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92209发布日期:2019-03-02 01:03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功率二极管逐渐成为了电路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功率二极管正朝着两个重要方向发展:(1)超大电流,可应用于高温电弧风洞、电阻焊机等场合;(2)超快、超耐用,不仅应用于整流场合,而且应用于各种开关电路。为了满足低功耗、高频、高温、小型化等应用要求,超结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功率二极管中,但现有的超结二极管的超结结构实际只在外延层中,衬底内并未完全耗尽,因此正向压降偏高、反向击穿电压偏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正向压降更低、反向击穿电压更高的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肖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提供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

步骤s20:形成在深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衬底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掺杂区;

步骤s30:形成自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上表面向下扩散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掺杂区;

步骤s40:形成自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下表面向上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掺杂区;

步骤s50:形成正面金属层及背面金属层,所述正面金属层与所述衬底及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上表面电连接,背面金属层与所述衬底及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下表面电连接。

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正向导通时,所述衬底与所述背面金属层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率先开启,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衬底内充满了非平衡的载流子产生电导调制效应,进一步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反向导通时,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衬底的耗尽区展宽并全部相连,即所述肖特基二极管在宽度方向上完全耗尽,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并降低了漏电流。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的所述第一掺杂区贯穿所述衬底并与所述衬底之间形成全超结结构,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并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

进一步的,步骤s20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a:形成自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向下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子掺杂区及与所述第一子掺杂区对应的自所述衬底的下表面向上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子掺杂区;

步骤s20b:进行高温推阱工艺,使所述第一子掺杂区与所述第二子掺杂区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

更进一步的,步骤s20a中,所述第一子掺杂区和所述第二子掺杂区通过采用高能离子注入设备进行硼元素注入而形成,注入能量为700~1000kev,注入剂量为5e12~1e13cm-2

本发明所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通过高能量离子注入和高温推阱使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掺杂区互相交叠在一起,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到下表面形成一种全超结的结构,其工艺过程比通常的半超结结构更为简单,不需要深槽刻蚀、填槽或重复多次外延等工艺,制造难度相对较低,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做到更加精确,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性能,其制造成本也更低。

进一步的,步骤s20和步骤s3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区与所述衬底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四掺杂区;

步骤s30和步骤s4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形成位于所述第三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掺杂区之间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五掺杂区。

进一步的,步骤s50中,所述背面金属层的形成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a:在所述衬底及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下表面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第一金属层;

步骤s50b: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下表面进行快速热处理工艺形成硅化物层;

步骤s50c:在所述硅化物层的下表面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第二金属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肖特基二极管,包括:

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

在深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衬底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掺杂区;

自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上表面向下扩散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掺杂区;

自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下表面向上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掺杂区;

正面金属层及背面金属层,所述正面金属层与所述衬底及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上表面电连接,背面金属层与所述衬底及所述第一掺杂区的下表面电连接。

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正向导通时,所述衬底与所述背面金属层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率先开启,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衬底内充满了非平衡的载流子产生电导调制效应,进一步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反向导通时,所述第一掺杂区与所述衬底的耗尽区展宽并全部相连,即所述肖特基二极管在宽度方向上完全耗尽,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并降低了漏电流。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的所述第一掺杂区贯穿所述衬底并与所述衬底之间形成全超结结构,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并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掺杂区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肖特基二极管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区与所述衬底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四掺杂区;位于所述第三掺杂区与所述第一掺杂区之间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五掺杂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衬底的掺杂浓度,且小于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所述第五掺杂区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一掺杂区的掺杂浓度,且小于所述第三掺杂区的掺杂浓度。

所述第四掺杂区的掺杂浓度介于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二掺杂区的掺杂浓度之间,所述第五掺杂区的掺杂浓度介于所述第一掺杂区和第三掺杂区的掺杂浓度之间,可以起到缓冲层的作用,增强了所述衬底与所述背面金属层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的电场屏蔽作用,减小漏电流,缩短反向恢复时间,从而使得所述肖特基二极管具有更短的反向恢复时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衬底的厚度为100~120μm,电阻率为150~250ohm*cm。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的详细过程示意图;

图中:1、衬底;2、第一掺杂区;2a、第一子掺杂区;2b、第二子掺杂区;3、第二掺杂区;4、第三掺杂区;5、正面金属层;6、背面金属层;7、第四掺杂区;8、第五掺杂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肖特基二极管100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提供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1;

步骤s20:形成在深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衬底1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掺杂区2;

步骤s30:形成自所述衬底1和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上表面向下扩散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掺杂区3;

步骤s40:形成自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下表面向上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掺杂区4;

步骤s50:形成正面金属层5及背面金属层6,所述正面金属层5与所述衬底1及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上表面电连接,背面金属层6与所述衬底1及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下表面电连接。

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正向导通时,所述衬底1与所述背面金属层6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率先开启,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正向压降,所述第一掺杂区2与所述衬底1内充满了非平衡的载流子产生电导调制效应,进一步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正向压降;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反向导通时,所述第一掺杂区2与所述衬底1的耗尽区展宽并全部相连,即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在宽度方向上完全耗尽,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反向击穿电压并降低了漏电流。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所述第一掺杂区2贯穿所述衬底1并与所述衬底1之间形成全超结结构,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正向压降并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反向击穿电压。

请参考图1及图2-图9,图1所示的肖特基二极管100的制造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10:提供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1。

具体的,所述衬底1为集成电路中的载体,所述衬底1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衬底1也参与所述集成电路的工作。所述衬底1为硅衬底,可以降低成本、保证大尺寸、且具有导电的特点,能够避免边缘效应,大幅度提高良率。

步骤s20:形成在深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衬底1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掺杂区2。

具体的,首先请参阅图2,形成自所述衬底1的上表面向下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子掺杂区2a及与所述第一子掺杂区2a对应的自所述衬底1的下表面向上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二子掺杂区2b。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先光刻然后再进行离子注入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子掺杂区2a与所述第二子掺杂区2b,注入元素为硼,注入能量为700~1000kev,注入剂量为5e12~1e13cm-2。本步骤需使用高能离子注入设备,以满足能量需要,将杂质离子注得很深。优选的,在形成所述第一子掺杂区2a与所述第二子掺杂区2b时共用同一块光刻版,降低工艺成本。

其次,请参阅图3,进行高温推阱工艺,使所述第一子掺杂区2a与所述第二子掺杂区2b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掺杂区2。在本实施方式中,先进行fsi清洗,然后送入高温炉管进行推阱,使得所述第一子掺杂区2a与所述第二子掺杂区2b扩散后上下连通。优选的,推阱温度为1200℃,在纯氮气或氮气加小量氧气的环境中进行24个小时以上的推阱,使所述第一子掺杂区2a与所述第二子掺杂区2b的结深至少达到60μm。

本发明所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制造方法通过高能量离子注入和高温推阱使所述衬底1和所述第一掺杂区2互相交叠在一起,从所述衬底1的上表面到下表面形成一种全超结的结构,其工艺过程比通常的半超结结构更为简单,不需要深槽刻蚀、填槽或重复多次外延等工艺,制造难度相对较低,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做到更加精确,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性能,其制造成本也更低。

步骤s21: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区3与所述衬底1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四掺杂区7。

具体的,请参阅图4,所述第四掺杂区7可以通过离子注入或扩散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先进行光刻,然后离子注入形成所述第四掺杂区7,从而能精确控制杂质的总剂量、深度分布和面均匀性,可防止原来杂质的再扩散等。优选的,注入元素为磷,注入能量为100~120kev,注入剂量为4e12~8e12cm-2

步骤s30:形成自所述衬底1和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上表面向下扩散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掺杂区3;

具体的,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掺杂区3可以通过离子注入或扩散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先进行光刻,然后离子注入形成所述第二掺杂区3,从而能精确控制杂质的总剂量、深度分布和面均匀性,可防止原来杂质的再扩散等。优选的,注入元素为砷,注入能量为80~100kev,注入剂量为5e15~8e15cm-2

步骤s31:形成位于所述第三掺杂区4与所述第一掺杂区2之间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五掺杂区8。

具体的,请参阅图6,所述第五掺杂区8可以通过离子注入或扩散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光刻涂胶、曝光、显影、注入、去除光刻胶等步骤所述第五掺杂区8,从而能精确控制杂质的总剂量、深度分布和面均匀性,可防止原来杂质的再扩散等。优选的,注入元素为硼,注入能量为80~100kev,注入剂量为4e12~6e12cm-2。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掺杂区8也可以进入所述衬底1内。

步骤s40:形成自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下表面向上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掺杂区4;

具体的,请参阅图7,所述第三掺杂区4可以通过离子注入或扩散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光刻涂胶、曝光、显影、注入、去除光刻胶等步骤所述第三掺杂区4,从而能精确控制杂质的总剂量、深度分布和面均匀性,可防止原来杂质的再扩散等。优选的,注入元素为二氟化硼(bf2),注入能量为40~60kev,注入剂量为3e15~5e15cm-2。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掺杂区4也可以进入所述衬底1内。

步骤s50:形成正面金属层5及背面金属层6,所述正面金属层5与所述衬底1及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上表面电连接,背面金属层6与所述衬底1及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下表面电连接。

具体的,请参阅图8,形成正面金属层5:在圆片正面溅射金属,形成欧姆接触,作为阴极引出。作为优选,金属材质可以为铝,其厚度要求大于4μm。

然后,请参阅图9,形成背面金属层6:首先,在所述衬底1及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下表面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质为钛,其厚度在0.4~1μm之间;其次,在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下表面进行快速热处理工艺形成硅化物层,优选的,工艺温度为650~750℃,时间为10秒,便于形成良好的硅化钛做肖特基接触;最后,在所述硅化物层的下表面进行金属溅射形成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质为铝,优选的,硅化钛和铝的总厚度至少应大于4μm。

请参阅图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肖特基二极管100,包括:

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1;

在深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衬底1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掺杂区2;

自所述衬底1和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上表面向下扩散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掺杂区3;

自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下表面向上扩散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三掺杂区4;

正面金属层5及背面金属层6,所述正面金属层5与所述衬底1及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上表面电连接,背面金属层6与所述衬底1及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下表面电连接。

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正向导通时,所述衬底1与所述背面金属层6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率先开启,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正向压降,所述第一掺杂区2与所述衬底1内充满了非平衡的载流子产生电导调制效应,进一步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正向压降;当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反向导通时,所述第一掺杂区2与所述衬底1的耗尽区展宽并全部相连,即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在宽度方向上完全耗尽,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反向击穿电压并降低了漏电流。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所述第一掺杂区2贯穿所述衬底1并与所述衬底1之间形成全超结结构,降低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正向压降并提高了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的反向击穿电压。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衬底1为薄片,厚度为100~120μm,其电阻率较高,为150~250ohm*cm。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数量至少为2个,且间隔设置。

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掺杂区3与所述衬底1之间的第一导电类型的第四掺杂区7;位于所述第三掺杂区4与所述第一掺杂区2之间的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五掺杂区8。

具体的,所述第四掺杂区7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衬底1的掺杂浓度,且小于所述第二掺杂区3的掺杂浓度;

所述第五掺杂区8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第一掺杂区2的掺杂浓度,且小于所述第三掺杂区4的掺杂浓度。

所述第四掺杂区7的掺杂浓度介于所述衬底1和所述第二掺杂区3的掺杂浓度之间,所述第五掺杂区8的掺杂浓度介于所述第一掺杂区2和第三掺杂区4的掺杂浓度之间,可以起到缓冲层的作用,增强了所述衬底1与所述背面金属层6之间形成的肖特基结的电场屏蔽作用,减小漏电流,缩短反向恢复时间,从而使得所述肖特基二极管100具有更短的反向恢复时间。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