动触点4保持压紧并接触。如图1所示,继电器还具有容纳动触头组件1和静触头组件5的壳体13,所述静触点9设置在第二簧片7的正面,第二簧片7的背面与壳体13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簧片7的背面设有弹性缓冲件;当所述静触点9受到动触点4抵压时,第二簧片7压向所述壳体13内壁从而使弹性缓冲件抵在壳体13内壁上。这样,弹性缓冲件及避免了第二簧片7与壳体13内壁相抵而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还能够使得第二簧片7保持较好的反弹趋势,使得静触点9和动触点4之间的接触更为可靠,而且,弹性缓冲间还会为第二簧片7的反弹回跳储能,减小继电器动作时间。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静触点9从第二簧片7背部突出一连接柱14,所述弹性缓冲件为套在连接柱14上的弹性环15,所述壳体13上设有与连接柱14位置对应的避让槽孔(图中未显示),这样,在第二簧片7受抵压时,弹性环15与壳体13内壁抵触,而连接柱14会处于避让槽孔中而不会与壳体13抵触。

与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的触头装置相应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或其任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继电器的触头装置,以及驱动机构16,所述驱动机构16与第一连接板2传动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16包括电磁线圈17、驱动臂18和连接板,所述驱动臂18可转动地连接在销轴19上,驱动臂18的下端活动连接有一连接臂20,连接臂20与第一连接板2活动连接,电磁线圈17可以驱动所述驱动臂18的上端摆动,驱动臂18上端摆动就能带动驱动臂18下端摆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臂20沿图1的左右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板2及第一簧片3沿左右方向摆动,使得动触点4与第二簧片7上的静触点9接触或者分离。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及其触头装置能够保证动触点和静触点可靠地接触,还能够缓冲和减小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反作用力,从而降低继电器的做功能耗,减小零件所产生的应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