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管柱型电池组单元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0329发布日期:2019-06-11 22:0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管柱型电池组单元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动力电池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管柱型电池组单元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能源资源的日益短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动力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之一,是电动汽车的能源核心。目前,很多现有的动力电池包采用的是低电压大电流的设计模式,通用性不高。而且,为了提高动力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许多电池包尽可能地减少材料,影响了电池包结构的稳定性,导致动力电池包绝缘性能下降,在高温、碰撞条件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管柱型电池组单元的电池包,不仅结构强度高、刚度好,而且散热效果明显、安全性能好,可以自由组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管柱型电池组单元的电池包,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还包括若干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呈行列叠放,同列电池组同步并联,相邻列电池组依次串联;所述电池组包括管柱体和若干单体电池,各单体电池依次串联,所述管柱体套接于单体电池外,将各串联的单体电池进行固定。其中,单体电池之间串联完成后,按依次放入到管柱体中,形成一个电池组,电池组之间按照水平对齐、竖直对齐的方式进行叠放,相邻列的电池组s型走向顺序串联。

电池包还包括第一端面固定件和第二端面固定件,第一端面固定件、第二端面固定件均对电池组有电连接以及固定作用;所述第一端面固定件设于正极端的电池组、和负极端的电池组,对同列电池组实现并联;所述第二端面固定件设于相邻列电池组之间,使相邻列电池组实现串联,并对同列电池组实现并联。其中,电池包的正极端、负极端分别位于首尾两列电池组,第一端面固定件用于固定首尾两列电池组的极端,起固定和并联的作用。第二端面固定件采取错位相连的方式,一方面起固定电池组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并联和串联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面固定件、第二端面固定件均为一体成型的折叠结构,且与各管柱体相卡接。第一端面固定件、第二端面固定件的材质均为黄铜,满足强度、刚度和导电性的要求。折叠区域主要用于卡接管柱体对应的连接面,加强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还包括若干串联件,串联件设于各单体电池正负极两端,实现单体电池之间的串联。串联件设于两两单体电池之间以及前后端的单体电池端面,实现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串联件包括弹片、保险丝、螺母和pcb板,螺母焊接在pcb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弹片呈十字型焊接于pcb板上,所述pcb板另一面焊接有圆环锡层。pcb板为环氧树脂材质,具有高强度、阻燃性好的特性。另外,保险丝是smd形式的贴片式保险丝,通过锡焊的方式焊接在pcb板上,弹片与螺母则通过锡焊膏与助焊剂焊接在pcb板上,呈十字型结构。而圆环锡层内嵌于pcb板的另一侧,与电池端面配合,电池电流从一单体电池的极柱流出,经过串接件上一段面上的锡层,接着经过内置pcb板的保险丝,然后经过串接件的螺母,达到另一单体电池的极柱。

进一步地,所述管柱体呈矩形,四侧表面均设有凹槽;管柱体的内壁设有用于对单体电池、串联件实现导向和固定的筋条。管柱体由高分子绝缘阻燃材料挤压成型,为矩形管材。其中,管柱体内壁的筋条对单体电池和串接件都有导向定位与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单体电池的正极焊接有螺丝,所述螺丝与串联件中的螺母相配合。单体电池正极一端通过螺丝与串联件上的螺母配合,负极一端通过与串联件上的圆环锡层焊接,从而实现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还包括若干并联件,并联件包括直弹片和塑料块,所述直弹片两端分别接于上下相邻单体电池的串联件弹片上,实现上下相邻单体电池之间并联;所述塑料块套于直弹片上并对其起固定作用,塑料块与管柱体表面的凹槽相配合。其中,并联件用于将同列电池组的上下单体电池并联,直弹片分别与上下串联件中的弹片相接,电池的电池电流电压从一单体电池的极柱经过串接件的锡层,再经过弹片和并联件的直弹片,达到与之并联的单体电池的极柱,从而实现并联。塑料块则主要夹于管柱体凹槽上,对直弹片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管柱体的上下面还设有用于穿插并联件的通孔。管柱体上的通孔主要方便并联件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面固定件、第二端面固定件与各电池组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各电池组进行固定的前后端盖和固定支架,前后端盖设于电池包前后两端,固定支架均匀设于电池包中部且呈三面固定;前后端盖、固定支架与电池包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其中,前后端盖由高分子材料注塑而成,满足阻燃性、强度、刚度需求。固定支架是由铝合金加工而成,质量轻,强度好。前后端盖与电池包前后两端相接触固定,固定支架固定于电池包中部,起固定和定位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强度高、刚度好,,采用第一端面固定件、第二端面固定件使各管柱型电池组单元串联、并联放置,整体刚度好,同时固定支架采用强度较好的铝合金材料,满足强度要求;2)电池组的管柱体直接与电池包两端连通,通风散热效果好;3)电池组灵活串并联,列间并联,行间可实现并联或串联,根据汽车电量需求,自由组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4)电池包易根据需求,组装成不同电压等级与功率需求;5)管柱体、前后端盖、串联件均采用阻燃性高的高分子材料,在高温下性能稳定,保证电池包的绝缘安全性能;6)电池组管柱体采用阻燃性好的高分子材料、固定支架采用强度较好的铝合金材料,更好地减轻电池包整体重量,达到轻量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柱型电池组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端面固定件、第二端面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池组单元截面示意图。

图6是单体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各列电池组连接固定方式简图。

其中,10正极端,20负极端,1管柱体,2单体电池,3第一端面固定件,4第二端面固定件,5串联件,6并联件,7前后端盖,8固定支架,11凹槽,12筋条,13通孔,21螺丝,51弹片,52螺母,53pcb板,61直弹片,62塑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管柱型电池组单元的电池包,包括正极端10和负极端20,还包括前后端盖7、固定支架8和55组电池组。前后端盖7采用阻燃性高的高分子材料,设于电池包前后两端。固定支架8采用强度较好的铝合金材料,均匀设于电池包中部且呈三面固定。前后端盖7、固定支架8均与电池包螺纹连接,对各电池组进行固定。

其中,电池组呈行列叠放,分为5层,11列,同列电池组同步并联,相邻列电池组s型走向顺序串联。

电池组包括管柱体1、10个单体电池2、若干串联件5和若干并联件6。

如图3所示,具体地,管柱体1采用阻燃性高的高分子材料,呈矩形,四侧表面均设有凹槽11,管柱体1的内壁设有用于对单体电池2、串联件5实现导向和固定的筋条12,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具体地,串联件5包括弹片51、保险丝、螺母52和pcb板53,螺母52焊接在pcb板53的中心位置,弹片51呈十字型焊接于pcb板53上,pcb板53另一面焊接有圆环锡层。保险丝是smd形式的贴片式保险丝,通过锡焊的方式焊接在pcb板53上,弹片51与螺母52则通过锡焊膏与助焊剂焊接在pcb板53上,呈十字型结构。而圆环锡层内嵌于pcb板53的另一侧,与电池端面配合,电池电流从一单体电池2的极柱流出,经过串接件上一段面上的锡层,接着经过内置pcb板53的保险丝,然后经过串接件的螺母52,达到另一单体电池2的极柱。串联件5设于各单体电池2正负极两端,实现单体电池2之间的串联。

如图6所示,具体地,并联件6包括直弹片61和塑料块62,直弹片61两端分别接于上下相邻单体电池2的串联件5弹片51上,实现上下相邻单体电池2之间并联。并联件6用于将同列电池组的上下单体电池2并联,直弹片61分别与上下串联件5中的弹片51相接,电池的电池电流电压从一单体电池2的极柱经过串接件的锡层,再经过弹片51和并联件6的直弹片61,达到与之并联的单体电池2的极柱,从而实现并联。塑料块62套于直弹片61上并起固定作用,塑料块62与管柱体1表面的凹槽11相配合。另外,管柱体1的上下面还设有用于穿插并联件6的通孔13,如图3所示。

具体地,单体电池2的正极焊接有螺丝21,螺丝21与串联件5中的螺母52相配合。各单体电池2通过串联件5依次串联,按依次放入到管柱体1中,形成一个电池组。管柱体1套接于单体电池2外,将各串联的单体电池2进行固定。

如图1、4所示,电池包包括第一端面固定件3和第二端面固定件4,第一端面固定件3、第二端面固定件4均为黄铜材质,且为一体成型的折叠结构,与各管柱体1的凹槽11相卡接。两者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对电池组起固定作用。其中,第一端面固定件3设于正极端10的电池组和负极端20的电池组,对同列电池组实现并联。第二端面固定件4设于相邻列电池组之间,采取错位相连的方式,一方面起固定电池组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并联和串联的作用,如图7所示。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