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8671发布日期:2019-05-07 19:5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制作电池,常需要首先将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通过卷绕头进行卷绕,然后将隔膜切断形成电芯,然后在电芯的表面贴上终止胶,以防止电芯散包,最后将电芯从卷绕头处取下,因而用于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卷绕装置往往包括不止一个动作单元。

现有的卷绕装置通常采用多个气缸分别驱动各个动作单元相继运动,并将控制单元与各个气缸电性连接,控制单元通过内部编程设定各个运动单元的动作时间、动作幅度以及动作持续时间等,在此过程中,控制单元需要与各个动作单元进行通信,因而进行贴胶过程的工作时间就包括了诸多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时间,且该过程往往存在信号发送或接收迟缓、中断的可能,导致各个动作单元连贯性不强,从而严重影响整个卷绕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装置,以解决传统卷绕装置工作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包括底座、卷绕头、活动设置于所述卷绕头上的卷针、卷针拨动组件、压膜切膜组件、贴胶组件以及取料组件,所述卷绕头、所述卷针组件、所述贴胶组件、所述取料组件以及所述压膜切膜组件分别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卷绕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凸轮轴、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组、第四凸轮组以及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凸轮组、所述第二凸轮、所述第三凸轮组、以及所述第四凸轮组固定套设在所述凸轮轴上,所述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凸轮轴旋转;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一凸轮组滑动抵顶配合,并与所述卷针拨动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卷针拨动组件推出并抽回所述卷针;所述第二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凸轮滑动抵顶配合,并与所述压膜切膜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压膜切膜组件压紧所述电芯并切断所述电芯的隔膜;所述第三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三凸轮组滑动抵顶配合,并与所述贴胶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贴胶组件为所述电芯贴胶;所述第四连杆机构与所述第四凸轮组滑动抵顶配合,并与所述取料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取料组件将所述电芯取下并传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和多个弹簧,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轴;各所述弹簧分别将所述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三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第四连杆机构与所述底座相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三连杆机构以及所述第四连杆机构分别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卷针拨动组件包括抽针单元和推针单元,所述第一凸轮组包括抽针凸轮组和推针凸轮,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抽针连杆组和推针连杆组;所述抽针连杆组滑动抵顶于所述抽针凸轮组,并连接于所述抽针单元,以驱动所述抽针单元将所述卷针推出;所述推针连杆组滑动抵顶于所述推针凸轮,并连接于所述推针单元,以驱动所述推针单元将所述卷针抽回。

进一步地,所述卷针包括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一半针和第二半针,所述第一半针包括第一针主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针主体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半针包括第二针主体、第二挡块和第三挡块,所述二挡块和所述第三挡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针主体,所述第二挡块和所述第三挡块沿所述卷针的推出的方向依次排布;所述抽针单元能与所述第一挡块抵顶配合,以抽回所述第一半针,所述抽针单元还能与所述第二挡块抵顶配合,以抽回所述第二半针,所述抽针单元还能与所述第三挡块抵顶配合,以推出所述第二半针;所述推针单元与所述第一挡块抵顶配合,以推出所述第一半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抽针导轨,所述抽针单元包括第一抽针滑块和第一抽针移动部,以及设置在第一抽针移动部上的第一抽针部,所述第一抽针部能与所述第一挡块抵顶配合,所述第一抽针滑块与所述第一抽针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抽针连杆组包括第一抽针连杆单元,所述抽针凸轮组包括第一抽针凸轮,所述第一抽针连杆单元与所述第一抽针凸轮滑动抵顶,且与所述第一抽针滑块连接,所述第一抽针连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抽针滑块沿所述第一抽针导轨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一抽针部抽回所述所述第一半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抽针导轨,所述抽针单元还包括第二抽针滑块和第二抽针移动部,以及设置在第二抽针移动部上的第二抽针部,所述第二抽针部能与所述第二挡块抵顶配合,且能与所述第三挡块抵顶配合,所述第二抽针滑块与所述第二抽针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抽针连杆组还包括第二抽针连杆单元,所述抽针凸轮组还包括第二抽针凸轮,所述第二抽针连杆单元与所述第二抽针凸轮滑动抵顶,并与所述第二抽针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抽针连杆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抽针滑块沿所述第二抽针导轨运动,以驱动所述第二抽针部抽回所述第二半针,并驱动所述第二抽针部推出所述第二半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推针导轨,所述推针单元包括推针滑块和推针移动部,以及设置在推针移动部上的推针部,所述推针部能与所述第一挡块抵顶配合,所述推针滑块与所述推针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推针连杆组与所述推针滑块连接,所述推针连杆组用于驱动所述推针滑块沿所述推针导轨运动,以驱动所述推针部推出所述第一半针。

进一步地,卷针拨动组件还包括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推针移动部上,且抵顶于所述第一挡块,以防止所述卷针在卷绕过程中发生平行于所述卷针的旋转轴线的位移。

进一步地,压膜切膜组件包括压膜部、切膜部和压膜切膜移动部,所述压膜部和所述切膜部均设置于所述压膜切膜移动部上,所述压膜切膜移动部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机构滑动抵顶于所述第二凸轮,并连接于所述压膜切膜移动部,以驱动所述压膜部压紧所述电芯,并驱动所述切膜部切断所述电芯的隔膜。

进一步地,贴胶组件包括送胶单元、压胶单元和切胶单元,所述第三凸轮组包括送胶凸轮、压胶凸轮和切胶凸轮,所述第三连杆机构包括送胶连杆组、压胶连杆组和切胶连杆组;所述送胶连杆组滑动抵顶于所述送胶凸轮,并与所述送胶单元连接,以驱动所述送胶单元将胶带的一端贴靠于所述电芯表面;所述压胶连杆组滑动抵顶于所述压胶凸轮,并与所述压胶单元连接,以驱动所述压胶单元压紧所述胶带于所述电芯表面;所述切胶连杆组滑动抵顶于所述切胶凸轮边缘,并与所述切胶单元连接,以驱动所述切胶单元切断所述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贴胶组件还包括压膜单元,所述第三凸轮组还包括压膜凸轮,所述第三连杆机构还包括压膜连杆组;所述压膜连杆组滑动抵顶于所述压膜凸轮,并连接于所述压膜连杆组,以驱动所述压膜单元压紧所述电芯,防止所述电芯在贴胶过程中松散。

进一步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转运单元、第二转运单元和第三转运单元,所述第四凸轮组包括取料凸轮和传料凸轮,所述第四连杆机构包括取料连杆组和传料连杆组;所述取料连杆组与所述取料凸轮滑动抵顶配合,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运单元,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运单元将所述电芯取下;所述传料连杆组与所述传料凸轮滑动抵顶配合,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运单元,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运单元从所述第一转运单元处接过所述电芯并将所述电芯放置于所述第三转运单元上。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卷绕装置,以驱动元件为动力源,仅依靠一凸轮轴同时对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组以及第四凸轮组传递动力,以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组以及第四凸轮组自身的形状确保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的动作配合,进而确保卷针拨动组件、压膜切膜组件、贴胶组件以及取料组件配合动作,并最终完成电芯的制作,该过程连贯而高效,无需以往采用控制器分别单独控制卷针拨动组件、压膜切膜组件、贴胶组件以及取料组件的运动,期间也免去了信号接收和发送的过程,因而大大减少了卷绕装置制作单个电芯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卷绕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卷绕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卷绕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卷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图1中卷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一实施例中卷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卷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11为图10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卷绕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卷绕装置;11、胶带;100、底座;200、卷绕头;300、卷针;400、卷针拨动组件;500、压膜切膜组件;600、贴胶组件;700、取料组件;12、第一工位;13、第二工位;14、第三工位;800、驱动组件;810、凸轮轴;820、驱动元件;840、第二连杆机构;880、第二凸轮;8110、固定轴;311、第一针主体;312、第一挡块;321、第二针主体;322、第二挡块;323、第三挡块;410、抽针单元;420、推针单元;411、第一抽针移动部;412、第一抽针部;413、第二抽针移动部;414、第二抽针部;421、推针移动部;422、推针部;871、抽针凸轮组;872、推针凸轮;8711、第一抽针凸轮;8712、第二抽针凸轮;831、抽针连杆组;832、推针连杆组;8311、第一抽针连杆单元;8312、第二抽针连杆单元;430、定位部;431、定位气缸;432、定位轴承;510、压膜部;520、切膜部;530、压膜切膜移动部;540、辅卷块;610、送胶单元;620、压胶单元;630、切胶单元;640、压膜单元;891、送胶凸轮;892、压胶凸轮;893、切胶凸轮;894、压膜凸轮;851、送胶连杆组;852、压胶连杆组;853、切胶连杆组;854、压膜连杆组;710、第一转运单元;720、第二转运单元;730、第三转运单元;861、取料连杆组;862、传料连杆组;8101、取料凸轮;8102、传料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卷绕装置能够应用于电芯、电容或其他产品的绕卷加工工艺。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2,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卷绕装置10进行说明。卷绕装置10,包括底座100、卷绕头200、设置于卷绕头200上的卷针300、卷针拨动组件400、压膜切膜组件500、贴胶组件600以及取料组件700,其中卷绕头200包括具有第一工位12、第二工位13和第三工位14的转动盘,卷针300转动设置在该转动盘上,并能随着转动盘来到上述第一工位12、第二工位13和第三工位14;卷针300组件、贴胶组件600、取料组件700以及压膜切膜组件500分别活动设置于底座10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卷绕装置10还包括驱动组件800,该驱动组件800用于分别驱动上述卷针拨动组件400、压膜切膜组件500、贴胶组件600以及取料组件700工作。

其具工作过程包括:首先,驱动组件800驱动卷针拨动组件400将位于第一工位12处的卷针300推出,卷针300自转使极片和隔膜卷绕在卷针300上,卷绕过程中,由驱动组件800驱动压膜切膜组件500压紧在电芯表面辅助电芯起卷,同时起到防止已卷好的部分松散的作用,在卷绕完成后,由驱动组件800驱动压膜切膜组件500切断隔膜;接着,该卷针300和卷好的电芯被转送到第二工位13,由驱动组件800驱动贴胶组件600为该电芯的表面贴胶;最后,贴好胶的电芯与卷针300一起被送到第三工位14,由驱动组件800驱动卷针拨动组件400抽回卷针300,同时由驱动组件800驱动取料组件700取下贴好胶的电芯。

具体地,驱动组件800包括凸轮轴810和用于驱动该凸轮轴810转动的驱动元件820,该驱动元件820在此处优选为电机,在本实施例中,该电机通过带轮机构向凸轮轴810传递动力,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带轮机构还可以被替换为齿轮机构等其他动力传动机构,也可以直接省去该动力传动机构,也即,将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凸轮轴810相连,不设中间传动机构,此处不做唯一限定。另外,该驱动组件800还包括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880、第三凸轮组、第四凸轮组,该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880、第三凸轮组、以及第四凸轮组分别固定套设在凸轮轴810上;该驱动组件800还包括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该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一凸轮组滑动抵顶,也即该第一连杆机构能够随着第一凸轮组的转动做相应的运动,又因该第一连杆机构与卷绕拨动组件连接,故第一连杆机构的运动可以带动卷绕拨动组件运动,并最终完成上述将卷针300抽回和推出的动作;该第二连杆机构与第二凸轮880滑动抵顶,也即该第二连杆机构能够随着第二凸轮880的转动做相应的运动,又因该第二连杆机构与压膜切膜组件500连接,故第二连杆机构的运动可以带动压膜切膜组件500运动,并最终完成上述压紧电芯并切断电芯的隔膜的动作;该第三连杆机构与第三凸轮组滑动抵顶,也即该第三连杆机构能够随着第三凸轮组的转动做相应的运动,又因该第三连杆机构与贴胶组件600连接,故第三连杆机构的运动可以带动贴胶组件600运动,并最终完成将为电芯贴胶的动作;该第四连杆机构与第四凸轮组滑动抵顶,也即该第四连杆机构能够随着第四凸轮组的转动做相应的运动,又因该第四连杆机构与取料组件700连接,故第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可以带动取料组件700运动,并最终完成将电芯取下并传送出去动作。

如此,本发明提供的卷绕装置10以驱动元件820为动力源,仅依靠一凸轮轴810同时对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880、第三凸轮组以及第四凸轮组传递动力,以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880、第三凸轮组以及第四凸轮组自身的形状确保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的动作配合,进而确保卷针拨动组件400、压膜切膜组件500、贴胶组件600以及取料组件700配合动作,并最终完成电芯的制作,该过程连贯而高效,无需像以往采用控制器分别单独控制卷针拨动组件400、压膜切膜组件500、贴胶组件600以及取料组件700的运动,期间也免去了信号接收和发送的过程,因而大大减少了卷绕装置10制作单个电芯所需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驱动组件800还包括固定轴8110和多个弹簧,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分别转动套设在固定轴8110外周;各弹簧分别将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以及第四连杆机构与底座100相连接,由于底座100固定不动,那么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势必会引起各弹簧形变,故而使各弹簧积蓄有恢复形变的势能,那么在凸轮轴810带动第一凸轮组、第二凸轮880、第三凸轮组以及第四凸轮组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第三连杆机构和第四连杆机构会分别随着与其滑动抵顶的凸轮轮廓的变化而不断的运动和复位,相应地带动卷针拨动组件400、压膜切膜组件500、贴胶组件600以及取料组件700不断的运动和复位,如此反复,则可以仅仅在驱动元件820的旋转驱动下连续制作电芯。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卷针300包括第一半针和第二半针,第一半针包括第一针主体311和连接于第一针主体311的第一挡块312,第二半针包括第二针主体321、第二挡块322和第三挡块323,第二挡块322和第三挡块323分别连接于第二针主体321,第二挡块322和第三挡块323沿卷针300的推出的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卷针拨动组件400包括抽针单元410和推针单元420。其中,抽针单元410包括第一抽针滑块、第一抽针移动部411以及第一抽针部412;抽针单元410还包括第二抽针滑块、第二抽针移动部413以及第二抽针部414;推针单元420包括推针滑块、推针移动部421以及推针部422。

第一凸轮组包括抽针凸轮组871和推针凸轮872,其中,抽针凸轮组871包括第一抽针凸轮8711和第二抽针凸轮8712;第二连杆机构包括抽针连杆组831和推针连杆组832,其中抽针连杆组831包括第一抽针连杆单元8311和第二抽针连杆单元8312。

第一抽针连杆单元8311滑动抵顶于第一抽针凸轮8711,并连接于第一抽针移动部411,设置在第一抽针移动部411上的第一抽针部412与第一挡块312的面向电芯的侧面正对,并能与在第一抽针移动部411的带动下运动至与第一挡块312抵顶,从而能够推动与该第一挡块312连接的第一半针;具体地,底座100上设置有第一抽针导轨,第一抽针滑块与该第一抽针导轨滑动配合,并与第一抽针移动部411连接,故第一抽针凸轮8711通过第一抽针连杆单元8311使第一抽针滑块沿着第一抽针导轨运动,即可带动设置在第一抽针移动部411上的第一抽针部412沿该第一抽针轨道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挡块312抽回上述第一半针。这里,第一抽针部412优选为拔叉块。

第二抽针连杆单元8312滑动抵顶于第二抽针凸轮8712,并连接于第二抽针移动部413,设置在第二抽针移动部413上的第二抽针部414与第二挡块322的面向电芯的侧面正对,并能在第二抽针移动部413的带动下运动至与第二挡块322抵顶,从而能够推动与该第二挡块322连接的第一半针;具体地,底座100上设置有第二抽针导轨,第二抽针滑块与该第二抽针导轨滑动配合,并与第二抽针移动部413连接,故第二抽针凸轮8712通过第二抽针连杆单元8312使第二抽针滑块沿着第二抽针导轨运动,即可带动设置在第二抽针移动部413上的第二抽针部414沿该第二抽针轨道运动,进而带动第二挡块322抽回上述第二半针。并且,上述第二抽针移动部413还与第三挡块323的背向所述电芯的侧面正对,并能在第二抽针移动部413的带动下运动至与第三挡块323抵顶,从而能够推出与该第三挡块323连接的第二半针;也即,当卷针300经过第三工位14再次来到第一工位12时,第二抽针移动部413沿第二抽针轨道反向运动,直至与第三挡块323相互抵顶,当其继续运动时,则可将该第三挡块323连同第二半针一起推出。这里,第二抽针部414优选为抽针轴承,如此可以减少与第二挡块322和第三挡块323侧面的摩擦。

推针连杆832单元滑动抵顶于推针凸轮872,并连接于推针移动部421,设置在推针移动部上的推针部422与第一挡块312的背向电芯的侧面想正对,并能在推针移动部421的带动下运动至与第一挡块312抵顶,从而能够推动与该第一挡块312连接的第一半针;具体地,底座100上设置有推针导轨,推针滑块与该推针导轨滑动配合,并与推针移动部421连接,故推针凸轮872通过推针连杆组832使推针滑块沿着推针导轨运动,即可带动设置在推针移动部421上的推针部422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挡块312推出上述第一半针。这里,推针部422优选为推针轴承,如此可以减少与第一挡块312侧面的摩擦。

卷针拨动组件400还包括定位部430,该定位部430设置在推针移动部421上,具体包括定位气缸431和定位轴承432,该定位轴承432连接于定位气缸431的活塞杆上,当卷针300被推出,定位气缸431的活塞杆伸出,使定位轴承432运动到第一挡块312的背向电芯的一侧,并且与第一挡块312相抵顶,从而确保了在卷针300卷绕的过程中,卷针300不会发生平行于卷针300的卷绕中轴线的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底座100上设置有压膜切膜导轨(图未示),压膜切膜组件500包括压膜切膜滑块(图未示)、压膜部510、切膜部520和压膜切膜移动部530,压膜部510和切膜部520均设置于压膜切膜移动部530上,第二连杆机构滑动抵顶于第二凸轮880,该第二连杆机构通过压膜切膜滑块连接于压膜切膜移动部530,以驱动压膜部510压紧电芯,从而避免电芯在卷绕的过程中松散,并驱动切膜部520切断位于电芯的隔膜。在本实施例中,压膜切膜导轨优选为沿直线延伸,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压膜切膜滑块的行程,提高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压膜部510与压膜切膜移动部530滑动配合并通过弹簧(图未示)连接,该弹簧的延伸方向与压膜切膜滑块的运动方向平行;同时切膜部520与所述压膜切膜移动部53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压膜部510包括压膜辊,该压膜辊用于与电芯表面直接接触;切膜部520优选为切刀,当然也可以为剪刀,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其具体的压膜切膜过程为:压膜切膜滑块带动压膜部510和切膜部520同时沿压膜切膜导轨向电芯所在的方向运动,压膜辊首先接触电芯表面,然后压膜切膜滑块带动切膜部520继续前行,此时弹簧被压缩,伸缩辊随电芯施加的力增大,直至切膜部520将隔膜切断,接着,压膜切膜滑块带动压膜部510和切膜部520复位。随后电芯被送到下一工位等待贴膜。

在一实施例中,压膜切膜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压膜部510上的辅卷块540,该辅卷块540用于辅助电芯的起卷;该辅卷块540具有用于与电芯滑动抵顶的楔形面,且辅卷块540上设置有气孔,气孔连通于设于楔形块内的气孔的气道(图未示),气道能够与外界气源连接。如此,在极片与隔膜未成卷时,通过气孔向极片与隔膜朝一方向吹气,则可在卷针300转动时,帮助极片与隔膜顺利起卷,而在卷绕过程中楔形面与电芯滑动抵顶,故可以进一步防止电芯松散。

在一实施例中,贴胶组件600,包括送胶单元610、压胶单元620、切胶单元630和压膜单元640,用于为设置在转动到第二工位13的电芯贴胶;送胶单元610、压胶单元620、切胶单元630、压膜单元640均活动设置于上述底座100上,送胶单元610用于将胶带11送往待贴胶的电芯的附近,并使胶带11的一端贴靠在电芯的表面,当胶带11贴靠在电芯表面后,卷针300旋转带动电芯旋转,从而拉动胶带11,将胶带11缠绕在电芯表面,接着压胶单元620固定住胶带11的一端,也即将胶带11压紧于电芯表面,切胶单元630则将胶带11从压胶单元620与送胶单元610之间的位置剪断,随后卷针300再带动电芯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完成贴胶,值得一提的是,在贴胶过程中,压膜单元640会压紧于电芯表面,其压紧程度以确保电芯在贴胶过程中不散包,而又不妨碍电芯旋转为准;上述的送胶单元610、压胶单元620、切胶单元630、压膜单元640均依靠驱动元件820提供动力,通过第三连杆机构和凸轮轴810传递动力。

具体地,第三凸轮组包括送胶凸轮891、压胶凸轮892、切胶凸轮893和压膜凸轮894,第三连杆机构包括送胶连杆组851、压胶连杆组852、切胶连杆组853和压膜连杆组854;

送胶连杆组851滑动抵顶于送胶凸轮891边缘,并能随着与送胶凸轮891接触的轮廓改变而运动,也即当送胶凸轮891随着凸轮轴810转动,送胶连杆组851也会相应地作出动作,而该送胶连杆组851又与送胶单元610连接,从而驱动送胶单元610运动将胶带11的一端贴靠于设于位于第二工位13的电芯表面;压胶连杆组852滑动抵顶于压胶凸轮892边缘,并能随着与压胶凸轮892接触的轮廓改变而运动,也即当压胶凸轮892随着凸轮轴810转动,压胶连杆组852也会相应地作出动作,而该压胶连杆组852又与压胶单元620连接,从而驱动压胶单元620运动,以压紧上述胶带11于电芯的表面,从而方便切胶单元630将胶带11切断;切胶连杆组853滑动抵顶于切胶凸轮893边缘,并能随着与切胶凸轮893接触的轮廓改变而运动,也即当切胶凸轮893随着凸轮轴810转动,切胶连杆组853也会相应地作出动作,而该切胶连杆组853又与切胶单元630连接,从而驱动切胶单元630运动将胶带11切断;压膜连杆机构滑动抵顶于压膜凸轮894的边缘,并能随着与压膜凸轮894接触的轮廓改变而运动,也即当压膜凸轮894随着凸轮轴810转动,压膜连杆机构也会相应地作出动作,而该压膜连杆机构又与压膜单元640连接,从而驱动压膜单元640运动,以压紧上述电芯,防止其在贴胶的过程中散包。

在一实施例中,取料组件700,包括第一转运单元710、第二转运单元720、第三转运单元730,其中,第一转运单元710用于将位于第三工位14处的电芯取下并传送至第二转运单元720处,第二转运单元720用于接过第一转运单元710上的电芯,并将其放置于第三单元上。第四凸轮组包括取料凸轮8101和传料凸轮8102,取料凸轮8101和传料凸轮8102固定套设在该凸轮轴810外周,故取料凸轮8101和传料凸轮8102能够在驱动元件820的作用下同步转动;同时,第四连杆机构包括取料连杆组861和传料连杆组862,其中,取料连杆组861与取料凸轮8101的边缘形成滑动抵顶配合,当取料凸轮8101转动时,取料凸轮8101与取料连杆组861接触的轮廓发生改变,随即带动取料连杆组861做相应的运动,而该取料连杆组861与第一转运单元710连接,在取料连杆组861的带动下,第一转运单元710能相对于底座100运动,以靠近位于第三工位14的电芯,并将该电芯卸下;传料连杆机构与传料凸轮8102的边缘形成滑动抵顶配合,当传料凸轮8102转动时,传料凸轮8102与传料连杆组862接触的轮廓发生改变,随即带动传料连杆组862做相应的运动,而该传料连杆组862与第二转运单元720连接,在传料连杆组862的带动下,第二转运单元720能够将电芯从第一转运单元710处接过来,而后放置于第三转运单元730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